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房屋建筑的施工测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浅谈房屋建筑的施工测量

薛阔

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   224000

摘要:测量工作是整个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最复杂的工作之一,对工程建设的结构、等级、安全等起着非同寻常的影响,所以,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要重视和加强测量工作,并落到实处,确保建筑工程按照设计的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本文分析了房屋建筑工程测量存在的问题,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房屋建筑的施工测量技术。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测量问题技术

  在房屋建设中,施工测量发挥的作用是其他岗位无法相比的,施工测量作为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与其他岗位相辅相成,施工测量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因此,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建立以施工测量为主导的施工现场管理体制是有必要的,要按照施工测量流程进行过程控制,层层把关,充分发挥其作用。施工测量的工作质量为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奠定了基础。

    一、房屋建筑工程测量存在的问题

   根据多年来从事我市城市建设管理所掌握的情况看,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测量已明显不适应建筑业发展形势的需要。大多建筑施工企业对施工测量在现代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轻视施工测量工作的组织、管理和投入。

    1、测量人员素质较差且专业人员较少

部分建筑施工企业没有专业的施工测量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基本上都是由其他技术员(施工员) 兼职。这些缺乏专门训练的业余人员,对常规测量的仪器的性能、操作及测量方法都一知半解,根本不能胜任施工测量工作,也就无法保证施工测量的质量。

    2、测量仪器设备落后且数量不足

    有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没有足够的测量仪器,甚至不少施工企业没有测量仪器。在施工时由于测量仪器落后,严重影响了测量的精度。而且由于仪器不够,也影响施工的进度。

    3、测量仪器的操作不当且保修不到位

    一般来说,测量所用的仪器都属于精密仪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测量人员的水平有限,没有严格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操作,导致测量仪器的灵敏度降低。

    二、工程实例——房屋建筑的施工测量

    某实验大楼场地面积1 761m2,首层面积1 809m2,总建筑面积29 052m2,分主楼和裙房,主楼地下2 层,地上16 层,结构形式为全现浇框架一简体结构。建筑物檐高59.65m,总高度为65.40m ;室内外高差450mm,±0.000 相当于绝对标高51.70m。

主楼:基础为平板筏基,埋深-10.75m,c15 砼垫层100mm 厚,底板1 500mm 厚。一层、       二层、三层外轴线尺寸为41.16×43.96m,4 层~16 层外轴线尺寸为41.16×35.90m,内设四部电梯,两座楼梯。 裙房即地下环形车道,为旋转式坡道分上下层,共两座,坡度为i=9.12%,旋转外墙外半径10.46m,内墙内半径为5.74m,底板厚250mm,顶板厚250mm,墙厚260mm,出口设防倒塌棚架。

    1、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1)从场地的实际情况看,场地四周离建筑物在10m 以上,故对布设控制点无影响。由于汽车坡道后期施工(待主体结构完工后)、南侧场地做临设及材料堆放用,所以南北向控制点集中布设在北侧原有混凝土地面上,南侧只布设远向复核控制点,施工场地不受影响,东西向控制点布设在西侧,东侧设复核控点。

   (2)布设的控制点均引向四周永久建筑物或马路上,且要求通视,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轴线时或后视时均在观测范围之内。

   (3)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对楼层进行网状控制,兼顾±0.000以上施工,设置控制轴线1、6 轴,b(a 轴用于地下)、f 轴(g轴用于地下)及北侧汽车坡道过圆心的南北向、东西向为控制轴。

   (4)根据测绘院提供的bm1、bm2(西侧)及bm3(北侧)三点高程控制点数据(具体数据详见测绘成果资料)向建筑物四周引测固定高程控制点,东侧两个,南侧一个,距离基坑至少5m,且埋于冻土层0.5m以下。

   (5)控制点放样采用极坐标法,为便于复测,控制点的布置均成直线型。

   (6)所有控制点必须设专人保护,定期巡视,并且每月复核一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校核。

