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315300
摘要: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产教融合、共建共享型实训基地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指导性意见。至今,各高职院校积极与企业合作建设“共享型”生产性实训基地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目前跨专业共享型实训基地相对较少。笔者所在学院正在建设完善的某某产业园校企合作实训基地项目,涉及合作主体多元、专业众多,对此开展研究对跨专业共享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和良性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跨专业;实训基地;共享机制
2005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文指出“在全国引导性奖励、支持建设一批能够资源共享,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十多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产教融合、共建共享型实训基地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指导性意见。十九大报告要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3]。如何进一步推进各高职院校与企业建设“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合作深度和专业跨度,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多元主体作用,发挥更大的资源集聚、共享效益,为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更加有力保障,笔者所在学院与宁波某国际服装产业园合作共建某某产业园做法提供了较好的可供借鉴的经验。
一、某某产业园共享实训基地建设内容和实施路径
笔者所在学院与宁波某国际服装产业园合作共建某某产业园,包括共建“某某产业学院”、“某某技术创新研究院”和“某某产业园”。“一园两院”建设旨在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纺织服装高技能人才培养和高水平教学科研服务团队建设,通过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提升纺织服装全产业链技术创新和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为宁波、浙江率先跨入世界级先进纺织工业体系、产生世界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挥重大作用,初步实现学校新材料、新制造、新零售的三新专业群构建和三新现代企业的双目标[4]。
从具体实施路径来说,主要是建成纺织服装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建成新生产模式的新制造和新零售平台及跨专业智慧工场,建成以新材料研发为主的新型纤维面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形成从新面料、新制造、新零售到工业化后道的完整产业链服务。建立阿里云大数据中心等线上平台,建成5G为基础的数字化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样板平台,构建 IP 资源管理服务平台,构建设计师创业创新公共平台和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集聚高校院所创新资源[5],通过课题和技术开发,产业扶持基金的建立,激发创业创新活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和产业化。
二、某某产业园共享实训基地共享机制运行特点
1、联合多方力量,事先谋划成熟,目标任务明确
在某某产业园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国家相关行业联合会、学会、研究院的指导和支持,也取得了当地各级政府及其经济与信息化、教育、科技等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的支持。学院内部涉及时装、信息、机电、商学院等多个二级学院多个专业。合作企业包括浙江某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宁波某服饰有限公司。在具体建设中又有中国某通信营运公司、宁波某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浙江某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分别承担5G网络技术的全面搭建和运营;提供资金、场地、商务服务等支持;基于5G的纺织服装智慧学习工厂,新零售新制造服务平台以及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服务平台的搭建等。涉及主体多元,但在建设过程中各方共识顺畅达成,工作统筹协调有力,资源整合显著。
2、共建方式新颖,兼顾教学,突出生产
多方主体合作建设校内生产基地、智能制造——服装资源数据库、信息化管理系统和营销平台、自动化生产流水线等基础设施。通过企业师资教学融入、教师企业挂职学习、学生服装生产和销售情境实战训练、大数据分析和信息化管理应用等培养手段,将纺织服装企业设计、生产、销售完整的运行链对接整合到教学中、课堂上,将学校产品设计以及信息化、自动化、商务销售等专业教学系统性地无缝嵌入到企业实际生产和市场竞争中,为学校打造一个跨专业教学的资源集成式的综合性实训基地,为企业通过一个高效、完整的实际生产平台将学校的优秀设计产品及时市场化。比如,与某公司合作建成服装数字化“未来工厂”[6]。借助合作的某服饰公司的暴力熊10款产品,组建师生新媒体运营项目团队,完成平面人像与静物拍摄,时尚短视频拍摄等电商图片和视频的拍摄,以及参与产品分析、卖点提炼、图片处理、网店装修、方案撰写、直播推广、销售数据分析、反馈优化等销售线全线技能点实战,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把产品销售出去。
3、跨专业共享,课程设计系统化,研、产、销一体化
学院所属时装学院(中英)、信息学院、机电学院、商学院联合企业共同研制纺织服装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产业先进元素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探索校企教师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深化教材与教法改革,推动课堂革命。联合建设企业工作室、实验实训室、应用型教学资源库、创新基地、实践基地,构建起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纺织服装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促进专业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
比如,与某公司合作建成“服装数字化技术应用中心”、“面料仿真实验室”、“服装虚拟仿真实验室”[7]。在培养服装新零售人才方面,通过建立校中厂(7号楼智慧工厂),学生对服装智能制造开展真实体验;学生直接参与企业新媒体营销实训(网店、直播、平面视觉图及短视频等),提升新零售实战技能与时尚传媒制作技能;通过合作的某公司互联平台采集的服装产业大数据库,学生进行真实的数据分析与运营,提升大数据分析应用能力;赴企业新零售顶岗实习,加强岗位技能训练,提升就业竞争力。
4、培养目标高视野,管理要求高标准,突出“实”字
在合作中牢固树立放眼全球、促进国际合作的理念,紧盯高质量发展目标。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多种形式柔性引进多名国家级、省级技能大师、工艺大师,建成多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二十多个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并开展派出专业教师赴企业担任“访问工程师”活动[8]。创新教师评价机制,建立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以目标管理和目标考核为重点的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以“亩产效能”论英雄[9]。推进纺织服装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紧抓宁波落户全国首个中国 - 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时机,牵头成立“中国 - 中东欧国家职业院校产教联盟”,完成多个中外合作项目[10],参与制订职业教育国际标准,承接“走出去”中资企业海外员工教育培训。施行校企联合培养、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率先在全国纺织服装专业开展“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面向区域纺织服装产业急需紧缺领域,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技术骨干、职工岗位培训。
三、结语
学院与企业合作共建产业园,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跨专业的共享型校企合作模式,成为校企合作各主体多赢的新高点。实体化运作,构建起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纺织服装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促进专业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实现了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校企合作共管机制的有效建立,保障了实训基地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效提升实训基地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以及经济收益、品牌效应。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支持奖励评审试行标准》的通知[J].教财[2005]12号,2005-06-22.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B/OL].https://topics.gmw.cn/node_115074.htm
[3]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B/OL].http://www.gov.cn/zhuanti/zggcddescqgdbdh/sybgqw.htm
[4] 宁波智尚国际服装产业园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书.2019-05-31.
[5] 浙江省科技厅 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政府.浙江省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任务书.2021-01.
[6][7][8][9][10]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3.202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