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科苑小学 250010
摘要:兴趣是指引学生深度学习语文知识源源不断的动力,也是增强学生学习满足感与自豪感的基础。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学生获取知识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方面离不开教师从旁的有效引导,另一方面则在于学生自身文本阅读能力的显著提升。针对现如今小学生对语文阅读兴趣不高的问题,本文展开详细探讨,以期通过众多教学策略的有效辅助,能够切实培养学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促使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兴趣;阅读;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学生是整个阅读教学过程的主体,也是作品的第二创作者。传统的阅读课堂,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阅读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充分激发,反而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去理解文本内容,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真情实感。殊不知,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差甚远,也难以契合新时代学生的实际所需。基于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发表几点看法,希望能带给各位同仁们参考与借鉴。
一、立足课堂实际,提升阅读趣味
兴趣是指引教学、学习活动的关键,课堂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场所,还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因此,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出课堂教学的独特功效,为了增强阅读教学的趣味性,应创新多样化的课堂阅读教学模式,将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大化地激发出来,最终为全面提升阅读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借助课前演讲,将学生的注意力及时聚焦于课堂。小学生不仅思维活跃,而且表演欲也异常强烈,如果教师以此为契机,把握时机,设计丰富多彩且极具趣味性的课前阅读活动,那么不仅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尽快吸引到课堂,为接下来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而且能够大大减轻学生的阅读负担,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这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例如某位学生在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之外有感而发写出了《论残酷的现实》这样一篇讽刺性的读后感。通过该位学生的分享,更加深了学生们对小女孩的同情,在不知不觉中也使得《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的主旨得以升华。
其次,创设多样化的情境。研究证明,小学生很多时候不可能一直都保持高度集中的状态,此时,就需要教师善于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找准时机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一方面是为了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与丰富性,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与感觉等多器官的交互运行。通过丰富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深刻感受文字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其阅读兴趣。例如,小学教材涉及众多描写景色的文章,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等,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些文章的理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相关美景图片,并且开展“我是小小导游”的课堂实践活动。通过师生、生生间的有效互动,相信课堂气氛会变得越来越轻松、和谐。
二、活用语文教材,感知阅读乐趣
教材是教师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的主要参考,但是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不应局限于教材,而应坚持灵活、开放的观点根据实际情况在原本教材的基础之上适当进行拓展与有效补充,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充分调动起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欲望,毋庸置疑,这是强化学生对阅读材料深度理解的关键。通常情况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其一,适当补充教材。在语文课本中,经常会为学生留下一些空白供学生思考,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善于抓住这些空白点,补充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质疑并且展开深入探究。在教学《草船借箭》这篇文章的时候,仅仅通过课文中一小段文字的描述恐怕学生无法真正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这时候,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教师可以以教材为基础,适当拓展课外阅读材料,如教师可以搜寻《空城计》相关素材,在课内外和学生一起阅读学习。当学生对诸葛亮这一人物有了全面了解,之后再去深入了解诸葛亮这一人物,相比之下,可能会有更多感性的认知。
其二,延伸教材,积极调动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及手段为学生延伸教材内容,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缩短学生与教材内容之间的距离,这是显著提升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表达作者对父母、对亲人浓烈情感的文章,如《慈母情深》《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不管是歌颂朴实的母亲,还是表达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与怀念之情,都蕴含着作者浓浓的爱意。以《慈母情深》这篇文章的教学为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出自作者孙友田笔下的名作—《往事如歌—月光母亲》,并且配以相关动画,引导学生仔细观看母亲由年轻慢慢变苍老的画画,看完之后,相信学生的内心深处会受到极大触动,随之对母亲的敬佩与感激之情也油然而生。
三、实施课外拓展,培养阅读兴趣
当前,正是我国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关键期,基于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不难发现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已经过时且难以满足新时代学生的具体需求。基于此,有必要重新明确阅读教学在整个小学教育体系当中的重要性,并且有针对性地解决现如今阅读教学表现出来的诸多问题,例如学生阅读基础薄弱、阅读视野受限或者缺乏互动性等,最终促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语文综合水平与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众所周知,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更需要通过课内外有意无意地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使学生深刻感受到阅读魅力,进而阅读兴趣的培养也变得容易很多。
例如:每周教师可以固定某一个时间段为“快乐阅读进行时”,在阅览室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同时,为了实时对班级内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记录,教师可以统一制作一张阅读记录卡,鼓励学生养成一边阅读一边记录的好习惯。之后,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评选出“每周阅读之星”,并且给予小小奖励。每开展一次类似的活动,教师都要组织学生及时交流与分享,随着活动的坚持与深入,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比以往更加高涨。
结语
总而言之,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尤其注重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好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出发设计丰富多彩的阅读能力提升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同时还应注重将语文核心素养相关内容巧妙地渗透于阅读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如此,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阅读改观,慢慢建立起阅读的自信心,另一方面有利于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以便为今后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童辉,徐阳.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读与写,2021,18(5):48.
[2]李谨良.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8(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