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音乐学院流行音乐学院 四川成都 610021)
[摘要]流行音乐在中国的发展和演变比音乐剧要快得多,短短几年,就被我们国家的人民和文化所接纳,受到前所未有的欢迎。流行音乐在中国的发展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表现形式单一,难以引起人们的兴趣;创作过程过于商业化,歌词过于空洞,言之无物,很难引起听者的共鸣等。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可以从音乐剧等艺术形式中得到灵感和经验,从而完善自身。
[关键词]流行音乐;中国;音乐剧;发展
流行音乐是一种源自于西方工业革命之后的文化产物,距今已有百年历史。当代流行音乐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传入中国,在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流行音乐在中国的发展趋势良好,并成为了主流音乐文化中的一种特色形式[1]。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有着相对独立的群落。由于语言的特殊性和文化历史的悠久,形成了在流行音乐发展过程中独到的视域[2]。
一、音乐剧与流行音乐
音乐剧,即music theater,是一种由小歌剧演变而成的音乐表演题材,通常情况下在音乐剧表演的过程中会将多种歌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这种模式为观众们呈现不一样的视听体验[3]。流行音乐在中国的发展和演变比音乐剧要快得多,短短几年,就被我们国家的人民和文化所接纳,受到前所未有的欢迎和喜欢,在这个基础上,各个音乐流派就像雨后春笋一般诞生了,也有很多优秀作品被广泛传唱。流行音乐融入了中国的元素之后,立刻受到大多数年轻人的喜欢和拥戴,很多人把自己喜欢的流行音乐人看成自己的偶像。
音乐剧的音乐通俗易懂,因此很受大众的欢迎。音乐剧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频密的地方是美国纽约市的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因此百老汇音乐剧这个称谓可以指在百老汇地区上演的音乐剧,又往往可是泛指所有近似百老汇风格的音乐剧[4-5]。
流行音乐不同于其他音乐,它更加通俗易懂,在表达和情感上更加轻松活泼,因此更容易被人传唱,也更容易受到大多数人的喜欢[6]。首先,流行音乐这种表现形式在内容选择上就更加通俗易懂,一般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比较随意,不会很严肃;其次,比较注重情感的表达,整首音乐不会很长,一般都是几分钟,这样更贴近生活,同时也更容易演唱和得到全世界人民的欢迎。流行音乐最初起源于美国,最早开始演唱的是黑人奴隶[7]。大约在20世纪末进入中国,短短的二十几年之后,流行音乐就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出现了很多音乐流派和演唱方式,也有很多的优秀演唱者,催生了当时的流行音乐乐坛[8-9]。
流行音乐与其它大众媒介的差异主要是流行音乐有三种特性:1、流行音乐的主题内涵不断的重复,而具有穿透阅听人之意识的能力。2、流行音乐多属非叙述性的形式,其强调对接收者的身体、生理与感官能力之刺激。3、流行音乐是一种经验上的形式:音乐是属于艺术而非科学的领域,是对某一经验之体验。
二、 音乐剧对我国流行音乐的影响
音乐剧对我国流行音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提升流行音乐的创作水平
中国的大多数流行音乐在创作的过程中都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性的,或者说可能是为了完成某些任务,匆匆忙忙地进行音乐创作,没有一定的感情和生活作为基本保障,导致音乐作品好像是胡乱堆砌出来的,自然也不会受到大家的喜欢。正是因为现在的流行音乐创作缺少灵魂,所以在音乐创作中,要借鉴音乐剧的创作经验,不是为了创作而创作,要把音乐创作当成情感的真实流露[10]。
2、丰富流行音乐的表现形式
中国的流行音乐要想发展和进步,就要学习和借鉴音乐剧,丰富自己的表演形式。就像韩国的流行音乐,虽然听韩国歌曲时,语言不通,不知道歌曲讲的什么,但还是喜欢听,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其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11]。流行音乐应该扬长避短,多多学习别的音乐形式的优点和长处,尽量从多种角度来提升自己。
3、改变流行音乐的传播方式形式
流行音乐在传播过程中,比起音乐剧等艺术形式,对场地的要求相对来说没有那么高,这是它可以利用的优势[12]。可以在流行音乐演唱的时候,多利用现场乐队进行伴奏,让观众都能看到歌手和乐队之间的配合,然后将这些能够现场录制的音乐作为作品进行发表,让消费者听到真实的声音。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要总结思考别的音乐艺术形式有哪些优点值得借鉴和学习,从音乐剧等艺术形式中得到灵感和经验,从而完善自身。流行音乐要贴近生活,贴近人民,这样才能真正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喜爱,表达真情实感,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才能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1]肖志康,张婷.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音乐剧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J].戏剧艺术,2019,6:125-136.
[2] 张燚. 中国流行音乐研究四十年的历程与困境[J].音乐研究,2019,4:74-83.
[3] 袁禾. 论音乐剧在中国的“本土化”[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22,6:116-118.
[4] 王绍凯. 新时代音乐剧发展的观念碰撞与本体思考——“中国原创音乐剧的本土化发展”对谈[J].戏剧文学,2022,12:4-9.
[5] 王志扬. 国内音乐剧发展管窥[J].戏剧文学,2019,5:93-96.
[6] 黄德俊. 流行音乐中戏曲元素的文化承载与价值探析[J]. 音乐创作,2022,2:170-176.
[7] 张蓓蓓. 少数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碰撞与融合[J]. 贵州民族研究,2017,38(3):92-95.
[8] 徐元勇. 论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0(6):21-25.
[9] 黄山. 流行音乐的艺术特色在音乐剧作品中的解析[J].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22,4:83-85.
[10] 宇文荧彬. 浅析音乐剧对我国流行音乐的影响[J]. 戏剧之家:理论版,2021,34:25-26.
[11] 周琦智. 流行音乐元素在音乐剧中的融合运用分析[J]. 《参花:上》,2023,1:98-100.
[12] 王超. 探究从音乐剧中提升流行演唱的魅力[J]. 音乐生活,2020,9:46-48.
陶婧(1982.3),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学历:研究生,职称:讲师,从事声乐、流行演唱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