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中学美术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5
/ 2

新课标下的中学美术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图迪艾合麦提•斯拉吉

和田市第四中学,新疆 和田  848000

摘要:在教学中,教师要以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要不断的激发学生的潜力,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更好的投入到课堂教育中去。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对美术教学进行改革,已经成为初中美术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标;中学美术;教学模式;创新

1利用问题悬念导入引导学生探索美术世界

启发性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美术世界、进行课堂导入的重要组成。除了帮助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并融合多学科的作品之外,教师还可以设置启发性的问题,利用问题悬念引导学生深入探索美术世界的奥秘,让学生能够以活跃的思维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设置科学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是导入式教学的关键,学生会在问题的驱动下主动且有目的地学习美术知识,而不是盲目探索。例如,在教学有关“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的相关知识时,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更多有关我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以及造型特点,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悬念导入,结合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不同民族的美术作品和文化知识。这样可以让学生熟练掌握各个民族的民间美术作品基本知识,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储备。而学生将会通过这一章节内容的学习,对不同民族的美术作品进行分类,并结合不同美术作品开展个性化创作,从而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利用问题悬念导入的方式不仅能够更快地切入主题,还可以让学生在问题以及学习任务的引导下明确本次学习的重难点,有效提升整体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深入学习美术知识。

2结合信息技术,创设美术欣赏情境

高效教学的实现,必须以学生为核心进行课堂构建,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热情,并带动个人审美能力、艺术感知力的发展。通过个性化教学内容的巧妙设计,让学生沉浸在美术氛围中,能够激发学生的美术欣赏灵感,也能助力学生走进画作中,去感受美术作品中的情感与内涵。教师要让学生懂得美术作品所表达的思绪,读懂美术作品说出的语言,与美术作品建立联系,形成互通的学习感受,这样学生才能带着兴趣和良好的内心体验思考画作。因此,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实现高效教学的前提,教师应善于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信息技术,将美术课堂的学习环境与画作的内容主题建立联系,促使学生形成积极探索的学习习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教学设备更新换代,为课堂带来了更先进的教学辅助工具。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设备,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导入教学素材,为课堂教学带来更多便利。以多媒体为例,多媒体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具象化的知识讲解,通过声、像的结合展示,对提升教学深度,促进教学效率提升都具有积极影响。例如,教师在风景画的美术欣赏中,结合信息化教学资源,给学生营造符合画面感官的学习氛围,把学生的思维带入画面里。如在风景画的欣赏中,教师首先通过声音与影像的结合,将清晨清脆的小鸟叫声、茂密的树林、天空中的云卷云舒等美丽的自然景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体会画作蕴含的情感。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画作进行深度思考,让学生体会画作描写的事物,感受作者对四季风景的刻画手法。最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画作的欣赏,结合自身的思考,以及个人的一些体会,完成二次创作,学生能够融入浓厚的个人色彩,完成高效课堂的构建,并提升教学效果。

3因材施教,体现个性化教育

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时,应当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次的个性化教育。这样能够很好地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得到更好的个性化发展。个性化教学也要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教师要在交流沟通过程中,找到美术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新问题及学生习惯的思维方式,适时地对课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进行调整,从而较大程度地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提高学生的美学艺术能力和美学艺术个性。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自身喜欢的方式去学习美术,领悟美术的真谛与灵魂。例如,在进行《多变的色彩》教学时,教师可充分考虑不同学生在学习时对作品感受的不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说一说对作品的体验。也可引导学生采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色彩搭配的认识,然后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色彩搭配的作品创作,如水彩画、布贴画、纽扣画等。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的逻辑思维受到良好训练,还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绘画能力,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4欣赏个性化艺术成果,激发学生个性体验

初中阶段的学生,其各方面还处在发展的过程中,自我认知能力不足,但是他们却普遍有着活跃的思维与丰富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与发展规律,带领学生对个性化的艺术成果进行欣赏,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个性体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我价值,树立自信心,进而促使其形成持久的美术学习兴趣,强化其对于美术的探究动力。例如,在进行《画故事》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并对身边的人与事进行回忆,选取出典型,再通过美术绘画的方式展示出来。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地找到创作方向,把握创作内容中的关键点,从而根据自己的理解,利用变形、夸大等艺术表现手法,充分表现自我的艺术个性,提高作品表现力。接着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学生在看到自己的作品时,会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和成功的愉悦。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运用水墨、卡通、工艺等方式进行个性化的艺术创作,使学生的个性能够更好地得到展示,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

5定期开展美术作品鉴赏活动,鼓励学生完成合作创新任务

初中阶段,学生面临较重的课业负担,没有充足的时间参与美术作品鉴赏活动、参观绘画展与美术展。教师应当突破传统美术课程教学的限制,始终秉承素质教育理念,明确美术课程是美育教育活动开展的重要载体,组织全体学生针对国内外优秀美术作品开展鉴赏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依次发言,分享自己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感悟。在初中美术实践教学环节,教师还可以组织全体学生参观美术展,开阔学生眼界,增加学生的美术知识储备,拓宽艺术视野,着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学校也应当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在校内定期开展美术创作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美术创作,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意识。在初中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中心,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鉴赏美术作品,在此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与其他同学密切沟通与交流,实现相互促进。同时,教师需要将全体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按照学生的学科基础和学习能力来划分小组,确保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合作学习活动中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教师还应当合理分配教学任务,鼓励各个小组成员依次发言,深度参与到美术作品鉴赏环节,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索、合作学习中体会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6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并实施,原有的以教师为课堂主体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初中美术教学的需要。为了满足现代化美术教学的需要,就要创造一个全新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育模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化需要。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20(24):168-169.

[2]胡建军.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途径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0(3):122-123.

[3]洪新好.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及能力的实践研究[J].艺术科技,2019,32(4):242-243.

[4]许燕梅.探究新课改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初中美术教学工作[J].南北桥,2020(1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