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柯鲁多河银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大兴安岭柯鲁多河银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李庆军

黑龙江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150036

摘要:大兴安岭柯鲁多河银金矿处于大兴安岭北部的新林Cu-Mo-Pb-Zn-Ag-Au-Fe成矿亚带、松合义矿集区内,是近年来大兴安岭地区发现的银金矿之一。柯鲁多河银金矿赋存在白垩系下统甘河组硅化构造角砾岩、硅化安山岩中,矿体呈脉状,受硅化构造角砾岩带控制,银金矿化与硅化、冰长石化、黄铁矿化密切相关,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矿床成因类型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

关键词:矿床成因;浅成低温热液型;柯鲁多河银金矿;大兴安岭

1 区域地质背景

欧宁河南铅锌矿位于额尔古纳地块、富克山-兴华变质基底杂岩呼源—盘古火山岩带,大兴安岭北部的新林Cu-Mo-Pb-Zn-Ag-Au-Fe成矿亚带、松合义矿集区内。德尔布干岩石圈断裂在该区呈北东向穿过,受其活动影响,晚侏罗—早白垩世火山岩浆活动强烈,形成北东向展布的呼中—二十二站等火山沉积—断陷盆地及火山岩。该区构造发育,而与火山机构有关的断裂构造、构造角砾岩带,层间破碎带和侵入接触带是控矿的主要构造。矿体的直接围岩多样,都是与岩浆活动有关的火山岩和侵入岩,而矿体直接围岩成矿组分含量相对同类岩为高。与侵入岩、火山岩及次火山岩有关的成矿热液流体沿断裂、裂隙迁移,在有利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多形成火山热液和中低温热液充填石英脉型银金或金矿床。

2 矿区地质

2.1地层

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为下白垩统白音高老组、下白垩统甘河组、第四纪全新统。

下白垩统白音高老组分布在矿区西部,呈北东向展布,面积较小,被下白垩统甘河组地层不整合覆盖。该组岩性主要为英安岩、英安质玻屑凝灰岩、英安质质岩屑凝灰角砾岩。

下白垩统甘河组地层在矿区大面积分布,该组在矿区内呈北西向展布,不整合覆盖在下白垩统白音高老组之上。岩性主要为玄武粗安岩、玄武安山岩、安山玄武质凝灰熔岩、玄武安山质岩屑凝灰角砾岩、安山岩、辉石安山岩、安山质岩屑凝灰角砾岩、安山质构造角砾岩。

2.2侵入岩

矿区内侵入岩不发育,主要有脉岩-石英钠长斑岩、英安玢岩。石英钠长斑岩、英安玢岩均为成矿后期侵入的脉岩,对银金矿(化)体具有破坏作用。

2.3构造

普查区构造比较复杂,以北东向、北西向断裂构造为主,北东向、北西向的断裂构造对地层和侵入岩的形态及矿产的分布控制作用较大。北西向构造是成矿热液活动的主要通道,是重要的导矿和容矿构造。

3 矿体特征

矿区共圈定18条银金矿(化)体,其中银金矿体5条、银金矿化体13条,位于矿区南部Ht-3土壤组合异常及ρa-04电阻率异常中,发育在甘河组硅化构造角砾岩、硅化安山岩中。矿(化)体的形态受硅化构造角砾岩带控制,多呈脉状分布,局部有分枝复合、收缩膨胀、尖灭再现现象,空间上呈脉状斜列产出。矿(化)体走向在140°~175°之间,倾向230°~265°,倾角60°~85°;控制长度在100~500m,控制厚度0.26~4.92m,控制斜深32~307m,其中主要矿体为Ⅰ-2、Ⅰ-9、Ⅰ-18号矿体。

Ⅰ-2 号矿体位于矿区南部硅化构造角砾岩带内,工程控制长度170m,平均真厚度2.33m,最大真厚度4.92m,36线控制矿体倾斜延深192m、40线控制矿体倾斜延深85m,呈脉状分布。Ag最高品位512.36×10-6,平均品位117.99×10-6; Au最高品位4.79×10-6;平均品位1.46×10-6。矿体赋存于石英脉及硅化构造角砾岩中,岩石具硅化、冰长石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

