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市政给排水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6
/ 2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市政给排水建设研究

王鹏超

龙口市宏润城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 龙口  265701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工程建设的不断推动,中国市政供水项目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质量也取得了相应的提高,但是在城市排水设施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国家需要关注市政排水工程建造的有效性、实用性更加关注,以提高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的在城市空间的作用,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关键字: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市政给排水;建设

0引言

城市的洪涝灾害来源是多种多样的,一些城市临江滨海或者依山傍水,常年自然降雨量较大,一些城市地处低洼盆地,容易遭受洪涝威胁。与农村地区相比,城市由于资产与人口都相对比较集中,所以遭受洪涝灾害受到的损失自然也要大得多。因此,为了给城市居民创造更加安全舒适的生活工作场所,深入探究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市政给排水建设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1海绵城市理念的定义与功能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它是一种以城市水资源管理的策略方法为研究对象的城市建设理论。与传统雨洪防治措施中单一的“疏、堵、排”方法不同,海绵城市意在通过改善城市渗水蓄水能力,使城市能够成为像“海绵”那样实现水资源的弹性调度。当城市面临大水量降雨时,由低影响的雨洪开发系统来将这些雨水净化处理并集中积蓄起来。等到城市旱季需水时,再将雨水收集装置中的水进行充分释放利用,例如,用于城市街道清扫、工业生产、城市绿地灌溉以及其他用途等。这种城市水资源管理策略本质上就是对城市水资源进行“移峰填谷”,一方面它可以减轻城市地下给排水管网与周边江河水体的流量压力,减少城市内洪内涝受灾程度;另一方面还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部分水资源匮乏城市的生活需水问题。然而这种水资源管理策略并不是单纯地依靠地下管线沟渠这一种给排水设施来实现的,它需要市政给排水系统建设真正从城市生态服务功能方面考量,结合当前阶段的建筑工程技术、道路工程技术、管网工程技术以及环保植被技术等多个专业方向,共同构建一个跨尺度的水生态循环系统。而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给排水设施材料的应用,除了增加城市的渗透能力抵御城市内洪内涝灾害以外,还兼具吸音降噪功能,并有效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这便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核心内容。

2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设施排水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2.1路基排水设计

市政道路作为一个复杂、完整的系统,路基作为道路核心构成,与道路结构稳定性密切相关。路基正式设计过程中,充分引入海绵城市至关重要,依托科学、合理的给排水设计,可进一步提高道路应用年限,减少雨水积压带来坍塌风险,正是市政给排水需关注重点。路基排水系统设计过程中,需积极做好各方面准备工作,结合当地环境做好系统性调研,积极掌握本地降水量、气候条件等,检测路基核心质量,为后续合理设计提供保证;需遵循提高路基排水能力和透水性基准,科学制定路基建设方案,严控施工材料质量关口,加强对新型材料及技术使用,保证路基结构稳定性。

2.2人行道、车行道设计

在“海绵城市”的理念下,对市政道路铺装材料的应用有一定要求,选择合理的铺装材料,促使雨水的渗透、收集能有显著效果。结合道路的交通功能合理选择“海绵”材料。比如:市政道路的人行道,不会有重载车辆通行,可以考虑将面层材料采用透水性较强的透水砖,基层采用透水混凝土,形成利于透水的道路结构,使雨水的渗透效果提升,减少大量积水的同时,增强地下水回补功能,并且保证了行人的通行;车行道作为城市道路重要构成,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要求高承载能力的同时损失了雨水的“渗、蓄”能力,故应充分考虑末端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设计和透水性道路面层的采用,优化雨水的循环体系。保证车行道基础功能实现的同时,提高其“渗、蓄、排”功能,为交通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构建了友好的人居生态环境。

2.3合理布设道路分割绿带

城市发生强降雨天气时,原有排水管道的排水压力急剧增加,使得大量雨水滞留在道路路面上,无法及时排走,极易造成城市内涝灾害发生。城市基础设施设计中将“海绵城市”观念结合市政道路建设思路,可以通过加强对道路分割绿带的优化设计,最大限度地提高道路绿化率的同时还可将道路分割绿带设置成一个天然的水渗透、储蓄设备。使绿带起到良好虑水效果的同时,改善了种植土的结构成分,利于植物生长。在设置道路分割绿带时应充分考虑其雨水的收集、渗透、储蓄能力,确保雨水有很好的疏流、渗透效果,绿化带应设置雨水收集口,并能流畅的将雨水排入道路绿带中。控制绿化带覆土面的高程是关键,绿化带设计过高,不利于对雨水进行导流收集。

2.4附属设施设计

从市政道路的角度进行分析时,附属设施是路缘石、路肩边沟。路缘石是排水系统的重要构成,正常情况可以被分为:①平缘石,其具备能够与地面保持高度一致的优势,可以有效避免路面出现大量积水的情况,让雨水能够顺利进入绿化带、雨水口内部;②立缘石,在对其进行使用时,会让雨水收集工作的难度增加,想要保障排除工作的效果,便需要在特定的位置进行打孔,或是利用间隔铺设的方式,让降水顺利进入到绿化带内部。在面对路肩边沟的设计、施工来讲,需要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严格、细致的检查,适当提高整体美观性,但要防止造成堵塞问题。不仅如此,还要对于水净化的工作问题进行考虑,例如通过种植草沟来将净化工作的效率大幅提高,从而及时地进行输送、排放。

2.5衔接系统设计

若是市政道路系统周边区域有绿地,应科学开展绿地衔接系统设计工作,令路面径流合理分流。具体而言,以城市实际情况为基础,灵活采取差异化的绿地衔接形式,若是设计区域是城市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区域,那么为有效满足该区域对雨水收集、存储、使用量较大的需求,应合理增设排水管,实现湿地引流路面雨水的目的,并落实净化处理系统,以此实现对该区域水资源有效补充的设计目标;针对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城市区域,则采用截流净化技术,在该技术的应用下,衔接系统能够使雨水在被处理之后顺利向绿地排放,帮助缓解径流洪峰。需要注意的是,若是存在一定的径流污染现象,则要落实植被缓冲带等设计,利用其过滤性能优化雨水的净化效果,控制污染的同时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2.6绿化带的设计

在海绵城市理念基础上,绿化带设计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1)在多雨时节,应该进行适当的降雨渗透工作,并保证对降雨进行初步过滤,以确保降雨的清洁度能够达到城市生产活动用水需求。(2)设计的绿化带应具备一定的集水功能,结合防渗特性良好的材料,使雨水经引流后完成集水。(3)在对绿化带设计过程中,应针对城市中的实际情况提出相适应的导流工艺,使降水流动具有一定规律性。此外,还应在绿化带上方合理设置雨水降落导流,确保自然降水的引流与集水过程更为顺畅。

结束语:为了促进城市建设的全面发展,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单位,在开展城市给排水管方案设计工作过程中,必须科学合理地将海绵城市理念运用于都市给排水体系方案设计中,全过程、多角度考虑,科学合理地设计人行道、车行道及附属设施,确保城市规划内的给排水工程设计合理完备。将海绵城市发展理念落实在城市建设给排水工程的各个环节,可以有效推动城市建设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平平.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22(1):90-91.

[2]于小月.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1,6(24):164-167.

[3]李静瑶.探讨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12):157-158.

[4]熊祖平.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11):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