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科技学校 湖北 丹江口 442701
[摘要] 中职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正处于走向成熟、成人的分水岭。了解并掌握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中职生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积极的道德品质,对于他们健康成长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 中职生 思想政治 道德教育
中职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正处于走向成熟、成为成人的分水岭。他们思想活跃,能够从周围环境中汲取营养,也容易为环境所左右。了解并掌握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中职生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和帮助他们形成积极、优良的道德品质,对于他们健康成长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中职生思想道德状况的基本特征
1、对未来有一定信心,但理想信念模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认知。
他们紧跟时代,视野开阔,思想活跃,兴趣广泛,自尊意识突出,成才愿望强烈,对自己的未来有一定的信心。但因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善于、不爱好、不喜欢学习,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系统全面学习理解和实践,未从理论层面丰富自己的思想,找不到能维持自己奋斗的信念。
2、大都有较强的进取精神,但对正确的价值取向缺乏认识。
他们对个人的人生价值目标的定位基本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有较强的进取精神,大多数学生能够注重不断学习,填补知识空白,重视专业选择,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有不少学生积极向党团组织靠拢,追求学业有成,有较强的进取意识。但其价值目标在社会大环境中容易出现反复和重构,重经济轻政治,重物质轻精神,重个性轻共性,重索取轻奉献,重结果轻过程,价值取向表现为多元化、实用化和个性化,还不能找到引导自己的正确的价值取向。
3、能够关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对社会的共同理想和主流的价值观念缺乏认同。
中国几千年积累下来的传统美德是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它与现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揉合在一起,形成了当代的社会风尚,大多数中职生能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关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对社会的共同理想和主流的价值观念缺乏认同。他们在做出某种价值判断时,往往以耳濡目染的事实为依据,对他们来说,艰苦奋斗精神的说服力、雷锋精神的号召力、见义勇为行为的影响力、实现共产主义的吸引力等都显得有些苍白,健康、积极向上社会风尚在他们心中还不能扎根。
4、比较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但对为国家服务和社会奉献的精神缺乏认可。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传统美德和现代公德的教育趋于弱化,大多数中职生过于实用功能,无论在人生目标的确定,还是学习方式、就业观念、生活方式等都深受市场导向的影响,十分务实,比较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相对缺乏为国家和社会的奉献精神。他们对社会基本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有一定的认知,对善恶、是非、美丑也有较强的识别能力,但在实践中存在“知行分离”的现象,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不一致,即存在道德意识增强而道德素养不高、正义感增强而正义行为缺乏的明显反差,社会责任感不足。
二、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思想道德教育认识的偏颇性。职业教育是适应大工业生产而兴起和发展的,旨在以适应社会需要,培养懂技术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职业教育的专业理论以“够用”为原则,强化学生的技能操作,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其就业竞争力,但缺陷也显而易见,即将理论“够用”的原则套用在思想道德教育上,从而弱化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显示出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上认识不够。
2、思想道德教育形式的表面性。目前,各地的思想道德教育形式,往往过多注重表现形式,停留在知识性的课堂讲授层面,学生为学习而学习,为应付考试而学习,更多地停留在“入耳”层面,没有很好地“入脑”、“入心”,也没有很好地将思想道德认知同工作、生活及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加之传统的教育手段方式过多地注重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缺乏创造思维和创新举措,导致工作拓展不够。
3、思想道德行为养成的被动性。思想道德习惯养成的形式、内容趋向组织化、行政化、命令式、强迫式、单一化、运动化,学生迫于组织者的压力而应付了事,没有形成持之以恒的工作、生活原则。由于运用行政动员方式过多,教育者列出条条框框,学生必须规规矩矩,什么要求都是“一刀切”,学生不做或没按要求做时自己不着急,反而让老师更着急,在增强中职生的吸引力、调动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上做得不够。
4、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对学生特殊群体如父母离异、家庭不和睦、留守学生的教育难度大。社会不良因素,如前些年的网吧、游戏厅建在学校周围(国家虽然明令禁止,但还有存在),未成年人随意进入,给学校教育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和阻力,好不容易做了一周的工作,进一夜网吧就什么都没有了,很难收到实际的效果。现在的学生依赖手机,沉迷于手机,成了手机的工具,国家也出台很多促进健康上网措施,效果也不很理想。
三、加强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总的原则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课程改革,着力提升课程的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和指导性,建立对接紧密、动态调整、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突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基础性。人的道德养成关键是从小要打好基础,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作为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者来说,要随时关注学生基本情况、学生思想状况、学生动向。从基础阶段入手,从最基础工作抓起,效果较好。在教育管理上,实施行为规范、文明礼貌、诚实守信、自律自控、学会感恩、遵章守纪等各个方面教育;在教学上,改革传统的德育课教学模式,选取关于习惯养成、理想信念、法律法规、就业创业、意志磨砺、职业规划等方面的课题,进行专题讲座,扩展教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2、突出思想道德教育方式的科学性。在社会迅速转型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他们接受的信息量大,思想灵活,想象丰富,视野开阔,思维前瞻,传统的“说教式”方式已难以适应形势发展和学生心理需求,思想道德教育要由灌输知识向发展能力转变,要由行政动员向主动接受转变,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要寓教育于活动、娱乐、课堂及其他工作中,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教育。以活动为载体,磨练意志品质,增强规范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行为的规范性和思想的先进性。
3、突出思想道德教育对象的层次性。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诉求、愿望和要求。工作中要针对不同的群体,形成不同的侧重点,让他们都能找到各自的追求目标。如对团干、优秀团员、学生会干部等先进分子,要强调“三观”、共产主义理念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普通学生,要以“三德”即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为基本内容,对学困生,要以“三规”即规矩、规范、规则,特别是行为规范为重点,增强针对性,提高有效性。
4、突出思想道德教育养成的实践性。实践出真知。引导学生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最根本的途径是实践,最有收获的也是实践。学校、家庭、社会、岗位形成一种联动机制,通过学校实践、家庭实践、社会实践和岗位实践等途径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认识自己的行为规范、文明程度和价值取向与国家倡导的道德文明保持一致,在实践中展示风采,认识不足,改正缺点,缩小差距。以社团组织为依托,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艺术教育活动,培养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品格。学生通过岗位实践,增强遵纪守法的观念,锻炼吃苦耐劳的意志,增进同学间的团结,认识社会对个人素质的要求,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提升职业信心。
中职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我们以热心、诚心、信心、耐心、爱心、恒心和强烈的事业心,常抓不懈,就一定能够开创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就一定能够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2.
2、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教职成[2004]14号文件,2004.10.
3、熊德明,中职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职教天地,2010.1.
4.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2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