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2

论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黄逸静

浙江省台州市大溪镇中心小学麻车屿校区

摘要:中国的民族乐派具有源远流长的传统,是中国民族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继承弘扬中国民族乐派文化是对中华民族历史最良好的宣传。当前,不少国人对民族乐派缺乏理解,觉得民族乐派粗俗吵闹,所以,必须在小学音乐课程中增加民族乐派课程,培养小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拓展眼界。传承和弘扬民族乐派是每一位中华民族子孙的使命,要求教育者应从小学时期就做好这方面的教育工作,让中国的民族乐派得以良好的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小学音乐;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东西方文化加速融合,如何在当今时代开展民族音乐教育是许多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的民族音乐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其音乐表现力和魅力是很多西方音乐无法相比的。二十世纪中期,我国的音乐从业人员对民族音乐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整理,为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民族音乐逐渐走向世界,被更多国家的人民认可。然而,很多青年人对民族音乐缺乏了解,音乐教学体系中更加偏重西方音乐教学,这导致了民族音乐的发展传承遇到了诸多困难。为此,需要从小学阶段开始,深入地进行民族音乐教育,建立完备的教学系统,促进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

一、关于当前在小学中进行民族音乐教育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传统民族音乐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

由于中国的经济逐渐开放,外国的音乐也大量进入我国,流传范围广阔,对中国的民族音乐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许多小学在音乐教育课程中过于强调西洋音乐教育课程,而西洋的钢琴教学系统又在小学音乐教育课程中占用着主导地位,对中国民族传统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严重不足。

(二)音乐教师的个人水平有待加强

师资质量直接确定了民乐教育的整体层次,就这需要音乐老师对相应的专业知识有足够的认知和理解。当前,小学音乐师资整体仍有待进一步提高,而专门的民乐教师数量相对较少。很多专门的民族音乐教育学院也为此开办了相应的选修课,进而增加了小学针对民乐教师的培养力量,这将对中国未来民乐教师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具有着重大的基础性作用。

(三)民族音乐的教学系统不够完善

当前,小学的教材对于民族音乐的内容还相对片面,仅仅包括单纯的民间歌舞知识,对一些传统民族乐器以及歌曲方面的内容较少,这也使得不少学生对民族乐器方面的知识了解严重不足。另外,民族音派课程往往是贯穿于其他课程之间,缺乏完善的结构,小学生心里对民族音乐不能树立起正确的观念,不利于继承和发扬。

二、做好小学音乐和民族音乐的继承和开发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小学民族音乐课程的体系

当前,中国民族乐器的教学设置较为单调,有关少数民族音乐、戏剧、说唱等传统音乐的教学内容也较少,特别是小学对部分带有实验意义的音乐教学缺乏合理的设置,这就使得学生们对中国民族乐器的有关内容基本没有了解,甚至根本就不会弹奏民族乐器。而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音乐大国,由于民族乐器的博大精深,在传统民族音乐演奏中往往要用到的锣、钹、板等乐器。在小学音乐课程中一般设计有以敲击为音乐教学基础的课程,在介绍三角铁、木鱼、手碰钟等的教学内容中,可以与一些传统民族乐器结合进行音乐表演,这样才能让学生们感受到传统民族乐器的音色特点,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基本乐感和节奏感,从而实现了对传统民族音乐的教育。另外,也通过设立一些民族乐器欣赏项目,让学生掌握民族乐器四大件的基础知识,了解各个少数民族的主要代表性音乐和常见的民族乐器,掌握常见的古筝音乐和批把、二湖等少数民族音乐的主要演唱方式。扩大学生参与的时间,开展少数民族音乐表演的项目,让学生的民族乐器能力充分获得培养。

(二)增加了学生们对于传统民族音乐的接受程度

民族乐派和日常生活的联系密切,老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组织校内外互动的各种形式提高学生对民族乐派的接受程度,使学生从真实生活中更多的认识民族乐派,感受到民族乐派的快乐。不少院校安排学生利用课外业余时间开展民族乐派活动,使学生利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开展必要的实验,拓宽了眼界。有些音乐老师引导学生欣赏民间音乐会,聆听民族音乐,使学生掌握不同的音乐,这样的活动全面提高了学生的活动范围,将民族乐派更加完整的展示在学生眼前,充实学生的认识,提高体验性,使学生对民族乐派的接受程度进一步增强,推动民族乐派的继承和开发。

(三)让小学生切实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

音乐教育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进行欣赏和体验,采用这种的教育方法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音乐认知水平和文化审美的水平,在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到创作歌曲的具体环境,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音乐老师也应根据学生身体发育的具体状况采取适当的音乐教学方法,以音乐的丰富多彩引起学生的关注,从而培养学生教学的积极性。由于我国是一座多民族国家,所以我们音派的品种也不少,各民族地方也有着自已的特色歌谣,包括山东省的《沂蒙山小调》、江苏的民谣《茉莉花》等,而且这种歌谣的传唱程度也相当好,因此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上共鸣。在学生欣赏音乐中,老师不能过多的打断学生,以学生的自我体验为主,轻松指导即可,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内涵意义,提升自己底蕴,在心中喜爱音乐。

(四)持续教学的模式

教师要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使小学生可以真正接受民族音乐,实现有效传承。通过口传心授,感染熏陶的方式全面促进学习兴趣的提高,教师可采用多媒体、录像等方式开展相关教学工作,通过音像资料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民族音乐的魅力,实现学习水平的全面提高。

民族音乐教育不能只局限于音乐课堂,应该与校园生活相融合。只是单一的在音乐课堂上进行民族音乐教育,会制约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首先,小学可以将上下课的铃声改用经典的民族音乐片段,既能提醒学生上课,还能缓解学生的情绪。

结束语:

小学时期的民族音乐教学可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从而提高个人修养的全面提高,并加强美术鉴赏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不断研发出适宜学生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体验性,推动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对继承和发扬民族音乐有所贡献。

参考文献:

[1]许春蓉.试论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29(7):150-151.

[2]周芳.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J].艺海,2013(12):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