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许晨辉

河北保定白沟新城魏庄学校  074004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作为一线教师,应该努力促进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思维导图作为思维可视化的工具,主要是指利用图形展示的方式,将知识中原本看不到的思维结构和方法以树状的形式呈现出来,在中央向分支方向反射的图形中,找到知识的层次关系,完成对知识的立体化搭建。将这种思维可视化工具应用到数学教学中,以达成减负增效的要求为目标,完成知识的立体化呈现。这不但可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还可以实现零散知识集中化、隐性思维显性化、解题过程规模化,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更为科学,数学解题更加准确高效。而如何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在小学数学中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达到教学效率的提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增效,还需要展开深入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数学教学;思维导图;小学

引言

新课程改革强调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打造生动、高效的课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寻找创新教学思路,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开放起来,争取利用全新的教学路径来为学生的思维打开一扇窗。从这个角度思考,思维导图走入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科学合理地应用思维导图成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更是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的热点。

1思维导图的基本内涵特征

思维导图起源于英国,是由教育学者东尼·博赞所提出,起初是一种记录方式,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教学方式。思维导图类似于人的大脑,是一种类似于树形的结构,通过网状脉络来进行知识的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内在的逻辑联系,不断激发学生想象力,逐步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容。这种方式能让学习者理解知识本质,并在实践中形成系统观念,把复杂繁琐的知识变成了简单的知识,从而达到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有效结合,从而指导学生独立发散思考。在发展进程中,思维导图已逐渐成为教育界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可以灵活地运用其特性来辅助教学,并为教师提供有效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运用思维导图将知识进行层次分割链接,引导学生从整体观点出发,灵活运用关键知识点解决问题,让师生在形象生动和富有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提升师生数学素养,从而把握知识的本质内涵。

2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2.1利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只有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进而收到更好的数学教学效果,而思维导图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爱好画画、多动等特点,让学生把数学中的各个概念、公式等用自己喜欢的图形画出来,还可以重新给这些概念和公式加上其他名字,以易于自己的理解和记忆。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被有效调动起来,他们会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例如在学习和“三角形的分类”有关的知识时,很多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分得不是很清楚,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给各个三角形起上一个自己认为比较好听又感到亲切的名字,如钝角三角形可以命名为“钝钝”,或者“小钝子”等,等边三角形可以起名为“边边”,或者“小边子”等,然后用水彩笔或者油画棒把各类三角形卡通化,并把几种三角形的特点用思维导图列出来。学生顿时兴趣盎然,纷纷动手做起来,很快就分清了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和它们各自不同于其他三角形的特点,与此同时,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还学会了画富有创意的思维导图,个人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2.2思维展示,形成初步解题能力

在应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思维展示来引导学生初步形成解题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想将整个逻辑思维的内容展示出来,最佳的处理方式就是利用思维导图来形成。例如,在学习“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时候,很多学生不习惯方程这种“顺势思维”的思考方式,甚至出现了在列方程的时候用“x=?”的形式来展现,依旧用逆势思维思考问题,而没有将方程的应用价值落到实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展示顺势思维的形式,让学生初步形成解题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设立解决方程问题的基本流程,按照这个基本流程来规范学生的每一步计算活动,最终形成对问题的全面整理与规范。按照这个相对固定的思维模式,学生就能很快适应方程顺势思维的基本特征。从这个案例就可以看出,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工具,在数学课教学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内容多、时间紧的情况下,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能促进建构性学习和学科知识整合,能够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提高学习效果,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及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另外,思维展示也是帮助学生形成逻辑分析的有效措施。例如,在解决分数应用题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埃及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由于受到风雨侵蚀,现在的高度约是136米,比建成时低了5/73。胡夫金字塔建成时的高度约是多少米?”对于这类问题,学生总是出现失误,这时教师如果用思维展示的形式来绘图分析,学生就会很容易发现金字塔建造完成时的高度和建造后的高度,特别是关注现在的高度比建造完成时的高度低了几分之几,这个几分之几是建造完成时线段图的几分之几。通过分析,问题迎刃而解,这就是思维导图的优势所在。总之,思维导图可以引导学生理清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深化知识理解,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利用思维导图做好数学课的准备工作、组建数学知识网,帮助学生形成初步解题能力,优化解题的方法,巩固知识实现课程价值。

2.3运用思维导图促进数学学习主动性

思维导图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树状、网状、叶脉型等,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不同的思维导图,制作出容易理解的辅助性资料,如线谱、图画等,让数学课堂更具艺术性,能引起学生高度注意,并能感受到数学课堂魅力。学生在数学新课堂内容学习中,学生可通过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延伸拓展。在此过程中,思维导图能清晰地展示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比如,在学习图形认知内容时,先将图形作为主要骨架,再由学生自己绘制相关的枝条。然后在树枝上写下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和圆形的名字,以便让同学们了解图形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把它们各自的特点写在树枝上。同时教师也要把思维导图整合到其中,以了解知识、相关问题或无法理解等方面的知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到自己要学到的东西。而有些无法理解的东西,可以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同时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还可把思维导图与游戏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游戏心理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感,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记忆公式、定理,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达到乐于学习、积极学习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数学水平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提高,从而使教师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了尽早落实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让学生能够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理科学习的方式方法,同时学会合理地运用思维导图,借助思维导图来打造数学基础学习能力,为尽快形成系统化的学习习惯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孙平.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才智,2020(36).

[2]左学军.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20(38).

[3]张爱群.智慧多一点,成长快一点———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小妙招[J].知识文库,2021(23).

[4]吴细妹.数学教学中寻找另一种可能[J].成才之路,2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