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喀什分院 844800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培养学校学生成长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青年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他们的价值观是否积极向上,直接关乎民族的未来。培养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院校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新时代培养院校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入手,分析培养院校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问题,提出培养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最后探究新时代培养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
关键词:新时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一位学生应该牢固树立的精神内核与坚定执行的行为准则。特别是在职业教育法施行的背景下,对于新时代的院校学生,更应该引导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成长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院校学生如何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牢记于心"转化为"落实于行",需要学校充分借助校园文化建设为宣传教育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院校校园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院校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于他们的行动自觉。
一、全面打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氛围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平台,是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保障措施,打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校园文化氛围,创新传统的宣传教育形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景、活动等进行氛围营造,让学生在沉浸式的体验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常态化开展相关主题活动,保证校园文化的建设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践行者,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文化是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风向标,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思想理念,爱国精神、法制观念、敬业精神等,在不同专业学生群体中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应有侧重,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层分类融入相应的校园文化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充要条件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文化建设。传播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帮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践行。
三、积极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丰富和创新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见行的重要手段。在内容上,成立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师团,讲师团成员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深入学习研究,精心备课备讲,面向学生开展专题宣讲,分层分类,引经据典,深入解读,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邀请道德模范等新时代人物进校园,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引领学生价值取向;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系统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容融入专业课程。在形式上,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团课、主题日活动、党课和主题日活动。制定校园文明公约,倡导文明行为践行;组建校园文明行为志愿者队伍,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文明人、共创文明校园;深耕翔宇文化,选树推荐身边好人、"践行周恩来同志身上体现的崇高精神品质"模范团队,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校园文明风尚和良好行为规范,提高校园文明程度;加强"节约型校园"宣传,开展"反对浪费,崇尚节约"文明行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开展烈士陵园祭扫、红色教育基地学习考察活动;选树先进典型,举办红色故事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利用主题班会、素质讲座、升旗仪式、新生入学教育等多种渠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化、常态化。传播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帮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践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是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的生力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是培养这支生力军的重要手段。发现校园文化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成效主要载体,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规划中的位置、全面打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在教师队伍中常态化开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可行机制。本研究为校园文化建设增添了新思路,为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路径及其他院校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模式提供一定的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王伟.习近平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述的应用研究——以在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的应用为例[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6):166-168.
[2]王亮亮,程昆,罗金凤.职业道德视域下院校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探索——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类专业为例[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22(4):31-3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