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孩子负面行为的正面动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探寻孩子负面行为的正面动机

李梅

沛县实验学校

魏书生先生曾说过这么一句话:“走入学生的心灵中去,你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我都会在那里得到答案。”家庭是生命成长的中心,是人生永远离不开的场所。家校共育是连接家庭与学校的纽带,在爱与被爱中孩子学会爱,在付出与接受中孩子学会感恩。孩子的每个行为的背后都可以找到能让我们接受的正面动机。

一、初次接触  与众不同

在2020——2021学年度我任教六年级(21)班语文兼班主任。把这群小可爱从操场领会教室后,按照惯例我按照高矮个给他们排位子,接下来就是组建班委会。由于我们互相不熟悉,因此我让他们“毛遂自荐”并说明胜任的理由。孩子们都在位子上呆呆地坐着,没有一个“毛遂自荐”的。这时一个说话瓮声瓮气的男孩打破此时的尴尬局面。他表现特别积极,看似能力特别强,既愿意干班长又愿意干劳动委员,还可以当课代表(我顿时对他刮目相看)。让其陈述理由,他却支支吾吾半天也表达不清(这又让我心升疑虑)。有个学生脱口而出:“老师,我五年级就跟小叶子在一个班级。他有精神病,老师,你别听他胡说。”其他学生也随声附和:“是的,他有神经病。”看到小叶子黯然的神色,我呵斥他们:“小叶子热爱班级,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工作,老师非常感谢他。”初次接触就感觉这孩子“与众不同”。

课后多次找他聊天,我发现这个孩子的确有点问题,他天马行空地乱说,“我去小区超市买东西有人劫持我,校园有人跟踪我 ……”

二、诡异行动  探寻动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叶子的怪异行为也多了起来。

(一)冒充优生  微信聊天

某个午餐时间,同办公室的老师都去食堂就餐了,我晚去了一会,这时有两位“不速之客”到访。“请问六(21)班的班主任在吗?”其中一位女教师彬彬有礼地问。我一脸愕然:“我就是。”她向我讲述了一件怪事:“有个声音又粗又沙哑的男孩冒充七年级一班学习成绩最好的孩子给我打电话,并申请加微信好友。成为微信好友后,他主动与我聊天,聊着聊着我就发觉不对劲,打电话给我班学生核实情况,那位学生否认这种行为。于是我就把他拉黑了。他不能通过微信聊天,就在深夜打电话骚扰我。我忍无可忍就通过其他方法找到是你们班的小叶子。”我当着两位老师的面联系了小叶子的爸爸,通过他爸证实了老师提供的手机号码是孩子奶奶的。我把情况给他爸说了,他答应回家好好跟孩子谈谈,并向老师道歉,保证今后孩子不会再给她打电话。

事情看似平息了,但好奇心驱使我想了解孩子做这件事的动机。于是我就利用午休时间,把小叶子带到一处僻静的地方,问他事情的原因。他说:“我喜欢七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她年轻漂亮。”我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作为学生对老师有好感很正常,但你不能影响老师的工作与生活,再说她也不任咱们班级的课,人家是初中部的老师。”(我校是九年一贯制)他立即向我保证不再给那个老师打电话。看着孩子满脸的稚气,我的怨气顿时减了大半。心想:这孩子从此可就能踏踏实实学习了。

1.个别谈话  了解家事

我发现这孩子整天心事重重,不与班级其他孩子交往,课间休息时经常窜到其他楼层,课堂上也不专心听讲,任课教师若管他,他就跟老师顶嘴,甚至逃课……我多次找他谈心。刚开始他对我心存戒备,总是含糊回答我的问题。看他这种态度,干脆我就不问他问题了,只关注他的冷暖吃喝等。这样数十次后,他终于向我敞开心扉:“我父母离婚,爸爸是我的监护人,想妈妈的时候爸爸还不让去。爸爸是一位煤矿工人,天天上班,下班就沉迷于游戏,我平时的生活都是爷爷奶奶照顾。一放学爷爷就让我写作业,写完老师布置的再写爷爷布置的,若不小心做错了题目,爷爷就讽刺我、挖苦我,说我大笨蛋,我妈也是大笨蛋……。”

听了孩子的话,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他几次都央求我带他回家。孩子在家里得不到温暖,爷爷把他当成学习的机器,爸爸上班见不到,回家就是玩游戏。这样的家庭氛围莫说是一个孩子,就是我们成年人也会感觉压抑。

