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永嘉县上塘中塘小学
摘要:养成教育在小学时代的教育教学中一直都被提倡,大多数教师及家长能够认识到养成教育对孩子的未来有着重要意义。无论是文明礼貌还是行为品质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如果长期注重养成教育的培养,能够正确地对待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对教育教学也将有所帮助与提高,更能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健康人格及完美的行为品质,往大一点说可以促进民族的素质与国家的文明程度。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养成教育
小学班主任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是影响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小学班主任能够正确认识到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就能够为学生日后良好道德品质的发展奠定扎实基础。为此,在不断变化的教学环境下,小学班主任应该积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小学班主任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正在处于发展时期,正确的三观及许多良好的习惯都是在这一时期养成。因此,班主任在这一时期要积极进行养成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从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让学生学会面对生活及生活中的困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索的欲望。班主任的养成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养成良好学习能力的同时,端正生活心态,使学生面对学业上的困难时有自主探究的能力;面对生活困难时,有迎难而上的勇气,为学生以后成为符合社会标准的复合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班主任进行养成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观察学生行为习惯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不高,对自己的一些行为习惯是否良好不会有明确的判断,但他们的可塑性强,只要老师对他们的行为习惯及时去歪扶正,就能促进优良品质的形成。例如,有的学生受性格的影响,相对来说比较活泼好动,可能会出现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现象;有的学生性格比较偏激,容易与其他同学发生矛盾,有的同学有不诚实的行为。这些不良行为,对于学生的行为塑造以及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建设都具有不良的影响。为了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班主任应该从细节做起,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着手开展教育,促进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因为小学生的喜怒哀乐都易于外化,平时,班主任应该在课间时间多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注重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真实表现。当发现学生的行为存在不妥之处时,班主任应该及时找学生谈心,帮助学生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的语气尽量温和,循循善诱,避免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如果多次谈心效果不大时,班主任应当及时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支持与帮助,共同帮助孩子进步。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规范学生的言行习惯,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有效方法。
(二)树立学习榜样
小学生正处于良好个性形成的最佳时期,在他们自身的发展中,同龄人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力量来源,学生很容易学习其他同龄人的言行,因此,班主任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创设良好的集体氛围,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帮助学生形成优良思想道德品质,规范学生的言行。
例如,当发现了某位学生有良好的言行时,班主任可以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对这位学生进行表扬,让学生以他榜样,并明确指出榜样身上可以学习的优点。在夸赞、表扬的同时,班主任也应该将其反面行为的例子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什么样的言行举止是正确的,什么样的言行举止是不良的。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就教会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班主任在班级的管理中,还可以采取一些奖励措施,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学生,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此塑造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例如,每月评选一次“学习之星”“劳动之星”“体艺之星”“进步之星”“文明之星”等,树立更多的榜样,让正能量之花全面开放。对于行为表现特别优异的学生,班主任还可以为学生申请荣誉奖章,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应该把学生的思想行为发展固定化。学生的行为特点应该是多元化的,树立榜样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认知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而不是提供一个模板,让学生成长为既定的样子。
(三)开展多元实践活动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活泼爱玩,对于参加实践活动有着天生的兴趣,班主任要根据学生这一发展特点,积极展开教学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为学生构建轻松愉悦的活动情境,使学生自主参与实践。班主任在开展实践活动时要注意学生的情绪,使学生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及探讨。例如,在期中考试或期末考试后,班主任组织学生展开交流活动。在活动开始之前,班主任可以买一些奖品鼓励在本学期学习中表现优异的同学,然后告诉学生本次交流活动的主题,让学生交流学习经验,促进学生养成合作探究的意识。交流结束后,班主任可以带领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小游戏,让学生平时紧张的学习心情得到放松。通过交流活动和小游戏,学生能够取长补短,改善自己的学习习惯,可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
(四)完善评价体系
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据此,班主任就要做全面的考虑。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班主任有必要完善对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工作中的表现的评价。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赏识教育模式,对学生能够起到非常重要作用。因为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并肯定赏识学生的相关行为,是对学生的肯定,赞美,能够对学生予以积极的心理暗示。另外,教师在具体进行科学评价赏识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学会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将其进行放大,为学生创造条件,促使学生不断地将闪光点充分地发扬出来。在日常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赏识教育,注重发挥榜样学生引导作用,激励学生不断地向榜样看起,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结语:“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养成教育是小学生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日后成长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学生的引领者,及时纠正学生行为习惯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多开展正能量的实践活动和班会课,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好习惯陪伴终生。
参考文献
[1]杨柳.小学新生入学适应与习惯养成教育策略初探[J].班主任,2021,(9):18-20.
[2]黄妹好.小学班级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