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民族学院
[摘要] 本文以司徒·曲吉迥乃(四川甘孜德格人)为例,阐述18世纪藏族著名学者对周边民族文化的学习,同时向周边民族中传播藏民族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业起到推动性的作用。本文根据相关的资料可靠资料,阐述了司徒班钦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事迹,应具有一定的研究参考价值。
[关键词] 司徒·曲吉迥乃; 交往交流交融; 民族团结
前言
司徒·曲吉迥乃(1699-1774)广泛而全面学习藏族传承文化体系,打下了扎实的传统文化根基,同时吸收了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创立了举世闻名的“新噶玛噶则” 画派和“德体”书法等。18世纪,诸多学者中司徒班钦脱颖而出,他对藏族传统文化各学科领域的贡献得到了许许多多学者的敬佩和肯定,在藏族传统文化发展史上他的名号有一定的影响。
目前从国内来说,研究司徒·曲吉迥乃的相关材料有司徒自己撰写的著作14函,内容涉及五明,其主要著作或影响甚远的有《司徒文法》等。还有其弟子康珠丹比尼玛所笔记的《司徒随感录》、则旺根恰整理和撰写的《司徒传记和日记》、弟子噶托仁真泽旺诺布的《司徒密传》、图官·洛桑却吉尼玛的《宗教源流史》[1]及德格喇嘛古如培的《司徒传记甘露妙雨》等文献。
尤其1727年,司徒班钦在德格土司管家求炯罗珠的协助下正式建立八邦寺,并同时修了僧人居室,印经院,教室等具备了现代一所学校应具备的条件。这种办学模式本身对藏族传统文化就是一种贡献和推动,据记载:“司徒活佛把驻锡当此地起,不仅把噶玛丹萨寺在康区乃至整个藏区的影响转移到八邦寺。”[2]
一、司徒班钦生平评析
(一)出生之地
据司徒班钦的自传《司徒曲吉迥乃自传无垢玻璃镜》中记载:“我的族姓是所谓四大族姓[3]之一的‘祖’氏族。我的父亲做人正直,从不做恶业,一心奉行善事。经常不懈修唐东嘉布派长寿佛、趁吾派观世音心传、米吉多杰伏藏寂静莲花生和耳传桑乌玛等殊胜之法。我的大恩母亲亦系属大族姓“噶”与支系啊卓的后人,尤其是为德格王大臣噶拖巴的后代,她终身奉行善事,心地善良,她的尊名为察谷玛。于土兔年(1699)藏历十一月初七,太阳刚从东方的山顶慢慢升空之时,我降生在与嘎丹巴德夏、怕珠、噶玛拔希、向曲岭巴等诸班钦所诞生的地域接近之处,属传统所称为的大吐蕃之区的康地的四大荣之一,阿达荣之阿洛刚”。诞生后母亲立刻把司徒带到巴觉寺取名为公布忠,即意为护法神保护。为四兄弟中的长子。
他诞生的家庭很快具备了培养一位伟人的条件。即《司徒曲吉迥乃自传无垢玻璃镜》中记载:“当我三岁的时候,喇嘛根庆认为我是司徒的转世。并由拖康活佛把我的照片(指司徒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带到楚普的十一世大德之处。并且当时的缘起也相当好。”[4]这完全可以说明他所诞生的家世势力,亦可以知道他非同一般的门第。这对司徒各方面的发展和成就是有一定联系的。
经过以上的论述及探析,我们可以得知司徒的出身与家世是他一生能够在医学等各方面有巨大成就并在诸多学科上作出一番事业的重要缘故之一。
(二)学习经历
《司徒曲吉迥乃自传无垢玻璃镜》记载:“当我五岁时父亲教我认字,花了七天的时间,我就其本上可以拼读。从此用了六个月一直念诵《郎热授记经》”。《司徒传记》亦记载:“1706年,七岁,进入巴尔觉寺学习,完全掌握一切诵经。因俱生的天赋能显现加行与圆满之标。至尊叔叔伏藏班钦邓杜等预言为教主。永格弥吉多杰预言为掘藏师。在阿罗全知者前得赐《大黑、观世音及金刚亥母长寿》、《普明大日如来》、《不动佛》、《修法九尊嘉瓦甲措宝鬘》、掘藏师龙萨和邓杜的所有文集法传承和学习”。[5]
