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汉语言文学是指研究中国语言的词语、句法,赏析古今诗歌、散文、小说等众多的文学作品。其中,诗歌是语言最凝练、深邃且韵味悠长的一种形式,以其精悍和韵律被广为诵读,是汉语言文学最具代表性特征的一种表现形式。本文拟从诗歌鉴赏的角度分析语言文字的意境与韵味,并结合具体的诗歌作品赏析,探讨如何在诗歌鉴赏中把握和品味作品独具特色的韵味。
关键词:诗词歌赋;鉴赏;意向;韵味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古代汉语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和深厚的历史沉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地的人学习研究。这对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增加文化自信起到了重要作用。诗词歌赋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文学艺术形式,其中兼具语言隽永,内涵丰富、格调雅致的品格,具有极大的赏析价值,是增强自身底蕴,提升内在气质的最普遍形式。诗歌鉴赏就是通过品读诗歌本身,在感受其韵律美的同时,对于诗歌的内涵加以把握,从而体味诗词艺术的内在美和外在美。
一、从诗词鉴赏角度把握诗词的意向与意境
(一)古代诗歌独有的“意向”美
“意向”是中国诗歌,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最具特征的艺术手法,它将简单的景、物组合起来,融合诗人独有的情感气息,从而营造出意境深远、难以言说的情状,其间传递出的思想感情与寓意早已超然于简单的景、物之外,在鉴赏中,需要结合自身的经历与感想才能品出诗歌中的韵味,找到共鸣。我们常说“诗言志”,作者的“志”,也就是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是通过意向来表现的。如古人时常“伤春悲秋”,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作者就是通过落红这一春天的典型景物,营造了一种化悲愤为力量,表达了作者积极正面的情绪。另一首“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则通过对“天空”、“鹤群”等意向的组合,把秋天的美展现的一览无余又回味悠长。因此,通过意象来烘托氛围、制造意境、寄托感情是意向在诗歌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诗歌韵味也就因意向而产生,因意向而深邃悠长。
(二)玩味诗歌的意境美
所谓“诗言志”,诗人通过一系列的表现手法,将自己的感悟、志向传递给其他人,由此营造出诗歌独特的意境之美。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以梅的品性比喻自己孤高幽逸的生活情趣。再如“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则通过沧海之浩瀚和巫山云雨的壮美来表达自己对发妻的深恋。由此可见,诗歌能传达出作者的情感、经历及理想信念,这一切共同构成诗歌韵味的基本内涵,因此,鉴赏诗歌要从作者营造出的意境之美来体味诗歌的独特韵味。
二、从诗词鉴赏角度把握诗词韵律与格调
(一)诗歌鉴赏之诗歌的韵律之美
中国诗歌,特别是古典诗歌以其用字凝练、意境深远以及独特的平仄押韵凸显出了中国的文字之美、语言之美。其中,平仄押韵又是诗歌鉴赏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古诗中一般韵脚为平声,这样读来朗朗上口,杜甫的律诗以对仗工整、韵味悠长而独得“诗圣”雅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如《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全诗句句押韵脚“ai”,在文字运用上,“风急”对“渚清”、“天高”对“沙白”、“猿啸哀”对“鸟飞回”等等,对仗十分工整,体现出作者高超的文字运用能力,从而使得全诗韵味十足,情味悠长。再如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全诗押韵脚“ao”,对仗非常工整,尤其是“隐隐”和“迢迢”这两对叠字,不但画出了山清水秀,绰约多姿的江南风貌,而且隐约暗示着诗人与友人之间山遥水长的空间距离,那抑扬的声调中仿佛还荡漾着诗人思念江南的似水柔情。
(二)诗歌鉴赏之诗歌的音乐与格调之美
诗歌是在古代都是唱出来的,即使诵读,也因其押韵、平仄与语感等,体现出强烈地音乐之美。通过综合赏析古诗的意向、韵律,品味诗歌的独特韵味,也能让我们在领悟作者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意蕴以及远大的理想过程中,感受到诗歌独有的音乐之美与格调之美。最典型的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对于琵琶女琴艺高超的描写“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不仅琵琶女的演奏形象跃然纸上,也似乎听到了琵琶演奏的声音,通过文字的描绘,把一段由平淡到高潮的音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成为描写音乐的千古绝唱。通过变换组合韵脚,把乐曲的错落有致更形象的表现出来了。
三、从具体作品的鉴赏看影响诗歌韵味的基本要素
(一)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特定的诗篇常常是诗人内心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所传递的是他的心境。因此,诗人的思想感情既是诗的生命力,又是诗的魅力之源。富有魅力的古典诗词常常包含着作者的理想信念、人生经历和真情,这些都是诗词情趣的根本意蕴。从这里可以看出,诗词中所包含的情感是构成诗词意境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欣赏诗词时,应从感受其所传递的思想感情出发,感受其深层的特殊魅力。举例来说,杜甫有一首《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在想象的时候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描绘了妻子和孩子思念自己的场景,并通过对妻子和孩子的思念,抒发了对故土的思念,使人在阅读的时候不禁被其深刻的魅力深深影响。
(二)诗歌所塑造的意象
一首富有魅力的诗词,常常与富有魅力的诗词形象密不可分。诗是把诗人的主观情绪与客观事物结合起来的内心形象。在一首好的诗词中,意境具有烘托气氛、营造意境、寄托感情的作用。所以,诗词意境的形成与诗人的主观情感和客观情景相结合是密不可分的。诗词的意境取决于特定的形象,它是一种超出特定形象,必须通过联想和想象力来感受的特殊的诗意。比如李商隐《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在这首诗中,诗人描写了落日的美景。整个诗歌都以“夕阳”为主题,描绘了这样的美景,却又无可奈何地临近暮色,抒发着生命的无奈。仔细朗诵整首诗,可以感受到其中隐隐的惆怅、哀婉之意。
(三)诗歌创作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在中国古代诗词的历史上,赋、比、兴是最早的表达方式。随着古诗词的发展,诗词的表达手段日益多样化,出现了象征、拟人、夸张、复沓等各种形式,不仅丰富了诗词的表达形式,而且使诗词作品所蕴含的韵味更加深刻、隽永、悠长,使读者从中真正体会到诗词艺术的无穷魅力。比如王维《终南山》一首:“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细看整首诗,不难看出王维在诗词中的出色表达手法。整首诗意境优美,描写的景物细腻直观,整首诗歌有很高的艺术魅力。
四、结束语
通过对诗歌意向的分析、对意境的感悟与把控,在感受诗歌语言文字传递出来的韵律美与格调美的基础上,对诗歌所要表达的志向与思想情感给予深刻的理解与感悟,并结合自己的联想、想象以及亲身经历、感受,去对诗歌进行更深刻的挖掘,所谓“诗无达诂”,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代对同一首诗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也可能会与作者产生共鸣,也可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产生出新的含义。因此,读者在接受和鉴赏古典诗歌的过程当中,必须首先领悟有关诗歌韵味的诗学理论,并进一步掌握决定诗歌韵味的几大要素,在此基础上把握鉴赏诗歌韵味的主要方法,这样才能正在体味诗歌的韵味,真正感知具体诗歌作品的审美特征。
参考文献
[1]胥高.汉语言文学作品赏析——以古代典型诗歌为例[J].牡丹,2022(14):52-54.
[2]叶子妍.浅析汉语言文学在诗词赏析中的韵味[J].报刊荟萃,2017(1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