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370921199508251819
摘要:伴随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趋加深,老年群体的养老模式与居住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其中,城市老年建筑的空间设计与老年人对空间的实际使用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是亟待解决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本文对城市住区型老年建筑空间的要素进行分析,并基于老年群体的生理机能、行为特征与心理感知等特性,有针对性的提出设计策略,为老年建筑的空间环境设计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启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老年建筑;养老空间;环境设计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人口结构老龄化的趋势与特点愈发明显,基于我国城市人口结构及家庭组合的特点,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以老年人居住在其原有的家庭与社区,由家庭成员进行照顾的“住区型养老”依然是最普遍的,且大量存在的养老模式类型。目前住区型老年建筑空间的设计模式较为单一,对于空间的理解还是“设计师的空间”,而非“老年群体的空间”,因此面对城市发展,居民生活,社会审美等多因素嬗变,城市住区型老年建筑空间设计成为当前较为紧迫的任务。
1住区型养老模式
从学界来看,关于养老模式的界定因为标准与立场的不同,产生了多种分类方式。从国家的相关政策与市场化运营规律出发,提出家庭型养老、机构型养老、福利型养老、住区型养老四大类别。文中所提出的“住区型养老”是由近年兴起于德国的一种居家式养老模式,介于家庭型养老和机构型养老之间,以养老居家服务监护式公寓为主。
2城市住区型老年建筑空间设计原则
2.1安全性原则
城市住区型老年建筑空间设计需要建立一套持续保障老年群体基本生命安全的系统,包含日常安全系统、防灾信息系统与防盗监控系统等等。其中以日常安全系统为例,需要在空间、道路、景观等多个节点加强对设计安全性的考量,保证人车分流、路面防滑、接触无尖角等基本生理安全需求,从而保证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安全。
2.2互动性原则
建筑空间的公共空间、景观绿化、道路交通、设施小品的设计,需要满足老年人的日常交往需求,同时还要在项目设计环节,预留一定的空间,鼓励老年人根据后期的使用需求,积极参与到设计之中。构建良好的住区生活,并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同时需要得到住区居老年群体给予的支持及各种反馈意见,增强老年人对住区发展的一种认同,构建良好的住区关系。
2.3地域性原则
地域性原体现出了老年人建筑外环境的文化理解与价值认同。基于地域性原则的养老住区空间设计加大了对地域文化景观的关注,一方面赋予了地域传统文化更多的内在驱动力和发展活力,为文化传承和发扬提供了适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促进养老住区文化历史底蕴的增加,有利于住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升,精神世界的丰富。
3城市住区老年建筑的空间设计思路
3.1建设多样化的户外交往空间
随着老年人生理年龄的增加,其身体素质将会呈现出每况愈下的特点,受身体健康情况所限,老年人所具有的社会参与属性将会持续递减。因此设计出具有多层级、多样化特点的户外住区空间为老年人走出房门,融入集体,感受邻里关怀提供了重要的空间条件。在不同层次的室外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中,始终应当遵循“高安全、强归属、强包容”的原则,尊重老年群体的主体地位,通过邻里、代际之间彼此影响、互帮互助作用,打消老年人后顾之忧,为其晚年生活提供必要保障。
3.2面向适老化的景观绿化设计
景观绿化要素是建筑空间的软质界面,也是空间中唯一具备生命特征的设计要素。对于住区型养老社区而言,景观绿化与老年群体的关系最为密切,老年人常常会从景观绿化中体会到生命的生长。因此,设计师需要一方面兼顾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动作幅度、活动特点和人流路线;另一方面则需要从思想意识形态出发,深入老年人内心,积极探究其心理、行为和社会文化需求之前的内在逻辑关系。
3.3强化舒适宜居的道路交通体系
道路交通体系在整体的空间结构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作为空间的骨架,又是连接场地的基础,它贯穿了整个空间的始终。对于住区型养老社区而言,应当构建均衡化的街道体系统,适老化的步行空间及无障碍的住区道路,以多样性的舒适宜居体验,提供与老年群体友好和谐的道路交通体系。受老年人健康状况、地形等因素影响,街道交通体系建设应当强调“均衡化”,以避免分布不均产生出劣势与不便。
3.4重视健康生态的公共设施小品
与其他普通住区相比,面向健康休憩的辅助设施是养老住区空间中的重要部分,是老年群体户外运动、户外休闲、户外生活的必要保障。对于住区型养老社区而言,应当合理选择休憩位置,增强休憩小品设施的适应性,以休憩小品设施的多样设计反哺老年群体,完成以健康休憩为主要特色的辅助设施体系建设。