1707年,即司徒班钦8岁时,第八世噶玛巴红帽给他取名为司徒曲吉琼乃成列根恰益西让波。并由噶玛巴等做了长久住世祈愿仪轨。同时当时德格桑吉丹巴把上一世寄放的物品等归还了司徒自己。这说明司徒已经正式地继承了前一司徒的伟大事业,他的责任亦显得沉重得多。1712年,13岁,第一次前往西藏,翌年的藏历正月十五在八世噶玛巴红帽巴庆曲吉邓珠前受圆戒居士戒,赐名为噶玛丹比尼谢祖拉曲吉囊瓦,传赐唐东嘉布长寿灌顶。三月中旬,嘎旺主持进行坐宝床典礼、加冕、归献上世金玺和法器。此后,司徒·曲吉迥乃在噶玛巴向曲多杰、第八世噶玛巴班钦、智火等诸多老师前,先后听取《大手印》、《那若六法》、《时轮金刚》、《胜乐》、《密集三金刚》等噶举派的代表性经典及其他文化经典著作,还学习了坛城的造法等知识。
除了学习传统的理论典籍以外,司徒积极吸收和学习传承各种文化,特别是藏文书法等本不属于藏族传统学科中有些宝贵文化,即不包含于以萨加班智达等学者划分的 “十明”学科中的某些文化。如果按照传统的学科分类法,书法应该是属于大五明的工巧明的一个小分支,因此,以精通大小共十明为治学最高目标的藏族学者自然把书法作为学识功底加以研习。但在这里跟工巧明分开来单独讨论的原因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突出司徒·曲吉迥乃的贡献而已。藏族古人有“不懂书法,犹如有胆无手的战士”之类的谚语。藏文字体一般包括有正、行、草三体,当然有更细的分类,书写每个字体的笔都各有讲究,每个字体特点极其突出。
关于司徒·曲吉迥乃新创“德格体”或“德体”的过程,据资料记载,司徒任德格《甘珠尔》雕刻编审,开始筹划编辑和雕刻工作。正如著名藏学家土登尼玛说:“为了消除世间一切疾病的大志大愿,开始雕刻至尊佛陀的教言,由第二个吞米司徒·班钦负责编审、鉴定,司徒招集康巴、安多、西藏三区的许多书法家,作培训指导,并吸收噶举噶则和噶丹则萨的优点,新创了独立的正书和行书,以它的内涵上取名为‘德则’和从它新创的地域为取名叫‘德格则’。”[6]司徒招集起来统一培训、指导而产生的“德则”是,用来雕刻国内外流传的德格《甘珠尔》的,这一字体具有优雅、立体感等独特的风格。“德则”在康区为中心得到了很好的使用,不管是康区的哪一所寺院,只要有书法课程的地方,都良好地传承了德则,德则可以说是司徒对工巧明领域的又一个巨大贡献和影响。
同样,翻译这门课程也在传统的学科分类而言,不是专门的一门学科,但在不同时代的文化背景和民族交往的过程中翻译起到作用是不可磨灭的。因此,司徒班钦也顺着时代潮流积极学习了梵文、中文等其他民族的优秀语言文字。同时,司徒班钦积极翻译、修改了《中医天花病疗法》、《声明学·集分论梵藏对照》、雄东·多杰坚赞翻译的《诗境》和《旃陀罗波字经》、《词藻学·甘露藏》、布顿翻译的《大威德续》等;司徒班钦自己独立翻译的有《吉祥大黑续》、《历算宝珠鬘》、《历算速知》、《声明学·巴里巴声释》、《金刚手坛城仪轨》等。 这些翻译和重校的都是藏族文化成份不可缺少部分,因此司徒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贡献也显而易见。
另外,18世纪恰好又是藏族医学史上又是空前发展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南派藏医的核心人物是藏地著名医学班钦杜玛·格西丹真彭措。据记载,杜玛·格西,他的著作内容有哲学、声明学、工巧明、天文历算等,特别是医学方面的佳作有《治病伏魔药物功能直讲·无垢晶球》、《甘露药物名称功能详解·无垢金鬘》、《实用医学选集·大日光仓》、《灸决镜鉴》、《医学要义明解》等。司徒·曲吉迥乃一心一意在杜玛·格西前研习藏医,并以优异的成绩成为南派藏医的代表性学者之一。加之,司徒班钦在南诏土司府学习中医,并在中医里讲的天花病医治方面等翻译藏文,可以说对藏医锦上添花。也对藏地与周边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交融有着建设性的贡献。
二、司徒班钦的周游事迹
于1729年与佳达罗叶相见。因这位朋友的邀请,九月一日启程前往丽江。首先抵达冉恰寺,受到维西老百姓的隆重接待。仲巴殷勤邀请到盏乃囊,一路受到老百姓的隆重接待。随后抵达中甸,这里的村民前来接见、听课;给当地村民讲授了《大印愿疏》,并为他们绘制六庄严唐卡和给占唐桑吉绘画几幅唐卡。九月二十四日朝鸡足山的大日如来殿,至发光色,为此地的人民讲授了不少课程。在安放饮光尊者法体的岩窟处虔诚祈祷,出现白色彩虹,考察此方的诸圣地。这一期间,司徒班钦一边讲学,一边学习汉文。后来他把南诏国王写的《度母赞》译成藏文。受到丽江地方老百姓的热心接待和丰厚礼品。
