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机械工程系 邢台 054000
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大国工匠精神都是课程思政体现形式之一,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大国工匠精神与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内容深入融合;通过问题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有所答,通过学生反馈,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加以积极引导,以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思政育人之目的。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工匠精神 机械制造基础
Deepening the Research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ssues Related to the Course "Fundamentals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Abstract: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 and the craftsmanship spirit of a large country are both form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xpression in the curriculum.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 and the craftsmanship spirit of a large country are deeply integrated with the content of the basic course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hrough question guidance, students are guided to actively think and answer questions. Through student feedback, students can timely understand the ideological dynamics of students and actively guide them,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moistening things silently and educating people throug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raftsman spirit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foundation
1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是机械类及近机类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内容丰富,既有绪论、还介绍了各种材料,如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还介绍了各种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形成原理、热处理方法及特点和应用,还介绍了常用金属材料生产方式方法、如铸造、锻压、焊接成形等内容。如何针对课程内容开展与课程思政进行深入融合,让二者合而为一,实现课程中有思政、思政中含课程内容,在开展课程内容时无形中贯彻思政教育,以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中国材料发展史与《机械制造基础》绪论相融合案例分析
《机械制造基础》中有关材料的内容占到一半以上,而中国文明的发展史也是材料的发展史,比如:石器时代→陶器时代→瓷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合金材料→复合材料→纳米材料→形状记忆材料等材料,通过列举各时代的代表作与国外材料的发展史相比较,增加学生对中国材料发展的信心、自豪感,结合近代材料的发展,认识到材料的发展存在不足,让学生感受到身上的责任和使命。
3中国传统文化与《机械制造基础》相融合案例分析
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从中国文献记载、出土文物、历史古迹等方面进行提现,如何从这些中国传统文化里提取与《机械制造基础》内容相关的知识,并加以融合,值得进行探讨。接下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3.1中国文献与合金材料相融合案例分析
《周礼译注》中的冬官考工记第六中的第四部分筑氏中曾有这样的描述:“六分其金(铜)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剂).....”[2]意思是说把合金六等分而锡占六分之一主要用来制造钟和鼎的材料,还分别介绍了制造“斧斤”、“戈戟”、“大刃”、“削杀矢”及“鉴燧”时铜锡应该如何进行配置;通过该文详细记载的不同的铜和锡的比例,分别制造不同的器物。将《周礼
译注》中有有关青铜文化的记载与《机械制造基础》中的铜合金相关内容相融合。融合时引导学生对“中国青铜文化发展之早,发展之最,发展水平之高”的肯定。再结合夏代的铜爵、商代的司母戊鼎以及四羊方尊、还有出土的战国的曾侯乙编钟,借此强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明发展源远流长,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西汉《史记·天官书》中有“水与火合为淬”一说,正确地说出了钢铁加热、水冷的淬火热处理工艺要点,将该部分记载与与《机械制造基础》中的淬火内容相融合。开展时可以先将《史记·天官书》有关淬火的记载与学生进行分享,紧接着介绍《机械制造基础》中的淬火概念,进而将两者进行融合,让学生认识到外国是最早掌握热处理技术国家之一,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自信。
