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孟连县种子管理站
摘要: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水稻栽培历史,在长时间的栽培与发展中,我国积累了丰富的水稻种植经验与多元化的水稻种植技术,但尽管如此,我国的水稻栽培技术还不是高度完善,水稻栽培技术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实际,运用文献法、调查法等对水稻栽培技术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提高水稻种植效益展开探究,提出相关观点,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问题;措施
水稻是重要经济性作物,水稻的丰产丰收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快速发展,水稻种植技术也不断进步,但与此同时,水稻种植技术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下面联系实际,对水稻种植技术存在问题做具体分析。
1水稻栽培技术存在问题
一是苗种品质不高,一些地方长期沿用当地“近亲结合”后代的苗种,造成种质退化及苗种质量下降,抗病害能力降低。二是布局不合理,种植密度过大,导致营养盐分布不均匀、种植区排水不畅、水稻生长环境变差,病害虫害问题也更容易发生。植过程中,一些种植户为了增加产量,不够理性地提高水稻种植密度。但种植密度过高后,就会导致水流交换不畅,水稻也更容易病烂。水稻种植密度过高,水稻苗抗病害虫害能力下降,一旦遇到不良天气或是环境,水稻苗就更容易减产。三是水稻种植环境不够良好,种植区内致病菌繁殖、水体受到污染、水质贫瘠、温度不适宜水稻生长。四是水稻在生长期间未得到科学规范的管理,导致水稻病害虫害频繁发生,水稻严重减产【1】。
2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
2.1培育与选用良种
劣质品种抗病害虫害的能力低,在生长过程中更容易出现病烂问题。因此在水稻种植过程中,要不断培育与推广优良品种,增强水稻的抗病害虫害能力。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可开展转基因工程研究、原种培育提纯复壮等工作,优化当地的水稻品种,提升水稻种植技术水平【2】。
2.2合理布局,科学种植
种植密度过高不利于水稻生长,而且还会加大水稻病烂的概率。因此种植时必须控制好种植密度,以保证水流交换畅通。种植人员需根据种植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合理布局,为水稻的生长创造出良好的环境条件。播种量根据土壤墒情调控,每亩2公斤,确保一播苗全、苗足、苗齐、苗匀。
2.3做好苗床准备
在水稻栽培中,苗床地的准备是一项重要工作,该项工作的完成情况直接影响水稻质量育产量。水稻苗床地的准备工作包括:选择合适的地块,地块地势要相对平坦,土壤肥沃,能受到阳光照射,苗床要有良好的背风条件,不能正面受风。苗床地是培养水稻根苗的基础,水稻根苗对土壤的酸碱度要求较高,因此苗床地的土壤,酸碱度要平衡适中。此外,所选地块通风条件要相对良好,能满足水稻秧苗生长所需条件。在准备苗床地时,如果自然地块中的有机质含量较少,就可适当地进行人工增加,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
水稻播种前,先对苗床土壤的温湿度、酸碱度等进行检测,确保温湿度、酸碱度符合一定标准后再进行播种,确保秧苗能顺利成活。播种后,在穴盘或苗床表面覆盖一层过筛的泥土,厚度不能过厚,只保证种子不外露即可。覆土后及时覆盖塑料膜进行保温保湿,为稻苗的生长创造良好条件。播种后还需注意的事情有:水稻的第一个叶发出前,需做好保温保湿工作,确保温度与湿度条件满足;水稻长出两个叶后,开始控制水分,避免过于潮湿;水稻长出第3个叶时适量施肥,保证土壤肥力充足【3】。
2.4做好田间管理
水稻栽下后,使用复配型除草40%剂丁恶乳油每亩200毫升或二甲戊灵100毫升进行土壤封闭处理。运用药物除草时,要控制好用量,同时要注意由化学药物引起的的环境污染问题,相关人员必须要根据田块大小、水稻种植密度、草害程度等,科学确定药物用量,确定药物与水的添加比例,做到科学安全用药。在田块不大、草害不是十分严重的情况下,推荐人工除草,尽量减少对药物的使用【4】。
种植期间,做好以下病虫害防治工作。
鼠害:做到春季灭鼠保播种、秋季灭鼠保归仓,确保实现“保生态、护产业、健康宜居”的农区鼠害防控目标。针对农田害鼠捕获率超过(含)3%或农舍捕获率超过(含)1%的重点发生区域,抓住防治关键时期,早谋划早准备,组织开展春秋两季统一灭鼠活动,重点示范推广毒饵站灭鼠技术和TBS围栏灭鼠技术。
水稻纹枯病:纹枯病的发病症状为:叶鞘出现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之后病斑范围扩大,形状也发生变化(变化为云纹形或椭圆形)病程严重时,还会出现不规则状云纹斑。纹枯病对水稻的长势与产量有很大影响,该病会导致水稻叶片发黄枯死,造成水稻长势欠佳。种植期间,对水稻纹枯病可采用以下方法防治:适度晒田,科学灌溉,防止田间湿度过大。培育与选用优良品种,增强水稻的抗病性。科学种植,合理调节种植密度,避免密度过大。另外,可在水稻封行至成熟前适量喷施30%菌核净WP800-1000倍液混合赛生海藻酸碘,利用药物控制病害,减小纹枯病对水稻长势、产量及质量的影响【5】。
种植期间,可借助物联网、数控技术、无线传输技术等构建虫情测报系统,通过系统对种植区内的害虫生态进行监测与预警,由系统自动、实时采集害虫生长、繁衍等信息,并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实现害虫诱集、分类统计、实时报传、远程监测、病虫害预警和防治指导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提升水稻管理水平。
2.5做好技术创新与推广,推进标准化管理
技术是影响与制约水稻种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新的发展时期要想推进水稻种植业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保持技术优势,以技术推动产业发展。21世纪的种植产业是以基因组研究等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的产业。21世纪的水稻种植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技术的进步,现代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必须要以科技为核心,要不断吸纳现代科学成就,不断适应市场需求,不断更新产业形态,拓宽产业发展道路。具体如在行业内推广应用优良品种、种植技术、数字化种植技术的优势,运用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种植过程中不断培育选用良种,增强水稻的抗病害、虫害能力,降低经济损失的风险。在当前背景下引进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开展水稻种植管理,运用技术手段提高水稻种植管理水平,稳定产业发展基础。
水稻种植业的产业链较长,既涉及种植、种植,又涉及加工、销售等。由于产业链长,所以风险也就更高,产业链中的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引起整个产业的巨大波动。因此在新的发展时期要想推进水稻种植业健康稳定发展,就必须推进标准化生产,通过加强标准化生产,确保水稻种植业生产能力稳定、产品质量稳定、经济收益稳定。产业标准化生产涉及多个方面、多个环节。当地要从品种的培育、幼苗的种植管理开始,到产品的加工销售,构建一整套标准规范的生产体系,提高产业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水稻栽培技术中存在苗种品质不高、布局不合理、营养不充足、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要想提高水稻种植效益,就必须做到培育与选用良种,合理布局、科学控制种植密度,做好苗床准备,加强田间管理,做好技术创新与推广,推进标准化种植等。
参考文献
[1]叶翠萍.浅谈水稻栽培技术存在问题及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J].农村实用技术,2021(05):59-60.
[2]林志豪.水稻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J].南方农业,2021,15(12):29-30.
[3]刘静,王新军.探讨水稻栽培技术存在问题及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J].农家参谋,2020(14):54.
[4]王玉方.水稻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提高种植效益的措施[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08):16-17.
[5]谢文.浅谈水稻栽培技术存在问题及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J].种子科技,2018,36(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