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本剧的艺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语文课本剧的艺术

陈逾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松门镇中心小学   

摘 要:课本剧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积累材料时,从被动的“领会”提升到主动的“运用”,是一种多元化、合作化的学习方式。课本剧是学生扮演角色,互动情感的有效方式,引导学生思索人生、了解社会。它是一种寓教于乐、“学”、“做”结合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本剧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逐步发展,语文课堂教学不仅局限于学生的知识文化,更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堂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愿意、乐意参加到实践活动中去。于是,课本剧编演活动就应运而生,在打造课本剧的过程中,师生之间通过合作,基于文本内容,进行多个角度的创造性解读,可以将语文书中课文与课外读物改编成适合表演的课本剧形式。

一、课本剧编演的必要性

首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编演课本剧,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师的语文专业水平。当然,子课本剧的选材上,教师要合理地选择适合学生的课本剧,选择矛盾冲突性强的文章进行汇编。逐步引导学生与作者及文本进行对话,从而真正地做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入情入境地体悟主人公的命运。

其次,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编演课本剧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养和整体涵养。 其中艺术素养包含艺术知识、实践能力和艺术技能。有效的课本剧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更进一步地实现语文知识的构建,同时在诵读欣赏、音乐欣赏、画作欣赏、话剧欣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艺术修养。

二、课本剧教学的价值

笔者翻阅了大量文献,寻找课本剧教学的价值所在。

首先,语文课本剧教学对学生性格的塑造、情感的体验、知识的获得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其中,王云在《再议课本剧的编演》一文中指出,语文课本剧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大的价值,它是集“体验与表现”、“欣赏与理解”、“知识与训练为一体”,用戏剧表演的形式重现语文课文的内容,这样子对于学生的想象力的激发,道德层面的培养和语文教育知识的获得是非常有帮助的。还有一位学者郭超峰也对课本剧的教学价值提出观点,他认为真正演好课本剧是具有语言学意义的,一次成功的课本剧编演可以使学生的“人体语言”和“内在语言”愈发成熟,对于语文教学老大难的问题“口语交际”有重要意义。

其次,语文课本剧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从而大大促进自身读、写能力的跳跃式发展。课本剧的编演离不开团队的努力,这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学习能力和团队凝聚力。研究者仲崇录在其作品中提到,学生不喜欢看课内外名著可能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初读有难度,如果利用语文课本剧教学概念,这将大大激发他们阅读课内外名著的热情。

最后,编演语文课本剧是实现语文知识创新与应用的新途径。罗燕老师在《编演课本剧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中写到,课本剧教学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剧本的创作”,在创作剧本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收获很多戏剧相关的知识,由理论来联系实际。编演课本剧,可以提升学生的鉴赏、分析能力,可以引导他们更加深入地探索文本的奥秘。

三、课本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一)选择合适内容,增强实践效果

“课本剧”,私以为就是借助戏剧的形式来展现课文的内容。只是在课本剧教学的实际运用中,许多教师没有真正理解“语文课本剧”的内涵,有的甚至无法避免地走进误区。

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名著节选《景阳冈》一文,选自章回体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脍炙人口的桥段“武松打虎”。文章是以半白话文的方式呈现的,其中最精彩的焦点片段莫过于“打虎”时的场景。文章以“一扑、 一掀、一剪”三个动作展现出老虎的凶猛,具有很强的可观性和想象性。可是,对阅读经验相对匮乏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很难从这段精彩的文字描写中体会到“武松打虎”的惊险刺激,这也是这篇文章的教学重难点。

)设计对比表演,挖掘人物性格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许多紧跟潮流的弄潮儿想方设法地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但是,有的教师在应用语文课本剧教学时,不加思考就开始选材,从未真正思考过课本剧实施的目的。通过课本剧对比表演,学生既可以快速理解课文内容,又对人物的性格有了全新的、深入的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在课本剧应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明确本次演绎的目的。 换而言之,教师理当把课本剧看作是辅助性教学手段而非教学目的,这样才能提高课本剧实际应用的效果。正如案例中,教师借助对比表演,使学生深入感悟人物的性格,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引导小组合作,共同编演剧本

尽管许多教师在课堂中引入课本剧,也只是随机抽取或指定4-6名学生在课堂上展现,大多数学生并没有机会参与到课本剧的编演过程。鉴于此种情况,为培养学生的课本剧编创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成为做“小导演”、“小演员”、“小编剧”,教师可以把学生进行分组,鼓励学生以各个小组形式,组织其他成员进行合作,发挥彼此之间的聪明才智,共同创造课本剧剧本,一起出演课本剧。

(四)寻找课文留白,放飞自由想象

在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有的课文学生乍一看是完整的,可是仔细去读会发现许多的问题。编者出于某些原因,省略了一些情节、细节,删减了一些原文内容,而这些内容就是学生要去探究的重点。特别是教师在利用课本剧教学时,如果仅仅是令学生针对课文中的内容展开设计,很容易出现“千篇一律”的雷同问题。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本剧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选材尤其重要,可以从多个主题(成长、童年、父母之爱等)、多种类型(名著、童话、诗歌等)确定课本剧的内容,并且要关注到当前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情况开展课本剧教学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到课本剧创编、汇演中来。从而做到寓教于乐,在参与中获得知识,深入探究语文课文内容,逐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 丹.语文课本剧教学现状分析[J].现代语文,2017(4):27-28.

[2]胡璐璐.课本剧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15.

[3]李一丁.初中语文课本剧教学实践研究[D].长春:长春师范大学,2017.

[4]臧阿香.初中语文课本剧教学策略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9.

[5]陈月娥.小学语文剧本教学探析[J].江西教育,2017(36):46.

[6] 刘建梅.教育戏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