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长制”在耕地保护中的应用实际及问题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田长制”在耕地保护中的应用实际及问题探索

             ,黄晖军

钦州市钦北区大垌镇人民政府     535000

摘要:我国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耕地资源是粮食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耕地不仅具有保障粮食安全的生产功能,还具有调节气候、水土保持、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固碳制氧等生态功能。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耕地的粮食生产必须协调生态环境的保护,良好的生态条件是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基础。近年来,我国提出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但相比于耕地保护的数量管控和质量管理,我国耕地生态管护工作起步较晚且基础薄弱,耕地生态的内涵还比较模糊,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来保证耕地占补平衡,引发农药与化肥过量使用、水土流失加剧、土地退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新问题,让耕地保护政策的绩效大打折扣。因此,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高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助力国家藏粮于地战略实施,亟待落实耕地生态管护措施,以增强耕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效防止耕地退化和过度利用,确保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本文在阐述我国耕地生态管护内涵和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耕地生态管护方面的有益探索与实践,剖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耕地生态管护制度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田长制”;耕地保护;应用实际;问题探索

引言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经营主体根据生产需要提出申请,做好设计,负责实施,由政府审核、验收,并对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动态监测,根据动态监测地力保护和提升的成效进行奖补。耕地的核心是产能,其本质是一个半自然生态系统。自然条件是耕地具备生产力的基础。耕地与生活在其中的地上地下生物群落、分布在其周围的林草等生物、作用其上的水分与阳光以及对其进行农业活动的人类共同构成了耕地系统。即:耕地是在遵循自然生态系统运行规律的前提下,加上必要的人工投入与基础设施配套,辅以各类生产活动而形成的生命综合体。一方面,光温水土的不同组合决定了耕地资源在不同区域上的自然性差异,忽视要素差异谈耕地资源是缺乏常识的;另一方面,过度强调耕地的人工性会导致对人工投入的过度依赖,破坏耕地系统而产生新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需要以自然资源观、系统整体观认知耕地,将耕地资源保护的核心建立在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生态环境等自然要素的综合保护之上,确保耕地系统的可持续运行和周年生产力的相对稳定,确保耕地资源不会因种植状况和人为管理的改变而变化。

1“田长制”存在的问题

1.1耕地保护内涵界定不清

一方面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标准不一,在对耕地状况进行监督评价时,“田长”会存在不能确定使用哪种评价体系的问题,造成监管模糊混乱。另一方面,在“田长制”实施过程中,须对“非农化”“非粮化”行为进行认定,对可能引起的耕地破坏的类型及程度进行鉴定,而“田长制”在执行时,往往是行政村负责落地,甚至是农户自身担任“田长”,对这些鉴定政策了解不够全面,造成监管工作推进困难。再加上本底数据动态变化,基本农田调整补划信息不及时,若最基层“田长”未及时接收到信息,就会造成监督工作中的疏漏。

1.2协调难度大

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耕地在生产过程中保障其生产功能的同时应保障其生态功能,但在实际耕地保护过程中,保护与发展问题一直困扰耕地保护进程,同时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投入大、效益低等特点致使耕地生产效益不显著,耕地保护效益并未得到有效巩固。例如国家实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有力地促进了耕地数量动态平衡,但由于种粮效益低与风险大,种粮大户数量减少,农民更愿意进城务工,导致耕地抛荒、撂荒现象严重,耕地既没发挥出生产功能又没较好地实现其生态功能。

2进一步完善“田长制”的建议

2.1研发耕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价技术

健康的耕地生态系统是一个能持续发挥稳定功能,充分保障生物生产、环境质量和动植物以及人类健康的系统。耕地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生物多样性息息相关,尤其是耕地土壤生物不能忽视。土壤中微生物资源最为丰富,每克土壤中存在着数以亿计的微生物,探索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功能也一直被认为是生态科学或者土地科学研究的前沿。有研究表明,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着耕地系统的多功能性,其中关键物种和功能基因的丰富度成正比。即:关键物种在功能基因的发挥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土壤生物直接影响到土壤的结构,以及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当前耕地生物多样性面临诸多挑战,包括耕地系统长期种植单种作物带来的病虫害及连种障碍,长期高强度的农业耕作带来的自然生境破坏,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的叠加效应导致的真菌、植物病害爆发等,这些问题直接导致耕地生物多样性降低,损害耕地健康。

2.2掌握休耕地利用及管理动态

首先,应调查摸底确定休耕区域,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农户等形式,全面掌握群众休耕意愿和耕地现状、农用机械配套等情况,按照不减少耕地、不削弱生产力的要求,以建制村为单位,通过适当集中连片的方式,精准落实休耕区域和地块。其次,应反复论证制定方案,充分听取专家、驻村干部、村组干部、村民代表意见,全面梳理休耕区域、技术模式、补助程序和保障措施,以确定工作方案。最后,应分类计算核定成本,如对拟休耕区域要事先测验其地力完全改善需要投入的资金量、有机肥施用效果及其成本核算等。

2.3挖掘可耕地潜力,保护高质量耕地

本体角度即是从耕地自身出发实现耕地保护转型。提高粮食安全韧性就是要提高粮食抵抗外界风险的能力,确保足够数量的耕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条件。因此,在保障耕地数量的同时应确保其空间生产适宜性,保护提升耕地生态环境。可行路径有:1)跳出耕地保护只保护现状耕地的思维误区。耕地保护应该保护具有耕作能力或者耕作潜能的土地,即可耕地,避免耕地“上山下滩”等乱象,真正实现耕地宜耕,对于现状不是耕地的可耕地应保障其耕作能力不降低,突发粮食危机时能迅速投入生产,实现粮食自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优化耕地保护红线划定方法。已划定的耕地保护红线内的耕地质量参差不齐,特别是占补平衡政策实施后,出现大量耕地红线上山下滩等现象,耕地质量得不到保障。可耕地是抛开现状耕地确定的,依据可耕地空间分布划定耕地保护红线,有助于优化现有耕地保护红线。3)提升耕地空间适宜性。以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为契机,优化耕地空间格局,综合光温水土等气候条件和农业基础设施条件等,筛选出优质耕地,良种良田相结合,发挥农田碳汇作用。同时,对的确不适宜耕种的耕地适度退耕,发挥其生态效益。

结语

对实施耕地生态管护成效显著的耕地分类设定耕地生态产品认定标准,对耕地生态农副产品进行生态认证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研究制定耕地生态系统碳汇项目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相关规则,逐步提高耕地生态系统碳汇交易量,提升土地使用者实施耕地生态管护的意愿。

参考文献

[1]王梅,陈思,郑昂.耕地生产与生态功能协同保护的国际经验启示[J].国土资源情报,2020(7):36-42.

[2]刘利花,张丙昕,刘向华.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双视角下中国省域耕地保护补偿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20,36(19):25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