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程故事中看见孩子——浅析课程故事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在课程故事中看见孩子——浅析课程故事的运用

冯艳霞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幼儿园   213161

摘要:幼儿教学是人生的启蒙阶段,是教育教学的第一道大门,因此其在幼儿的成长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包括教育过程、教育内容、教育效果等。在幼儿园进行学习生活的幼儿都只有几岁的年龄,理解力尚未完善,对知识的接受力低下。为此,幼儿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课程故事,来触发幼儿对于学习的积极性。课程故事本身的特点包括主题单纯、健康、向上、内容浅显易懂、情节生动有趣、形象富有特色,在故事中,幼儿通过了解、观察不同人物情节特点,能够激发自身丰富的、有层次的情感体验,既符合幼儿现有的单纯思维模式,也能开发幼儿新的认知领域,令幼儿更好地进行理解,使其接触教师创设的不同情景,同时对其身心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对幼儿园教学中课程故事的运用展开了简单论述。

关键词:课程故事;幼儿教学;实践运用

引言:幼儿课程故事教学是幼儿园目前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对幼儿的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独特价值和积极作用。故事作为一种以文字为载体的表达形式,在幼儿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教师要创设相应的情景,这有利于幼儿对简单文字的深刻理解。幼儿故事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一般比较典型,能够引导幼儿提高自身的基础表达能力,锻炼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思维力,培养其形成更好的认知和良好的品格。为此,幼儿园教育中,教师要认识到课程故事对培养幼儿的重要性,采取更多的有效措施开展课程故事教学。

一、幼儿园教学中课程故事教学的意义

1.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的年龄较小,对世界万物具有相当强的好奇心,爱玩爱闹,在进入幼儿园之后,可能会对相对陌生和拘束的环境感到不适应,并且其在封闭的教室中进行学习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足够的耐心来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的氛围,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挑起幼儿的兴趣,使其集中注意力,提高幼儿在教学当中的参与度。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故事中的角色、内容、情节,都能激起幼儿的探索欲、求知欲,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就有了更多的了解世界、了解故事、了解知识的机会,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活跃课堂氛围。

2.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幼儿的基本素养

在幼儿园进行学习的幼儿年龄偏小,以至于其心智发展并不成熟,其性格和认知的培养大部分取决于当前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课程故事教学可以将幼儿无法理解、不感兴趣的知识带到具体的课堂中,让幼儿从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故事中得到启发,促进幼儿的理解,同时避免其在上课时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因知识太过抽象而无法理解等问题。课程故事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可以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所以教师筛选的故事载体,应该是适合幼儿的神话故事、文学作品等,在向幼儿提供教学大纲里的内容的同时,辅助幼儿更好地了解现代社会生活和历史人文文化,拓展幼儿的知识面,有效提高其人文素养。并且在幼儿园学习之时,幼儿通过课程故事,可以培养一定的礼仪观念。通过故事传达行为准则,能够对幼儿形成健康的人格起到关键性的积极推动作用。

二、课程故事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1.选取优秀课程故事文本

提高课程故事教学的教学质量,首先教师要在筛选课程故事的时候,对综合教学的内容和效果进行评估,考虑课程背景、故事内涵、故事情节等几个方面的优缺点,进行严格的审查,要对幼儿良好品格的塑造起到积极作用。因此,故事本身蕴含的情感和内涵需要积极向上,主人公要具备一定的优秀品格,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幼儿产生影响。同时,由于幼儿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较差,幼儿的认知能力还没有和文本达到对等的程度,教师在引用故事作为教学文本的时候,要注意对故事的表现形式进行一定的改编,将复杂的语句进行一定的拆解,使其生动活泼、简单易懂、口语化和通俗化。同时文本能够拓宽幼儿的有限知识视域,使其更好地融入故事中的世界,接触到相关的丰富知识和风土人情,有助于幼儿初步建立正确而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广泛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一系列技术也拓展到教学领域来,幼儿园的教学设备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完善,园方和教师也日益重视对于多媒体等新型教学技术的设计和运用。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心较重,更喜欢课程中生动有趣的内容,也更喜欢新鲜的、不断变化的教学设计和呈现方式,而多媒体的呈现方式多样,教学富有趣味性,使用方式便捷,且普及度日益上升,技术也相当成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生硬的文字转化成音频、动画等幼儿更容易接受的表现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对幼儿的多种感官给予刺激,幼儿可以更好地倾听和观察故事教学内容,对其产生更深入的理解,深层挖掘故事内涵,。教师通过此类方式,可以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其探究欲、创造力更加旺盛。

3.让幼儿成为故事课堂教学的主体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一向是课堂的主体部分,这导致了幼儿的注意力低下,参与度低,进而对相应知识的理解也非常有限。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安排设计,使幼儿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将挑选好的故事变成小剧本,让幼儿在其中挑选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通过自己扮演剧本角色的形式,提高幼儿的课堂参与度,加深其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了解程度,提高其上课热情,同时锻炼幼儿的想象力,使其对故事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在此活动下,剧本故事也锻炼了幼儿基本的团队合作观念,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可以随时提出感到疑惑的问题,教师可以很好地参与到幼儿的思考过程中来,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也养成了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结语:幼儿园课程简单基础,课程故事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设计中,教师要对教学成果设置明确的目标,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课程故事学习中来,利用幼儿旺盛的求知欲,对故事中蕴藏的内涵进行自我探索,充分挖掘课程故事的教育意义和作用价值,用新奇的方式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课程故事教学模式的开展,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幼儿在逐渐适应课程模式后,开始享受上课的乐趣,能够提高其上课的积极性,促进其全面素质的发展,为幼儿健康人格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缪维缨.在课程故事实践中促进师幼共同成长[J].早期教育,2022,(52):36-38.

[2]江美杰.以课程故事促进幼儿自主游戏的深度学习[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22):158-160.

[3]林媛媛,丁雅蓉.幼儿园优秀课程故事的探索性特征及其实现[J].福建教育,2022,(42):17-20.

[4]邢译心.幼儿园课程故事的运用现状以及有效对策[J].家长,2022,(24):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