    2、轴线及各控制线的放样

    地面控制点布设完后,转角处线采用2″级电子经纬仪djd2进行复测。各控制线间距离采用红外测距仪dm-a5检测,经校核无误后进行施测。

    (1)基础施工轴线控制,直接采用基坑外控制桩两点通视直线投测法,向基础平台投测轴线,再按投测控制线引放其它细部施工控制线,且每次控制轴线的放样必须独立施测两次,经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

    (2)基础施工(即±0.000以下)采用悬吊钢尺法将标高导人护坡桩上,且基坑四周不低于四点,校核无误后方可引测其它控制标高点,必须两点以上后视且两后视点标高差在规定范围之内;

   (3)±0.000以上施工,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其它细部轴线;

   (4)±0.000以上高程传递,采用钢尺直接丈量法,若竖直方向有突出部分,不便于拉尺时,也同样采用悬吊钢尺法;

    (5)各层平面放出的细部小线,特别是柱、剪力墙的控制线必须校核无误,以便检查结构浇筑质量和以后的进一步施工;

    (6)二次结构施工以原有控制轴线为准,引放其它墙体、门窗洞口尺寸。外窗洞口,采用经纬仪投测,以费通控制线于外立面上,窗洞口标高的各层50 线控制且外立面水平弹出贯通控制线,周圈闭合,保证窗口位置正确,上下垂直,左右对称一致;

    3、施工时的各项限差和质量保证措施

    (1)为保证误差在允许限差以内,各种控制测量必须按《城市测量规范》执行,操作按规范进行,各项限差必须达到下列要求:

①控制轴线,轴线间互差大于20m,1/7 000 ( 相对误差) ;小于等于20m,±3对于轴线小于±3mm。

②各种结构控制线相对于轴线≤±3mm。

③标高小于±5mm。

④垂直度层高≤8mm,全高1/1 000 且不大于3mm。

(2)放样工作按下述要求进行

①仪器各项限差符合同级仪器限差要求。

②钢尺量距时,对悬空和倾斜测量应在满足限差要求的情况下考虑垂曲及倾斜改正。

③标高抄测时,采取独立施测两次去,其限差为±3mm,所有抄测应以水准点为后视。

④垂直度观测:若采取吊垂球时应在无风的情况下,如有风而不昨不采取吊垂球时,可将垂球置于水桶内。

    4、施工时的沉降观测与变形观测

    (1)建筑物自身的沉降观测

    ①应设计要求,本建筑物做沉降观测,要求在整个施工期间至沉降基本稳定止进行观测;

    ②本建筑物施工时沉降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

    ③沉降观测点设置:在主楼平面四角及每边中点各一个,平面中心设一个,地下室平面四角各设一个,用于沉降观测的水准点必须设在便于保护的地方;

    ④当浇筑基础垫层混凝土时,在垫层闰面位置埋设临时观测点,待稳固后及时进行观测;

    ⑤待基础结构施工完工后将原临地观测点移至该底板上埋设,并及时进行观测;

    ⑥直到±0.000时按平面布置埋设永久性观测点,每施工一层,附测一次,直至竣工;

    ⑦观测资料及时整理,并与土建专业技术人员一同分析成果。

    (2)护坡桩的位移观测

    ①在基坑开挖后,在护坡桩顶帽梁上布设变形点(变形点间隔10m左右)并在所坡桩基坑一侧500mm左右设置平行控制点线(即一点为置仪点,一点为后视点),用经纬仪视准线法,以各变形点的角度变化为依据进行观测,判别其变形位移量;

    ②基坑外观测用点必须设于永久性固定位置,且应深埋于冻土层下0.5m;

    ③变形点观浊频率为每月3次,雨雪后加测一次,直至地下工程完工为止;

   ④做好变形观测数据资料的整理,及时分析和处理成果。

    5、测量复核措施及资料的整改

    (1)外业记录采用统一格式,装订成册,回到内业及时整理并填写有关表格,并由不同人员将原始记录及有关表格进行复核,对于特殊测量要有技术总结和相关说明;

   (2)有高差作业或重大项目的要报请相关部门或上级单位复核并认可;

   (3)对各层放样轴线间距离等采用红外测距仪校核,达到准确无误;

   (4)所有测量资料统一编号,分类装订成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