《汉书》关于王褒传中曾有这样的记载“及至巧冶铸干将之朴,清水焠其锋”[3]的制剑技术,可以将该部分与淬火进行融合;以及《诸葛亮别传》中记载,三国时期蒲元为诸葛亮锻制出3000把“斩金断玉,削铁如泥”的神刀。蒲元之所以能锻造出神刀,是因为蒲元对淬火时所用的淬火介质(水质)有研究。蒲元研究发现“蜀江爽烈”,比较适合对刀具进行淬火处理,但“汉水钝弱”,刀具淬火后效果不好。借此将这部分内容以故事的形式与学生进行分享,并引出淬火的目的,影响淬火的措施都有哪些因素。进而开展淬火方法、淬火介质对钢材的影响,比如分别开展单介质淬火、双介质淬火、马氏体分级淬火、贝氏体等温淬火的开展,以此引出,淬火除了和介质有关外,还与什么因素有关,进而探讨影响淬火效果的因素及措施的探讨。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锤锻第十冶铁中曾有这样的详细描述:如果想要“治铁成器”,锻造之前先将“熟铁”铸造成“砧”,然后再进行锻造;进行锻造时,材料的十分之三成了“铁华、铁落”(以此引出锻造时为什么会出现损耗,损耗物一般叫什么?);如果把“劳铁”改造成其它器物,再次进行锤炼,又会损耗十分之一的材料,[5](该部分与为什么要限制锻造加温次数相融合)。
将该部分中的知识与《机械制造基础》中的锻造相融合,以佐证我国对于锻造技术已掌握和应用。
《天工开物》中还记载了凡是炉火锤炼的“熟铁、钢铁”尚未进行淬火时,“其质未坚”,趁“熟铁、钢铁”出火时,将其放入清水中进行淬火,就叫做“健钢、健铁”[5]。书中对钢铁的退火、淬火工艺作了详细的论述。在开展钢铁的退火时与《机械制造基础》中的退火内容相融合;将文献中关于淬火的记载与《机械制造基础》中的淬火内容相融合。
挖掘各种古文献资源,从以上各种古文献记载中探究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切入点进行深入融合。
3.2中国文物与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相融合案例分析
湖北江陵楚墓出土的越王勾践的宝剑,出土时剑插于漆木鞘里,出土时锋芒锋利,寒光闪闪,保存如新,至今仍能断发,该剑之所以性能优良,后经过专业机构鉴定分析,剑脊部分锡含量只有百分之十,因此剑韧性好,并且不易折断;而剑刃部分含锡量相对较高,达到百分之二十左右,因而剑硬并且锋利。将该案例与《机械制造基础》中的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材料成分对材料的影响结合在一起进行相融合。
融合时以项目案例加问题导向进行开展。设置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剑脊部分含锡量低,而剑的韧性好?”,紧接着设置第二个问题“什么是韧性?”,进而设置第三个问题“韧性好对剑有什么好处?”;设置第四个问题“为什么剑韧部分含锡量高,而剑硬且锋利?”,进而探讨第五个问题“什么是材料的硬度?”,最后设置第六个问题“硬度对剑的锋利程度有何关系?”。整个开展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文物与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融合案例分析流程
3.3大国工匠与特种铸造相融合案例分析
1978年出土的战国曾侯乙编钟能演奏现在流行的音列C大调,能奏出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乐曲。该编钟一共奏响三次,分别为1978年8月1日的音乐会、1979年新中国成立30周年国庆期间、1997年为迎接香港回归[5]。在20世纪80年度初期,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叶剑英、李先念参观曾侯乙编钟后,开始着手研究曾侯乙编钟的复制工作。CCTV1曾报道的“古音新韵,良心铸钟”大国工匠刘佑年历经十几年经过反复研究,最终成功复制古钟,让古钟在各种音乐会、甚至走出国门,奏响出美妙古音。
该案例与《机械制造基础》中的响铜、特种铸造部分内容相融合。进行开展时设置如下问题:问题一“你对古人利用响铜铸造编钟有什么认识?”,通过该问题引发学生对我们祖先的先进的铸造、音乐等方面知识的敬佩之情;问题二“刘佑年复原编钟时采用的是那种铸造技术?”提示学生观看视频时注意细节、注意学习方法,通过片段再现,提示编钟表面的美丽图案是怎么形成的?将该部分与特种铸造相关知识相融合。问题三“刘佑年团队历经十几年的艰辛最终才将古钟成功复原,你悟到了什么工匠精神?”大国工匠与特种铸造相融合案例分析流程图如图2所示。
图2 大国工匠与特种铸造相融合案例分析流程图
4.结语
选择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物与《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内容相融合,有利与学生对我们的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加学生的自豪感,也有利于学生增强中国文化自信,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有很大的帮助。
将大国工匠精神与《机械制造基础》进行深入融合,实现课程思政与课程内容相互融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总结工匠精神,让学生学后有反馈,教师根据反馈情况,总体引导,有针对性的个别帮扶,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确保立德树人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宋晓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21(04):62-62+94.
[2]杨天宇.《周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3]焦雅君.《汉书》.中华书局,2007.
[4]邹其昌.《天工开物》.人民出版,2015
[5]战国曾侯乙编钟-百度百科
基金项目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项目(人文)-重点项目“深化《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思政相关问题的研究”,项目编号SD22003
作者简介 杜海彬(1982-) 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机械制造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