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中心医院,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护理风险管理中的静疗小组护理所起到的作用。方法:在2020年5月至10月,随机选取65名儿童住院儿童进行常规护理,为实施前;从临床上随机选取65名儿童住院病人,对其进行静疗小组风险管理,为实施后。将管理质量、输液途径、危险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护理管理质量和输液方式均较实施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静脉炎、药物外渗、无计划拔管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儿童保健风险管理方面,静疗小组护理的作用是显著的,该方法能有效地改善护士的护理工作,改善输液通道,减少护理工作危险事件的发生率。
关键词:静疗小组;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儿科;应用
引言
儿科护理管理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对护士的技术水平要求更高,同时,因为儿童人群的特殊性,孩子们年纪较轻,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而儿童家庭对儿童护理工作的期望值高,容易出现情绪波动,这不仅增加了儿科护理工作的难度,而且增加了护士的护理风险,尤其是输液的护理风险。在儿童的临床治疗中,输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儿童在输液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整个护理工作产生不同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患儿本身的原因以及外界原因,都可能会导致风险事件出现,所以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对其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能有效地改善儿童的疗效,促进儿童的康复。因此,文章主要针对风险护理管理中的静疗组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且探讨了具体的实施效果,与此同时还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给有关人员带来帮助和参考。
1数据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试验以2020年5月至10月在医院就诊的65名小儿为试验对象,以2021年12~2022年5月在各大医院随机选取65名小儿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在本研究中,护理人员没有变化,全部为22-40岁的28人。在实施之前,32名男性,33名女性,6个月至6岁不等,病程1-7天;在实施后,男性34名,女性31名,7个月至6岁不等,病程1-7天。总体数据与实施前相比,差异不大(P>0.05)。入选条件:有充分的临床数据;心脏、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的功能正常;该项研究在开展之前获得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然后进行了科学合理的研究,患者在参与的过程中都知晓本次实验并且进行了签字。排除条件:对于不能够全程技术治疗,或者是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儿进行了排除;排除儿童恶性肿瘤。
1.2方法
在实施之前,要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包括对儿童进行静脉护理,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静脉药物,注意观察儿童在输液过程中的反应,并对其进行及时的治疗。在实施之后,采取静疗小组的风险管理模式,其内容包括:①组建静疗小组,以儿科护士为组长,护理组6人。这个小组的所有成员都接受了为期一个月的静疗风险管理训练,这使得他们可以胜任静疗组的工作。②根据儿科的实际状况和临床护理风险的成因,制订有关风险管理的相关培训。每周1和周4为儿童护士进行静疗风险管理的培训,其内容包括静疗的详细流程等静脉输液的类型,并熟悉不同的静脉输液方式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儿童的特殊情况,可以建立最佳的输液通道;医务人员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对药物的使用情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静脉炎、药物外渗、无计划拔管等,应严格按照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并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便在临床上进行积极的预防。目的是培养护士对静疗的认识,加强对危险管理的防范意识。③学习:静疗小组可以定期的开展进修或者是培训工作,这样能够及时的增加自己的临床经验,有效的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确保整个小组的护理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④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在对儿科尽量小组进行评估和考核时,一般情况下要每个月开展两次,如果护理人员的表现比较突出,那么可以适当的进行表彰,如果多次表现都比较突,可以获得一个季度的先进单位和物质奖励。如果考试成绩不佳,则需要进行后续的训练。
1.3观察指标
将不同管理评分、护理危险事件发生情况等指标进行对比。各管理指标包括:护士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从0-100分不等,得分越高的护士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就越好。输注方式有: CVC、 PICC、留置针、针刺。护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静脉炎以及药物外渗等都属于风险事件,在对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进行计算时,要按照相应的公式: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不良事件/总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上述工作在完成之后,需要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统计和分析,在此过程中要使用专业的软件,例如SPSS18.0系统软件,这软件能够保证整个统计分析工作的有效性,除此之外还要有科学合理的数字进行表示和检验。
2结果
2.1实施前后各项管理评分比较
详见表1。
表1实施前后各项管理评分比较(分,χ±s)
时间 | 护理人员业务能力 | 护理管理质量 |
实施后 | 96.73±1.0 | 98.07±2.01 |
实施前 | 88.09±2.9 | 89.94±3.01 |
P | <0.05 | <0.05 |
2.2实施前后输液途径比较
详见表2。
表2实施前后输液途径比较[例(%)]
时间 | CVC | PICC | 留置针 | 钢针 |
实施后 | 6(9.23) | 34(52.31) | 13(20.00) | 12(18.46) |
实施前 | 9(13.85) | 31(47.69) | 10(15.38) | 15(23.08) |
P | <0.05 | <0.05 | <0.05 | <0.05 |
2.3实施前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比较
详见表3。
表3实施前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比较[例(%)]
时间 | 静脉炎 | 药物外渗 | 非计划性拔管 |
实施后 | 2(3.08) | 1(1.54) | 1(1.54) |
实施前 | 4(6.15) | 3(4.62) | 3(4.62) |
P | <0.05 | <0.05 | <0.05 |
3讨论
我国新生儿的数量随着二孩儿政策的开放也急剧增长,医院的儿科护理工作也随之加大,但是,儿童因其年纪尚幼、语言表达能力低、治疗依从度低、自我防护意识薄弱等原因,致使儿童护理纠纷发生率高。所以,在孩子接受治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情况,告诉他们不要把孩子一个人留在病房里,防止儿童跌倒等不良事件,否则会对儿童的恢复不利。对儿科患者实施风险护理能够很好的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互换之间的纠纷,也会得到有效的改善。风险护理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护理模式,它是根据风险因素来制定相应的对策,通过加强对护士的学习和培训,完善相关制度,从根源上预防和减少护理危险的发生。从2021年12月起,推行了静疗小组风险管理措施,该项护理模式的实施能够很好的降低护理工作的风险,与此同时,护理人员的各方面能力也都较实施风险管理模式之前有一定的程度提高,护理危险事件发生率较实施前低(P<0.05),充分阐明了将静疗组用于儿童保健的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地提升护士的专业水平和护理管理水平,并可使输液通道得到优化,与此同时,还能有效地减少护理危险事件。
参考文献:
[1]赵玉兰,胡安慧,母方.静疗小组在儿科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1,28(07):141-142.DOI:10.19792/j.cnki.1006-6411.2021.20.051.
[2]崔瑞玲,崔喜红.静疗小组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儿科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05):915-916.
[3]赵艳丽.静疗小组在儿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浅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7):111.DOI:10.16281/j.cnki.jocml.2019.47.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