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背景下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综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2

公共卫生背景下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综述

李雨枫

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401331

摘要:近年来的公共卫生给高校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给学生的校园生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便,线上教学的新型授课模式使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不堂食、校内快递点的关闭、企业单位无法进校园开展招聘会等使学生的情绪起伏很大,有的甚至达到了焦虑的程度。这就要求学校以人为本,开通多渠道心理支持服务,出台相应的对策并完善校内贫困生补助体系,做好公共卫生背景下高校学生工作。

关键词:公共卫生;高校;心理;对策

1.引言

学校是人员密集场所,尤其是现今的高校,师生人数高达上万人,相当于一个微型社会,校内校外人员的流动增加了确诊的不确定性,而学生在校内常去的教学楼、宿舍楼,食堂都是人员密集场所。因此,教职工为了降低确诊率,提出了线上教学、非必要不出校以及三餐不堂食或堂食自带餐具等建议。相较于防控前,学生的学习效率、身体素质、心理健康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在公共卫生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探索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要求的具体落实,对从根本上增强大学生心理免疫力、提升高校育人质量、助力打赢公共卫生防控狙击战具有重要意义。

2.公共卫生背景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2.1睡眠质量不容乐观

   据既往的研究报告,大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质量问题。一般来说,年龄越大、受教育水平越高更容易出现睡眠质量问题,究其原因可能是年龄越大面对的现实性问题越多,而受教育水平越高,学生所承受的课业压力也越大。[1]例如本科生因新型冠状病毒导致延期开学,他们可采取线上授业的手段继续学业,而硕士生和博士生若不能及时返校,就面临着不能及时完成课题作业的现状。此外,就性别而言,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遭受睡眠质量问题,因为女性天生比男性更敏感,情绪更容易受外界干扰,而男性情绪更稳定,睡眠质量也会更好,这也许是与女性的生理特点有关。而且根据相关研究指出,与其他专业学生比较而言,医学生的睡眠质量普遍都受到了公共卫生的影响。因为此次情况究其本质而言是一场公共医疗危机,而医学生的专业引起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与这场跟防控对峙的攻坚战更容易共情,这就导致医学生的情绪受到了波动,更会面临睡眠问题。[2]

2.2人际关系不协调

自冠状病毒防控以来,学生长期寝室、食堂、教室三点一线,缺乏以往的课外活动和人际沟通,再加上防控规范,部分学校要求全校教职工前往食堂就餐时一人一桌,原本用来交流的闲暇时间被独自用餐所替代,这使原本就单调的校园生活更加枯燥。并且在确诊多发的地区,高校学生长期待在寝室,由于寝室内部空间小,且人与人有着不同的生活作息和日常习惯,在此期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而另一边在家的学生与父母的矛盾也越来越大,缺乏应有的沟通,人人都将精力投入到电子产品上,在互联网上抒发自己的不快和压抑,而对于关系本就不和谐的寝室和家庭来说,人际关系会随着封控时间的延长而恶化。

3.公共卫生背景下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3.1导员发挥示范作用,对学生心理进行疏导[3]

高校是辅导员负责制,学生校园生活由导员把关,因此导员要注意观察防控期间学生的情绪变化,必要时可采取一对一交谈的方式疏导学生的心情。因为除了学习成绩以外,学生的身心健康也非常重要,教师要时常与学生保持交流,增进师生感情,架起沟通的桥梁。此外,辅导员还要为大家创设有利于心理健康的活动,比如组织“打赢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攻坚战”主题的班会,让大家在危机时刻也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并提醒学生要勤洗手、公共场合戴口罩、取快递需消毒等等。丰富文娱环境也成了不可忽视的一环,鼓励学生参加校内组织的活动,多与同学交流并且学会自我疏导,全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

3.2申请专项经费对困难学生实行帮扶

    公共卫生安全防控期间全国经济出现下行趋势,不少企业为了紧缩开支实行了裁员措施,不少学生的父母就面临着被裁的风险。[4]高校学生除了要担心自己的学业情况以外,还要担心经济来源被切断,这无疑又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了不小的负担。而且其中还有不少学生外出兼职、实习,那么返校时做的核酸检测和隔离费用学校是否有相应的补贴?此外,有不少学生家庭经济困难但不在贫困学生信息库,面对这样的情况学校应如何解决?考虑到以上各种情况,高校应让相关部门做好科学评估,争取各方支持,开放绿色通道,让学生填报正确的个人信息,申请贫困补助,高校可按学生家庭的实际经济状况按比例进行帮扶。

4.结语

    综上所述,公共卫生防控期间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是一项大工程,需要学校、学生、校外专业人士等的共同协助。需要高校教职工转变教学思路,要以学生为中心,同时还要多关注学生学习以外的需求,积极应对此类情况带来的挑战,尽己所能地引导学生、开导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坚强的人格心理。

参考文献:

[1]孟煜,刘念琪,朱孟琴,刘伟志 & 吴荔荔.(202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第二军医大学学报(09),958-965.

[2]张丽丽,刘霄,郭思思,张云淑,梁巍,栗克清 & 倪志宇.(202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2),1822-1825.

[3]刘春晓.(2021).疫情时代大学生心理状态新变化与应对.河北职业教育(04),72-74.

[4]陈婉兰.(2021).新冠疫情期间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西部学刊(03),107-109.

作者简介:李雨枫(1999.08-);女;汉族;重庆万州人;硕士在读;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