2.家访路上  欢声笑语

针对孩子的情况,我决定陪孩子一起回家,他非常高兴。一路上滔滔不绝地给我讲了一些他小时候的趣事,看着孩子开心的模样,我知道这曾经也是在爸爸妈妈爱的滋润下成长的(宝ᴗ宝)。我不由地拉起了他的小手,我们就这样有说有笑地飘到他家。在家里我与他爷爷谈了好久,打消了爷爷的顾虑(担心孙子落下功课),爷爷答应每天照顾好孙子的饮食起居,有空就陪他运动,管好自己的儿子下班不玩游戏。

帮小叶子做好爷爷的思想工作后,我感觉这下他总该老老实实地学习了吧。但多年的班主任直觉告诉我,不会这么简单,于是我每天都关注着这个“小炸弹”。

(二)冒充家长  接近老师

在一个晚饭时间,我接到学校德育处王主任的电话:你班的小叶子冒充三(4)班学生家长给老师打电话询问学生的情况,数次后班主任发现了端倪,迅速联系该学生的家长。家长说最近没和老师沟通过孩子的情况,情急之下家长报了警,派出所查到了你们班的小叶子,并通知了他家长去派出所做笔录。

难道这家伙又“故伎重演”,我的疑虑又在心里升腾。

我利用课间问小叶子为什么冒充小麦穗的家长,他的回答让我啼笑皆非:“我喜欢三(4)班的赵老师,想听到她的声音。”

1.渴望母爱  引起关注

这孩子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对赵老师有好感,千方百计的想与赵老师接触。这难道就是他此次的动机吗?联系前次的事件,我发现他所关注的都是年轻温柔的女性,说明孩子渴望母爱,渴望得到母亲的关爱(他曾经告诉我:他妈妈又年轻又漂亮)。

于是我就给他妈联系。他妈把他们夫妻之间的是非恩怨讲了一遍。从中我体会到一个母亲的无奈与无助。妈妈虽然不能每天陪着孩子成长,而对孩子的爱从没减少:每个周末都打电话要去接孩子,可孩子的爷爷、奶奶、爸爸以各种理由拒绝。换季的时候给孩子买衣物,节日的时候买礼物……听妈妈的意思,她想为了孩子回归家庭。

2.主动出击  劝和二人

看看整天闷闷不乐的孩子,我决定为他们做点什么。

我来到小叶子爸爸的单位,我以小叶子为“诱饵”,拿出孩子给妈妈写的诗,给妈妈准备的贺卡……在“证据”面前爸爸认识到自己的粗心,知道了孩子的心声,真正明白了孩子在家的种种怪异行为。我趁热打铁:为了孩子每天能见到妈,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孩子妈妈愿与你重归与好,这是孩子最大的心愿。小叶子的爸爸同意考虑一下。

爸爸的态度让我看到了希望,我又马上与小叶子的妈妈联系,让她好好与孩子爸爸谈,以孩子为中心谈,谈孩子的成长,谈孩子的教育,谈孩子的心愿……

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再加上我坚持不懈地努力,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小叶子妈妈发来一条微信:他们复婚了,要带孩子去旅游,孩子特别开心,非常感谢老师的帮助和照顾。

看着这条信息,我真心为小叶子开心,他终于能和其他孩子一样,既有爸爸疼又有妈妈爱。

三、心有阳光   光芒四射

事情已经过去2年了,小叶子现在已经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了,他有时间就给我通电话,告诉我他的近况:爸爸妈妈买了新房,我们搬了新家,我还有了小妹妹。最近学习成绩进步了,老师都表扬我了……小叶子为我带来了一个个充满阳光雨露的春的气息。

小叶子现在能这样充满活力的生活、学习我感觉很欣慰,孩子再也不会做出那些诡异的行动。探寻孩子不良行为的正面动机,这样我们的教育生活会更有意义。师生关系会更融洽更和谐。

想想以前沉默寡言的小叶子,再看看现在谈笑风生的小叶子,爱与被爱让他成长。拥有一个完整的家,是小叶子最大的心愿。孩子在父母爱的沐浴下一定会阳光快乐的成长。家校沟通让我找到了教育的“秘诀”——寻找负面行为的正面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