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5
/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

刘人瑛

重庆开州区汉丰第七小学404000

摘要:随着文化自信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愈来愈受到重视,本文对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入策略进行了研究,认为当前小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不足,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最后,本文认为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意境、适当开设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以及巧妙利用多媒体教学来传播传统文化,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通信手段的普及,我们的世界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封闭,不同的文化正在逐步进行交融。当今时代,人们可以利用手机、电视等了解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的文化,小学生对不同的文化同样有着自己的认知,但他们的年龄较小,认知程度有限,很容易受到流行文化的影响,出现盲目跟风现象,这也导致崇洋媚外现象经久不衰。很多学生认为国外的要比国内的好,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他们抵制中国文化,宣扬国外文化。在此背景下,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小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本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旨在探索一条将两者进行结合教学,提升小学生文化底蕴的有效路径。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小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不足

小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普遍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媒体都曾报道当今小学生的对传统文化“不感冒”。相较于古人的诗词歌赋,小学生更喜欢现代化的电视和游戏,这一方面与小学生爱玩的天性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小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不足已经成为共识。面对古诗词,孩子们会感到头大,不愿意去思考,也不愿意去背诵。另外,小学生体验的传统文化活动不足,尤其是城市中的传统文化氛围不浓厚,很多流传下来的文化活动正在逐渐消失,孩子们体验的机会少,兴趣自然就低,这也导致了小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不足。但是传统文化是我们不能丢失的精神宝库,它与语文等学科的学习息息相关,我们必须重视文化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不断提升小学生的文化底蕴。

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中华文明拥有5000年的历史,其文化底蕴非常丰厚,虽然有糟粕的文化,但是也有很多的优秀文化,它们渗透在我们今天的各个领域,对中国人性格的形成和文化气质具有直接的影响。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歌赋等对语文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内容很多都来自于我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如《静夜思》、《长歌行》和《登鹳雀楼》等都是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学习传统文化还可以体验人物在诗词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了解他们的事迹,对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也具有重要作用,如学习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就可以体会到他不畏生死、热爱祖国的大无畏精神。传统文化和小学语文具有很强的契合性,我们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小学语文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利用多媒体传播传统文化

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多媒体教学是教师必然的选择。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包含传统文化的视频,如纪录片《中国通史》、《我在故宫修文物》和《典籍里的中国》等优秀视频,既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又可以拓展语文教学内容,实现双向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其次,虚拟技术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中越来越广泛,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虚拟软件等给学生播放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如以故宫IP为依托,以故宫博物馆馆藏《兽谱》为蓝本,将其展示给学生后可以立体体验中国传统神兽文化。多媒体技术对于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逐步渗透传统文化内容。

创设教学意境弘扬传统文化

语文学习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传统文化内容,虽然传统文化知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也存在着难理解的问题,很多小学生反映古诗词和文言文在理解和背诵的时候非常困难,同样一个词语,在古代的意思和现在的意思却不同。因此,不少小学生存在畏难情绪。鉴于此问题,教师可以在带领学生学习古诗词时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如学习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时,教师就可以将诗中的意境用以下语言表述“当花朵被风吹落在地面上,花的生命和价值就此结束了吗?”然后让学生们进入情境进行思考,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另外,教师在创设教学意境的时候应该联系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小学生在想象的时候能够有据可循,同时注意对教学原文的翻译解说,既让学生看到相应的语文原理,又能够领悟文中的精神内涵。

(三)适当开设传统文化实践活动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他们的思维发展程度和认知理解程度都有限,因此在渗透传统文化内容时可以借助实践教学模式,让小学生在参与和动手实践的过程中领会和体验传统文化内容。如教师想要给学生介绍春夏秋冬的内容时,就可以采用连一连或猜字谜的方式进行教学,春的字谜为“三分天下”,冬的字谜为“又一撇下雨点,四季轮流转,一年它最晚”,又或者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情景图片,然后列出不同季节的代表性诗歌,然后让学生们连一连,提升课堂教学兴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合作能力。最后,教师可以在班级内组织相关的文化实践活动,如学习《桂花雨》这篇课文时,教师便可以给学生讲解做桂花糕、桂花酒等老玩意儿的方法方式,也可以在课堂中实际演示做桂花糕的方法,让学生对传统文化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当地组织的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尤其是端午节、春节、中秋节等重要节点,让学生亲自体验和参与到文化实践过程中,对理解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冬梅.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9,35(11):72-75.

[2]贺美容.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德育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