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师范大学 571158
摘要:中学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健康也是教育中核心内容。培养出健康又高质量的学生,才能让中学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为此,本文简述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发展、现状、特点以及之后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心理健康 教育 发展路径
前言
目前一定要加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系统,制定具有特点的中学生心理卫生素质指标,并把其融入到心理健康服务中,构建完善的服务系统,为初中生提供心理辅导、心理卫生服务,以满足其发展需求。
一、心理健康在中学生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中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很大的变化,他们要面对很多青春期问题,再加上其敏感个性,容易产生不同的情绪。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中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引导与教育,可以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使其“三观”得到良好的规范。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减轻学生的困惑,使其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与全国高质量教育相适应
当前,我国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教学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教育的需求也随之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老师们把知识教育作为教学的中心,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造成了学生的心理抗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就会产生负面情绪,这对他们的发展是不利的。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我国中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积极思考的重要途径[1]。
(三)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作用
中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中学生的身心素质是影响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因素。和谐既要与人自身相融,又要自然、与社会的统一,才能真正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中学生树立和发展自我认同,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降低不良行为的发生,有利于中学生步入社会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善良的性格,这对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是有益的。
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家校配合问题
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学校、家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位老师,其影响是重大的。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家长只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心理健康,大部分家长都没有接受专业的心理学教育,缺乏科学的知识,认为自己只需要提供物质帮助即可,当自己的子女分数下降时,就大发雷霆。这种方式有失偏颇,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有不利影响,为此,应该家长的指导,与学校相互配合,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2]。
(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较为滞后
当前部分学校也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都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中也存在比较敷衍了事的问题,心理健康课没有固定的时间表,常通过班会或者德育课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初中阶段的学生在精神上已经开始独立,由于学习压力的增大,在心理、身体、学习环境和其他因素也在不断变化,存在着很多不适应,这些都是心理健康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内容单调
虽然现在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但还是难以从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解脱出来。当前,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受到了传统思想的影响,教师会教授一些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让他们能够按照教师的安排来学习,可想而知这样的学习结果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同时也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另外,心理健康教育中包含了大量的理论知识,教师的机械式教学会使他们产生厌倦感,学生不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填鸭式的授课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三、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
(一)目的和核心内容
要明确目标取向,以提高全体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其积极的心理品质,包括自我意识、学习能力、人际关系、情绪调节、生活和社会适应性。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制定了各个阶段的具体教学内容,这既与中学生的兴趣和吸收能力相适应,也反映出其逐渐由心理健康教育向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转变,推动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的运作。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实践性工作中,应该越来越重视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品质的影响因素与机制的研究,尤其是对其内在过程与外在环境的关注[3]。
(二)途径和方法
目前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心理健康课、专题讲座、心理咨询等,它可以开展心理咨询、筛查和转介、课程咨询、家校整合等多种功能,是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日常教学中,班主任工作,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等方面,都应该重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
应从心理健康管理、教师、教材、心理健康研究等方面,建立健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与实施机制。从目前学校的教育管理和活动效果看,有关的法律、法规对推进我国的精神卫生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四、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及途径
(一)持续改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准则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良好的发展,除了要有社会、学校的重视,还要有健全的制度、完善的机构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在现有工作机制的基础上,继续改进工作标准和要求,并建立健全学生的心理状况评估机制、专诊机制、工作评价机制、学生极端事件预防机制、联动沟通机制等。进一步拓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建立健全中学生成长保障网络,真正形成“社会关心,学校关注,家庭重视”的新局面。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未来应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确定各个年龄段的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制订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各种活动;从事心理学的科研与学科的融合等。要充分发挥心理课的作用,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心理活动,加强对学生的课堂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积极性。
(三)加强发展特征,心理健康的重视
(1)努力构建学校心理卫生服务系统。在此基础上,增设有关自杀预防、抑郁、生长与适应的相关研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2)加大师资力量,加强资金投入,利用信息技术为中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心理辅导。(3)充分发挥心理学对教育教学决策和实施的影响作用。心理学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应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进一步完善教育培训制度、深化教育改革、规范教学行为、优化师生关系。(4)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顶层设计。由于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复杂性,学校的领导能力和学生之间的协作将会更好地发挥作用,可以运用卫生健康服务的模式,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协作。
(四)强化心理师资队伍建设,制订职业规范
心理咨询师是一种职业,就像医生和律师那样,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专业标准、专业条件和如何实际执行等问题并没有统一。所以一定要制订行业内的统一标准及规范,明确招聘要求,能力,职责,范围等。加强对心理教师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有序、规范、科学地完成工作,降低工作中的盲目性、偶然性。理清心理教师的定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与学校密切联系,属于一种高度综合的工作。因此,心理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既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清楚地了解学校的教学,才能从整体上看问题。
五、结论
综上所述,教育者应充分意识到心理素质教育在中学阶段的重要作用,重视和消除不良心理。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李淑蕾. 初中生心理健康素养、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教育对策[D].新疆师范大学,2022.
[2]苏华.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问题及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15.
[3]姜巧玲.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D].中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