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困境与突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困境与突破

王立华

重庆财经学院

内容摘要:“形势与政策”课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全面了解形势政策课面临的困惑,提供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的育人效果,是高校每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要责任和使命。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时效性;资源共享

“形势与政策”课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核心课程,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常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后多次组织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切实改进和加强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明确了形势与政策课的建设路径。但形势与政策课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高校在具体实施中仍面临诸多困惑。

一、指定内容与时事有脱节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依据受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和思想政治工作司委托,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时事报告杂志社编辑出版的《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和教育部每学期印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安排教学。《时事报告大学生版》于每学期开学前出版,为半年刊。而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一般每学年安排在4月份和10月份。于是每学期就出现近五个月时间空档期。虽然有教育部每学期印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做补充,但每学期发生的重要时事仍不能及时全面覆盖。

二、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教育部明确要求:配备高素质专职教师负责形势与政策课组织工作和坚持高标准,按照“优中选优”原则,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教师、高校辅导员等教师队伍中择优遴选“形势与政策”课骨干教师。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由于专职教师教学工作量普遍比较饱和、胜任形势政策课教学任务的教师人数远远不能满足正常开课需要等,各高校在师资配备方面,一般采取专兼职教师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在个别专职教师相对紧缺的高校,也会出现以专职教师为主导,兼职教师为主体的授课教师结构。

三、资源共享困难

形势与政策课时效性强,内容更新快,可共享的教育教学资源少且滞后。虽然教育部目前已经搭建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但不涉及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工作。由于各高校师资水平、学生素质有差异,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也有不同。如何能够多渠道获取教学资源,更科学的组织教学内容,完成高质量的课件组织,将每一节形势与政策课上成“金课”,是形势与政策课课程组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四、考核方式单一

形势与政策课虽然是在校大学生的必修公共课,但与专业课在考核方面多以闭卷考试方式相比,本课程考核难度大大降低。一般考核方式由几部分构成:一是课堂出勤及表现;二是线上学习最终成绩;三是课程结束后提交的论文成绩。然后几个部分按照一定的比例确定最终的课程成绩。无论是线上自主学习或者是提交的论文,在网络资源丰富的情况下,顺利完成都不存在难度。因此,导致学与不学没差距,上课与不上课没影响,考核沦为形式。

鉴于形势与政策课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以上困惑,为及时、准确、深入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及时宣传党中央大政方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方面可以做如下突破。

一、时事热点要及时回应

为凸显形势与政策课的时效性,在授课时要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对于《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和《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没有包含但当前国内和国际发生的重大、重要社会热点问题,各高校应该在授课内容的选取上,要敢于有所突破,要及时回应社会热点重点,要增强使命感和工作责任感,组建最优的团队,短期内开发出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建立健全严格的质量审查与监督体系等,做到社会关注和学生关切从容应对,及时、准确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和国家最新理论方针政策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加强大学生思想引领,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时效性、针对性。

二、师资优中选优

师资的选拔不仅要注重专业素养的考核,知识广度和深度的考核,还要注重师资思想素质的考核,责任心的考核以及教育教学能力与技巧的考核。在所有竞聘从事本课程授课任务的教师中,要坚持本专业优先,宁缺毋滥。要坚持综合教育教学素质优秀者优先,思想素质优秀者优先,责任心强者优先。切忌在师资力量相对紧张的情况下,把关不严,审核松散,把形势与政策课当作试验田。

三、资源共享要打通渠道

形势与政策课课程时效性强,授课内容变动大,完全匹配且有质量的可共享的授课资源比较短缺。这就要求想方设法打通教学资源共享的通道。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全面摸排地方高校整体师资水平,认真研究形势与政策课建设面临的种种难题,向外积极引智,对内主动搭建校际交流平台,牵头整合地方高校优质师资力量组建课程组,共同开发出优秀的可共享的教学资源,打通高校间各自为战的壁垒。

四、课程考核方式要创新

创新考核方式,让考核有压力,让学生学习出现动力。考核要作为一个体系对维度全面考虑。要严格教师授课能力的考核,制定科学的授课教师准入制度,将优秀教师选拔到形势与政策课的师资队伍中来。要狠抓教师授课效果考核,通过制定授课效果考核指标体系,建立授课效果及时反馈的常态机制,增强授课教师的责任意识,激发授课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坚持课前、课中、课后全面考核,尤其要重视课中考核,适当加大对提升课堂授课效果有重要影响的指标的权重,拉开学生间差距,给少部分学生造成心里上的压力。要更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考核,改变一篇论文定成绩的简单评价方式,在能力与素质的评价方式与手段方面多思考,多借鉴,要善于将其他领域的成熟测评手段做到大胆引进,敢于大胆尝试大胆创新,在不断反复实践中逐步建立起能力与素质测试的成熟的方式方法。

上好“形势与政策”课是党和国家交给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一项重要使命。国家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为开好该门课程提出了许多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和具体的工作要求,各级高校一线教育工作者和科研人员,为落实党和国家有关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文件精神,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研究产生了大量可供借鉴的理论成果,使我们对该门课程建设规律的认识逐步走向深入。但该门课程的建设与其他课程相比,仍存在起步晚,各方面建设规律还处在进一步挖掘阶段,仍然需要形势与政策课广大教育工作者及教育科研人员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在工作中多思、勤钻、善总结,努力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不断开创形势与政策课课程建设新局面。

参考资料:

1.《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教社科〔2018〕1号),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