1738年,司徒班钦为了民族团结和民族文化交流,第二次前往丽江讲学。丽江木氏土司亲自前来迎接,他先后在中甸、德庆、维西、怒江等地进行了讲学,与木氏土司多次商议创建文峰寺等事宜。在司徒班钦的具体指示下,开始建造了历时五年的“桑昂迦查林”(文峰寺),制定了茶布寺和维西、德庆等地区的学习制度和课程计划。因为司徒班钦热心传播民族文化和积极致力于民族文化交流事业,在丽江一带地区掀起了民族文化交融的热潮。
1742年司徒继续撰写了他的著名语言学专著《司徒文法注释》和辞藻学《甘露藏义疏》。此后他前往拉龙地方,接见察阔王子及其侍从三百多人。之后,前往甘孜县的大金寺和赴朱倭宫,给炉霍朱倭头人传授了文化知识。次后前往色达的格彭、东萨、阿倭等部落。向毗那夜迦护法神山或格萨尔大系部落的珠日神山供上煨桑和朵玛等习俗文化。
1743年,司徒班钦与丹巴梭磨、阿坝卓克基土司、党坝土司等相见并为他们进行了讲授文化知识。同年三月五日,筹备和规划了在宇托地方建立私立学校的工作,该学校成为多柯一带(青海班玛县与阿坝壤塘县中间一带)老百姓学习的主要场所。
1744年,司徒班钦前往占唐寺、拉宗茶格寺讲学,举办了大型的传授法会,当时前来听司徒·曲吉迥乃讲学的情景有这样的记载:“来自四面八方的老百姓犹如蜂拥而至”。 在藏地,每一位伟大学者每一年都会定期一个人独自学习,司徒班钦也不例外。正如每年的计划一样,1745年新年的初八起,他开始独自一个人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一段时间后,受到德格土司臣的厚礼,随后司徒为了学习再次前往拉萨,顺路于噶玛寺、木易寺、囊谦寺等很多寺院和村寨进行了学习、讲学。在此期间他翻译了《七字明修法》和《赎命》一书。十一月份,在拉萨楚普初次拜见第十三世噶玛巴都邓多杰。[7]向噶玛巴、智火、华吾传授讲解了《卡雪文集》、《大印梵文版》、《内明》、《心气无二讲义》、《六法熔金同步册》、《三身讲解》、让雄巴的《大印》、《六法甘露水藏》、《甘露精》、《塔波文集》、《解脱经》、《五轮传承》、《旺修多吉大印三详略讲义》、《百种本生传传承》、《金厄瓦文集》等重要经典。
1746年,司徒向第十三世噶玛巴黑帽讲课、分析了诸多典籍的内容。1748年,司徒班钦开始步行前往尼泊尔,抵达尼泊尔后,得到尼泊尔广大人们的隆重迎接。他特别考察了很多古印度班智达(学者)桑噶阿杂亚住宿的很多山洞和传统的讲学之地等。此后,他到了尼泊尔夏蓉卡雪塔,与仁真庆莫一起储备、指挥、计划、安排、修缮已经老化的有些文物遗迹具体工作。[8]此年与仁真庆莫班钦围绕历史等进行了长时间的探讨、交流。也探讨了各种“见”之学说。最后,仁真庆莫班钦建议司徒能秉持“他空”之见。不久后, 扬布王前来殷勤迎接。接着,他开始翻译天成佛塔(夏蓉卡雪)略志。当地大学者班智达嘎希娜它等前来拜访和交流。同时,对竣工的天成佛塔(夏蓉卡雪)进行了隆重的开光和庆祝仪式。天成佛塔(夏蓉卡雪)对尼泊尔人来说,有重大意义,因为“居住在北尼山区、中尼和东尼的塔芒人、马喜人、苏思瓦尔人、拉伊人、林布人、古隆人、菩提亚人、塔西卡人和谢尔巴人等大部分信奉西藏佛教” ,是他们的精神标志。
四月份他抵达定日一带地区,当时仁布县一带的大部分人们被染上天花病魔,司徒为消除这一病魔,作了许多法事仪轨,并且专门写了著名的《疗治天花》一书。之后,前往羊八井,拜见红帽噶玛巴,并向噶玛巴夏玛等传授《陀罗尼集》等。这一时间段,他重新翻译和校对布顿仁波切曾译过的《大威德续》,同时翻译了《甘露藏》(辞藻学)和撰写了《噶举金鬘》一书,还受鲁党堪布之托,写了《读梵法》 和《那杂咒义》。
1749年,司徒班钦依照医典,对水银净垢去毒,正确烧炼,以水银炼粉,与仁钦丸相和配研制了甘露珠珍贵药丸。1750年,他的母亲去世,母亲去世对他造成了一定的悲伤,但这一悲伤并没有丝毫影响他的事业。这一年给其著名弟子则旺根恰初次传授了知识,并奉令前往嘉绒地区担任察科土司的参谋师。1751年,他于八邦寺给大学者康珠讲授了声明学《月八戒论》中的几何图像和辞藻学《甘露藏》等重要文化课程。1756年,他于德格章拖(岗托)罗布哲宫中进行了热囊掘藏的《密集丸宝瓶修》之大实践方法,收集“德格成就丸”、“七生肉”等藏医药物,炼制了许多珍贵药丸。不久之后,他将语言学的经典《动词之疏》、《历算速知》、《热娜马啦》等译成藏文,同时,也翻译了《声律学·土曲诠释》等著名经典。