4老年居住建筑环境设计主要方法
4.1设计老年居住建筑的室外环境方法
4.1.1整体设计空间布局
对于老年居住建筑来说,设计空间布局十分重要,而且老年人有权利拥有外部的活动空间。建筑空间应由绿植区、休闲区、健身区、健步区、交往区等组成,内部有大量的老年人居住着,并且他们对室外的活动空间有较大需求,因此应增加可以活动的室外面积,加强对室外空间设计与分割的重视。例如,某小区老年人一到晚上就需要通过跳广场舞的方式锻炼身体,该小区在设计室外空间的时候腾出了相应的空间,并在该地对防摔、防滑材料进行铺设,为老年人的锻炼提供便利。
4.1.2无障碍设计
在设计老年居住建筑的室外环境时,应加强对无障碍设计的重视,如少设置台阶或不设置台阶,用缓坡对台阶进行取代等,如果一定需要对台阶进行设置,也应将坡道设置在台阶边上,并将扶手配置于坡道与台阶处。在设置台阶时应确保宽度足够,台阶与台阶间的高度尽量较低。应将大量休息设施均匀设置在室外,让老年人各个时候的休息需要都能得到满足。此外,应将无障碍公厕均匀设置于室外环境,由于其行动不方便,各个无障碍公厕的间距不宜太远。
4.1.3室外景观设计
室外景观的设计在老年居住建筑的整体设计中较为重要,涉及老年人视觉舒适度,进而影响其内心舒适度。设计人员应以园林绿化角度对多样化景观的设计进行考虑,使室外环境具备较强观赏性,并做好室外的绿化工作,让室外景观不论是从地上观看还是从楼上观看都能做到赏心悦目。同时,应科学、合理地对室外景观植物进行选取,不但应对方便养护与栽植的植物花卉进行选取,还要使这些植物不会对老年人的健康产生危害。例如,柳树、杨树、木棉等树种就不能用于老年居住建筑的外部环境,在春季这些树木产生的飘絮会对老年人呼吸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4.1.4设计室外道路
在设计室外道路的过程中,应将两种道路提供给老年人,一种是由老年居住建筑内部到外部的最短通道,使其步行时间得以减少,另一种是空间的景观道路,这种道路在设计时应蜿蜒曲折,具有一定的美观性,用于老年人的休闲与建设,且道路不可太窄小,应对老年人轮椅的通行需求进行充分考虑。同时,设计室外道路的过程中,应对道路完整性进行全面考虑,使道路呈现闭环式,尽量不出现路的尽头无处可去的情况。为了便于老年人的锻炼,还可以结合景观步道设计适量的坡道。
4.2设计老年居住建筑的室内环境方法
4.2.1设计配套设施
在老年居住建筑中,室内的配套设施主要有指示牌、扶手、电梯、紧急按钮等。第一,应设计好指示牌。通常来讲,老年居住建筑的内部空间相对复杂,在老年人初次到来的一段时间里会对这个建筑十分陌生,因此设计内部指示牌十分必要。在设计指示牌的时候,应确保字体与图片方便识别,其规格与字体都应大于普通的居住建筑。第二,应设计好扶手。扶手在室内环境中十分重要,应加强对老年人扶手需要的重视,在门、柜面、墙面等地方都应安装多种高度与形状的扶手,特别是浴室、卫生间、活动室等安全事故多发区,应确保扶手的稳定,使老年人的安全得到保证[2]。第三,应设计好电梯。在高于三层的老年居住建筑中,应设置电梯来方便老年人行动,设计标准要参照医院电梯,适当增加电梯空间,方便轮椅、医疗床、担架等急救设备的出入。
4.2.2设计光线照明
老年人常伴有多种身体疾病,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应确保室内的温暖与采光。室内首先应确保自然光的自然照明,其次是人工照明,使色温色调更加合理,保证室内采光率,让老年人即使足不出户也能接受温暖阳光的照射。
4.2.3设计环境布局
老年居住建筑应是一个综合性的环境,通常在高层建筑中应对室内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第一,应对居住空间进行合理的设计,要提供给老年人套房、双人间、单人间等多种类型的住所,让其能够按照自身的具体需要对多种住所进行选择。第二,在老年居住建筑中应设置好食堂等设施,让老年人各种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还应将小礼堂、会议室、棋牌室、图书室、健身房等设施设置在建筑内部,让老年人高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使其平时的生活更加丰富。第三,在老年居住建筑中应设置药房、理疗室、医疗室等和老年人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空间。
5结语
总之,城市老龄建筑是一项跨部门、多领域的战略项目,在我国尚处于较高的起点,还面临着许多问题。绝不能盲目地跟风,搞形式主义。要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加强对老龄建筑的研究,多维度探索,多学科融合,多样化建设,争取法律、服务、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打造一座富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老年建筑。
参考文献:
[1]陈龙,惠尧.城市老年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分析[J].石材,2023(02):48-50.
[2]刘晓宇.城市老年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策略研究[J].城市建筑,2019,16(30):106-108.
[3]王兆.城市老年建筑环境设计探究[J].居舍,2020(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