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县实验中学 湖北 大悟 432814
摘要:发散性思维是指学生在学习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考形式,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这是思维创造力的独特体现,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保障。初中阶段对于学生智力发育而言至关重要,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学学科具有的优势,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其综合素质。
关键词:发散性思维;初中数学课堂;培养
引言:
初中数学在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以数学知识点为依据,然后利用例题来讲解书的内容,最后再借助课后练习进行巩固,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而言过于枯燥乏味,而且教学的过程中太过于关注知识的灌输,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带来不良影响,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式,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理解和探究知识的秘密,建立开放的数学课堂,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
1初中阶段培养学生数学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能够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问题的解决方式进行思考。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小教师授课的难度,也可以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思维,从而使得教学气氛更加和谐,这样不仅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同时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能够从一个层面去思考,应该从多个角度去看书,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案,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将知识融汇贯通、学以致用[1]。自己的知识融为一体。在新的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的应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使之适应时代的需要。
2制约发散性思维培养的因素
2.1初中数学知识过于抽象化
从小学读到初中阶段来说,数学的学习不只是单纯的计算,而是将逻辑与思维进一步结合起来的应用题思想解决,与小学阶段相比来说,初中阶段数学理论知识更加丰富,逻辑性更强,其中较多的概念都是抽象性的,学生对于概念的认知较为困难,而且数学的学习较为枯燥单调,因此,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要低于其它科目,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数学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2.2初中学生心理状态因素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习来说,他是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的重要过渡阶段,在小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思维不够成熟,学生渴望被认同,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一般都是会听从老师的学习建议,在赛事课堂上课的过程中也会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而高中阶段的学生,其整体形态较为成熟,学生知道主动学习,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其身心发育的关键时刻,这时的学生比较叛逆,认为自己认识的世界就是对的,认为自己拥有独立的个性以及高尚的价值观。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在这段时间里,学生对课堂的反应并不强烈,学生并不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也不知道学习对于学生的一生而言多么的重要。这就导致初中数学教学在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困难,从而限制了教师对学生发散性思考能力的培养[2]。
2.3思维没有和实际生活相结合
很多情况下,学生不太认同某一科目,是因为学生觉得该科目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并不广泛。因此,如果教师要提升学生对这个科目的认同感,就必须让学生了解到,数学是无所不在的,并使学生喜欢上科学这门学科。通过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不断的提高数学发散性思维。
3培养初中数学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对策
3.1结合日常生活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大部分的数学知识都是数字和抽象的图形,学生很难看懂,数学公式也很单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想办法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数学,并爱上数学学习,引导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不要放弃数学学习。因此,教师必须将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与课堂上的知识相结合,在课堂上引入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数学知识。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对课本内容有更多的了解,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比如,数学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化肥问题时,对于两种不同套餐的收费模式工作,就是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来灵活选择合适脑残多种方法,能够有效运用数学公式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具备更强的发散性思维。
3.2在课堂上引入多媒体教学
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要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课堂中如果一直将教师作为教学中心,那么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热情,从而对学习产生厌烦倦怠的心理。所以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教学内容,让学生占据教学中心,从而带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将课堂氛围变得生动起来。当前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中难以理解的地方。应用多媒体技术绘制图形,可以让学生从具象化的角度去理解几何图形,而且也可以更好的理解抽象化的知识,把原来只能通过教师用语言描绘的知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呈现,而且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出几何图形的折叠与变换过程,有助于学生空间几何想象能力的提高。使学生能够清楚的掌握图形整个变化过程,从而更加深入的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同时,在根本上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越来越喜欢数学这门学科,而且也可以帮助老师减小教学难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3小组合作形式发散性思维
小组合作指的是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和讨论,在小组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本质上是团队合作的形式。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避免学生的理解失误,通过消除的方式帮助学生互相合作学习,在表达观点的过程中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因为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而且每个教师需要教学很多的学生,所以不可能一一解答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但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在组内有效的解决问题[3]。不仅如此,在观点不同的时候,学生还可以通过辩论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从而有效启发思维。教师在分配小组成员的时候需要注意,小组内要分开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以便更好地共同讨论以及学习。
3.4注重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
一题多解是指同一个题有多种不同的解决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将知识融会贯通,加强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比如在计算数学练习题中的阴影面积时,学生可以使用数学公式计算阴影面积;也可以先计算图形总面积以及阴影外的面积,之后将二者相减,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算到相应的一面积大小,同时还可以选择采取切割装置的方式将应用部分变成规则图形,然后再通过已知的公式进行计算。通过一题多解的教学形式,可以让学生在后续遇到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和思考问题,在思维碰撞下有助于拓展新思路,使枯燥乏味的数学学习变得有趣起来,让学生在不断的挑战中得到收获和快乐,从而越来越喜爱数学这门学科。
总结:
发散性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意识到发散性思维对于学生而言具有的重要作用,在课堂上应有效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将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小组协作、一题多解的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日常学习效率,帮助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韩成云.初中数学发散性思维培养策略探究[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2(05):89-91.
[2]马伟军.关于初中数学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J].新课程,2022(11):96-97.
[3]郑天明.初中数学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1(06):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