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横琴伯牙小学
小辰,女孩,10周岁,四年级学生。个性上懦弱、自卑。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主要困难是不合群、自闭,不敢参与社会活动。上课时从不举手应答提问,就算被教师询问也因紧张而说不出话来,语言表达意识低下。家庭作业往往无法完成,作文经常写2行。父母工作经常要加班加点,早出晚归,周末在家常都会打麻将,和她沟通的时候少。她的表现在班里属于中等偏下,容易让某些自以为是的人瞧不起,甚至取笑。
通过观察与了解,我看到小辰一直怀抱着许多的梦想,渴望将它变成现实,就会做出各种的或者刻意的要求。如果这些要求都不能实现或者部分达到,便出现了挫败,主要体现在学业、吃穿、同学交友等方面,从而给她造成压力、害怕、抑郁和沮丧。由于一直被自卑、害怕、不安和害怕的负面心态干扰,沉重的心灵压力让她无法公正认识自我。甚至在成熟之前都无法感受自我的快乐,由此进入挫折的恶性循环状态,严重干扰她的身心成长。妄自菲薄、畏怯的心态导致了她没有毅力、缺少信心,一旦遭遇到困难,就没有了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总是认为即使自已也具有与别人一样的能力,但自已却也不行。在剧烈的社会竞争中,这些心理疾病也是迈向成功的大敌。她在与人相处中,最主要地体现为:自卑心理、孤僻心态、抑郁心态。但只要教师耐心地予以适当的心灵引导与支持,就有助于她改掉妄自菲薄,忘却孤独,提高信心,从而使其心理素质不断改善,身心也逐渐健全。
1、启发教育,激发自信。为减少她的恐慌心态,我在课外总是有意无意的找她聊天。课间让她给我拿作业、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然或点名地指责她,看到她的进步及时鼓励。在有意无意中,全班同学都可以感觉到她是一个小团体中的重要成员。但慢慢的,她也开始愿意与我走近。
2、树立信心,激起动力。一次她表现得还好,我和其他任课老师们都在自己所教课上以她为典范,加以赞扬。她也第一次在同学们面前,有了愉快得微笑。从此以后,她就改变了很多,对好多书也有了一定的兴趣。她真的开始很勤奋,而且成绩也有了质的飞越。最让她头痛的作文,也开始写的有模有样,在作文里,也饱含了她对生命的信心,以及对教师和同学地感谢之情。
3、沟通交流,转变观念。她心灵上的自卑心理,很大部分因素就是家庭教育氛围和教养方法。所以,我将小辰的爸爸妈妈们请来,通过细致的剖析小辰这些年来的学业状况、个性、人际关系的进展情况及其对她的知识培养讲给父母听,并提议他们结合她的实际状况,合理的降低教育要求,并给出一个她可以实现的人生目标,并支持她完成这一人生目标。并注重地考察她在达到目标后的具体表现,并适时调节情绪,循序渐进。同时提议父母们对她多引导少指责,多关怀少辱骂,给她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这增进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交流,可以减少子女和父母相处时的紧张感、减少父母与子女的隔阂,增加家人间的友谊和温馨,同时又能她建立责任感。增强自尊,也是帮助小辰自信地和人相处的起点。
4、多元评价,促进自信。举办形式多样地评选活动,用奖励地方法让其扬长避短。鼓励小辰为自己建立一个成长记录,并每天评一次,然后让她进行个人自评、小组评价,将她所获得的成绩记录下来。在评价中,王小辰在对其他同学的表扬中获得了满足,并得到了信心,在自我批评中,学会了扪心自问,并逐步完善了自我。
面对她的转变,使我越来越意识到激励的作用、集体的作用。对于因缺乏爱等原因导致的问题孩子,更为孩子提供平等的知识、生存与人际交往的平台。孩子是在不断成长的,心智并不完善,有爱和友好的平台才容易纠正错误。以健全的心理正视自我,以积极的行动突破过去,往更好的方向发展。所以,面对这样的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更多重视孩子的个人优势与特点,使其逐步释放自我情绪,并逐渐地改变对待身边事情地不端正的思想,把孩子自身情感纳入到社会团体中去,并一点点体会大家对他地善意。通过多元评估、互动及参与,让学生更加自信自强。并把自身的关注点转到父母、教师、同事那里来,从而减少和大家的隔阂、喜欢读书、乐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