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建甘肃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津巴布韦旺吉项目部
摘要:将电气自动化系统与生产环节相互整合,不仅能够提高产品产量,还能够提升产品质量。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各行业竞争愈加激烈。依托电气自动化系统可使生产环节更加快捷高效,强化企业行业竞争力。基于此,本文总结电气自动化系统特征及发展前景,分析电气自动化系统可靠性提升策略,实践证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改变了传统工作方式,降低了产品成本,提高了企业自动化、智能化制造水平,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可靠性;发展
近年来,我国自动化技术及相关系统已在多个领域实现了广泛的应用,自动化技术已由初期探索阶段步入到高速发展阶段。但电气自动化系统下的产品生产规模仍有待提升,生产体系仍有待完善。电气自动化系统发展前景广阔,加强针对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对于电气行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1 电气自动化系统特征及发展前景
第一,应用范围广。电气自动化系统由计算机技术衍生而来,可依托计算机程序完成设备自动化控制。从电气自动化系统应用实际情况来看,电气自动化系统可为各领域生产提供便利条件,生产能力可得到显著的提升。第二,发展速度快。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下,计算机系统功能愈加完善。电气自动化系统与计算机技术发展联系密切,科学应用计算机技术可推动电气自动化系统完善,产品生产环节可处于全方位管控之下。随着电气自动化系统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其实用性及安全性已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且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对于提高国民生活质量,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第三,系统运行高效。电气自动化系统在多个领域均具有不同的作用,在工业生产领域中,电气自动化系统重要作用尤为显著。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工业企业竞争愈加激烈,工业企业生产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将电气自动化系统与工业生产环节相互整合,不仅能够减轻产品生产压力,还能够提高产品生产效率[1]。除此之外。将电气自动化系统与工业生产相互整合,还能够实现生产设备运行监督,依托监控系统及时掌握生产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拟定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法,促进生产过程更加安全高效。
在未来,为拓展电气自动化系统应用范围及应用前景,应做好电气自动化系统优化创新。例如,将将ERP系统与之相结合,促进电气自动化系统开放化。将工业生产环节中故障智能测试系统与之相结合,促进电气自动化系统智能化。加强安全性保障措施应用,促进电气自动化系统安全化发展。
2 电气自动化系统可靠性提升策略
2.1 硬件优化策略
2.1.1 抗干扰设计
在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阶段,为提高可靠性,应优化硬件配置设计。从企业生产条件中不难看出,在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及优化阶段,应给予抗干扰设计足够重视。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环境复杂,加之产品生产环节具有特殊性,整体运行环境条件较差,应确保系统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在具体设计阶段,做好以下三点工作。第一,应利用设置金属外壳的方式屏蔽电磁,使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做好接地处理,消除静电及电子脉冲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产生的不利影响[2]。第二,副边绕组分布电容为耦合状态,电网极易受到高频干扰,而应用标准隔离变压器控制干扰影响。第三,布线方案优化。在模拟信号传输阶段,可将双绞线作为传输线路,该线路可实现电缆线屏蔽。除此之外,应利用独立走线的方法做好强电线路及弱电信号线路设计,确保二者间隔适宜,提高整体抗干扰能力。
2.1.2 输出电路设计
在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阶段,应结合企业生产需求,做好输出线路优化,以此实现生产功能及运行功能调整。系统调速设备、相关标志及指示指标均由晶体管输出,保障装置符合高频运行要求。例如,在机房电气自动化系统优化设计阶段,首要目的是确保设备运行稳定。当系统输出频率低于6次/min时,应利用继电器实现输出操作。在此条件下,还应简化电路构成,确保输出电路的高负荷性能及抗干扰性能得以全面发挥。在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阶段,应保护芯片性能,避免出现浪涌电流。为实现这一目标,可将二极管与输出电路相整合,利用二极管吸收涌浪电流,使电气自动化系统保持良好运行状态[3]。
2.1.3 输入电路优化
在输入电路优化设计阶段,应做好系统运行状态及效益分析。结合PLC供电电源及电压,做好标准值选择。例如,某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PLC供电电压值为85V至240V,但我国部分供电系统运行不稳定,运行环节存在许多问题,加之生产管理环境过于复杂,涉及多种干扰因素,系统处于恶劣运行条件之下。现阶段,常见电源净化设备涵盖滤波器及隔离变压器等,应结合实际做好应用。
2.2 软件优化策略
2.2.1 科学选择编程程序
在系统编程阶段,应综合考虑多项内容,科学选择编程程序。常见编程程序涵盖手控编程、PLC编程及计算机编程。其中,手控编程效率低,判断准确性不高,难以适用,已被市场淘汰。PLC编程优势多,但适用性有待提高。为满足企业生产需求,可将PLC编程与计算机编程相互整合,拓宽编程适用范围,提高编程效率。虽然这种整合编程效果好,但过程更为复杂,成本更高,维护难度大。所以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应结合实际需求科学选择编程程序,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及生产水平。
2.2.2 程序设计优化
从专业角度出发,软件系统是电气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能够对系统运行水平造成直接的影响。可使软件优化与硬件设计协同展开,结合企业电气系统运行流程,将软件设计转化为梯形图。从程序设计角度出发,为实现设计系统程序优化,应做好输入/输出分配优化,结合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要求完成输入/输出信号集中编制,提高系统运行维护工作质量。此外,在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阶段,应确保计数器与定时器编号统一,不可多次应用相同编号,提高系统运行精准度。在软件程序优化设计过程中,应做好中间标志及继电器统一分配及标号[4]。当地址分配完成后,编制好继电器分配表、输入/输出分配表。为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效率,还需做好程序逻辑设计步骤简化,确保编程输入准确,避免占用过多内存,导致扫描操作时间延长。针对PLC芯片触点而言,应多次利用,无需使用复杂的软件程序,减少芯片触点次数。例如,应用单一按钮实现企业生产设备控制,利用二分频操作程序降低输入/输出点数占用,避免资源浪费。
2.2.3 软件结构优化
可将系统软件结构划分为模块化设计及基本程序设计。在企业生产阶段,应结合生产要求做好程序优化与调整,加强模块化设计,促进系统功能拓展。结合控制目标,做好电气自动化系统划分,明确不同模块的不同任务,做好针对性的编程及调试,促进软件程序完善。软件结构需具备模块化特征,进而实现电气自动化系统高效优化及调整,确保其满足企业生产标准[5]。
3 结语
总而言之,电气自动化系统已在各个领域实现了广泛的应用,产品生产效率及生产质量已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作为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应给予电气自动化系统足够的重视。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背景下,为提高企业发展水平,应加强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创新及优化,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水平,确保电气自动化系统及硬件设备运行稳定。
参考文献
[1]张玲玲.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和发展[J].中国设备工程,2022(21):115-117.
[2]何子康.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J].南方农机,2022,53(09):180-182.
[3]卢超龙.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与发展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21(19):56-57.
[4]冷富强.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光源与照明,2021(03):110-111.
[5]崔岩.关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9(24):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