Ⅰ-9矿体位于矿区南部硅化构造角砾岩带内,工程控制长度300m,平均真厚度1.23m,最大真厚度2.0m,52线控制矿体倾斜延深165m、56线控制矿体倾斜延深288m,呈脉状分布。Ag最高品位528.01×10-6,平均品位86.17×10-6; Au最高品位5.26×10-6;平均品位1.22×10-6。矿体赋存于石英脉、硅化构造角砾岩及硅化安山岩中,岩石具硅化、冰长石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

Ⅰ-18 矿体位于普查区南部硅化构造角砾岩带内,矿体呈脉状分布,真厚度3米,Ag最高品位1248.00×10-6,平均品位542.75×10-6;Au最高品位10.50×10-6,平均品位3.89×10-6。矿体赋存于硅化构造角砾岩中,岩石具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

4 矿石特征

4.1矿石的矿物成分

矿石矿物:自然金、自然银;脉石矿物中的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褐铁矿等,非金属矿物有石英、长石、绿泥石、绿帘石、碳酸盐、绢云母等。

4.2矿物生成顺序

通过野外观察,并结合矿床构造、围岩蚀变、矿石特征及光、薄片鉴定结果,初步拟定该银金矿床矿物生成顺序如下:

黄铁矿化→石英→银金矿、金银矿→方解石→绢云母、绿泥石。

4.3矿石的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主要为隐晶质结构、斑状结构、碎裂结构等;以角砾状构造、网脉状构造为主、次为浸染状。

4.4矿石类型

矿石自然类型分为原生矿石和半氧化矿石及氧化矿石三种类型,以原生矿石类型为主。

矿石工业类型为硅化构造角砾岩型、含石英细网脉-网脉型及石英脉型。

4.5围岩蚀变

矿区围岩热液蚀变较强,主要发育在矿区南部的矿化蚀变构造角砾岩带中,受北西向构造控制,主要蚀变类型为硅化、冰长石化、黄铁矿化,其次为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绢云母化、高岭土化。其中硅化、冰长石化、黄铁矿化与金银矿化关系密切。

硅化:硅化是本区最重要的围岩蚀变,与金银矿化关系密切,具多期活动,是找矿的直接标志,大致可分为三期。

早期深灰色玉髓状石英:主要在安山岩、中性火山碎屑岩中出现,以均匀交代作用为主。

第二期乳白色隐晶质石英:形成的岩石比较致密。有少量黄铁矿出现,交代作用和石英细脉都发育。

第三期灰白色细粒状石英:主要在构造角砾岩中出现,该期硅化与银金矿化最为密切,常有较多的角砾及黄铁矿出现,为银金矿的主要成矿期,硅化强烈,黄铁矿呈集合体出现。

冰长石化:冰长石,主要在构造角砾岩中出现,系一种低温蚀变矿物,一般为不规则粒状,少量生成较晚,和石英伴生一起,呈细脉状产出。与金银矿化关系密切,是找矿的直接标志。

黄铁矿化:在矿区比较普遍,与成矿热液活动关系密切,主要出现在安山岩、玄武安山岩、安山质构造角砾岩、中性火山碎屑岩中,是一种近矿围岩蚀变。黄铁矿化大致分为三个期次:

第一期黄铁矿呈浸染状分布安山岩及中性火山碎屑岩中或以脉状充填在岩石裂隙中,晶型较好,颗粒较大,呈自形-半自形。

第二期黄铁矿呈星点状、集合体状分布在安山岩、玄武安山岩及其火山碎屑岩中,一般呈他形,粒径较小。

第三期黄铁矿呈集合体粉末状分布在构造角砾岩裂隙或空洞中,粒径小,肉眼难辨其晶型,该期黄铁矿与金银成矿关系最为密切。

5 矿床成因探讨

中生代本区由于受环太平洋构造域的影响,引发强烈火山岩浆活动,甘河期火山演化形成了白垩系后期的含矿热流体,携带了大量的Au、Ag等有用组分并汇合了渗入地下的大气降水,在上升迁移的过程中萃取了深部及围岩中的金、银等有用组份,逐渐演化成了富含硅质的成矿热液,在浅成中低温环境下,沿近南北向断裂构造与围岩发生蚀变、交代、富集成矿。由此推测本矿床主成矿期为早白垩世。矿床成因类型属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报告.2013.

[2]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总论.地质出版社.2014.

[3]黑龙江省区域地质调查所.黑龙江省1:25万中镇幅幅区域地质报告.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