1757年,司徒班钦与嘎旺仁波切一起前往果且乃多寺,在此地细心研究了梵文版《普贤菩萨行愿王经》、《心经》等文献资料。之后前往禅古寺,并对这里广大学子讲授课程。之后抵达苏莽学校,给学生们讲授了很多传统意义上的重要课程。翌年的藏历7月初一,依传统手艺技巧对金汁所写的《甘珠尔》进行了审核、校对。不久之后,他又一次开始前往丽江等地。经今天的芒康第三次前往滇西北地区。此年,应邀前往云南德钦、得荣、乡城、稻城、义敦、巴塘、理塘、新龙等,向广大学子传授知识、教敕、随许等以及给群众传授了很多做人的品德教育。
1762年,司徒第五次前往拉萨,于昌都受到昌都大人及其管家的殷切地接待。应邀前往那曲、羊八井等。次后,由庄严的马队和僧队迎入楚普寺,并给噶玛巴等大学者讲授一些重要课程。抵达拉萨后,受到当时地方政府的秘书夏忠和多仁等高官的热诚迎接。在孜雪受到班禅班钦的邀请接待,并与班钦探讨了哲学、医学等学术问题。1764年,他开始撰写《俱舍论》诠释,给康珠讲解了《诗境》和《俱舍论》等重要的传统文化课程。次年,前往昌都章拖地方 ,依照医典配制了“水银炼粉”等藏医珍贵药品。司徒曲吉迥乃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而编著了《水银烧洗记》及《司徒慧眼实践》等经典医书,这些医学著作目前已是我国医学中的珍贵医典。同一年他还对自己翻译的《天文历算宝珠鬘》和《速知》两本经典作了校对。铁兔年,他完成了《龙陀罗尼》、《胜乐赞》的翻译,同年接着翻译了《妙音疏·具明》和校对诗境梵语本等重要工作。
总之,为了文化交融与传播,司徒·曲吉迥乃一生三次抵达云南丽江地区讲学和学习其他民族同胞的语言文化的经历。司徒曲吉迥乃可谓一位民族文化交融者的典范学者,他以开阔的眼界和包容的思想,将18世纪的民族文化交融事业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康巴文化研究中心2022年度一般项目(项目名称: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南派藏医——以德格司徒班钦功绩为例,项目编号:KBYJ2022B018)之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噶玛降村主编著:八邦寺志(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10
2. 策旺多杰仁真: 德格土司传(藏文).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年9月第一版
3. 杜继文主编:佛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四月第一版
4.郭须·扎巴军乃、嘉娃罗桑开珠:雪域历代名人词典.甘肃民族
出版出版,1992年12月第一版
作者简介:索朗桑格,四川民族学院藏学学院讲师。(四川康定,邮编:626001)
[1] 图官·洛桑却吉尼玛:《宗教源流史》[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84年。
[2] 杨环:噶玛噶孜画派的传承与变迁—以德格八邦寺为中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第196期,45页。
[3] 藏族文献记载有几种氏族,这里所谓的四大祖为:色、木、冬、祖。
[4] 司徒:《司徒文集》[M],八邦寺木刻版,存于八邦寺,30页。
[6]转引自:根秋凳子:藏族传统美术概论.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二版,159页。
[7] 藏汉佛学词典解释为:佛教所用的一种供品。
[8] 指夏蓉卡雪塔,藏文为:བྱ་རུང་ཁ་ཤོ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