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医学院 药学院 江西 赣州 341000)
【摘要】《中药化学》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中药学专业本科教育的专业主干课程,是衔接中药和化学的“桥梁”和“纽带”,在中药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根据该课程特点,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医药文化于细微处融入专业教学,将探索精神、创新精神、重视传承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使思想政治素质与专业知识的学习相互融合,共同提升,以期达到德育的目的,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中药化学;课程思政;思政元素;案例库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合理渗透,其作为一种教学理念,意味着大学生们不仅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还需要注重并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升道德品质和素质[2]。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我校积极实施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明确提出专业课程育人目标,以促进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在《中药化学》课程中深入发掘德育元素,使之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全程,课程思政能够与思政课程共同发挥作用,不但积极回应了新时代的教育要求,同时也是当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改革。
一、《中药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从化学的角度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一门学科,是衔接中药和化学的“桥梁”和“纽带”,是我国高等教育中药学相关专业本科教育的专业主干课程,是中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在中药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习该课程对于创新型中药学人才的培养以及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中药中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概念、基本化学结构及分类、重要理化性质、常用提取分离和检识方法,重要类型化学成分(如黄酮、蒽醌等)的波谱特征及结构确定方法,某些常见中药(如麻黄、黄连、大黄、槐米、黄芩、葛根、五味子、人参、甘草等)所含主要成分的结构类型、重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和检识方法。为学生将来从事中药的研究、生产、检验等工作,及实现中药现代化奠定化学成分方面的基础。
目前,中药化学的教学模式在不断发展,课程思政有一定的探索研究,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例如:有不少学生认为中药化学课程比较枯燥,对于课程的主要作用和专业培养目标缺乏深入的了解;在中药化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缺乏严谨求实的研究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对于中医药缺少文化自信,缺乏为祖国中医药事业奋斗的热情和信念。以上问题,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任课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只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能力的传授而忽视了人文关怀的培养,缺乏思政元素的融入,“教书”与“育人”分离,从而导致课程的育人功能极大减弱[3]。现有研究为本课程建设奠定了一定基础,但《中药化学》课程思政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亟需做更加系统深入的研究。
通过《中药化学》课程思政建设,充分挖掘本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关注学科动态及研究前沿,及时更新相关的时事政治资料,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中药中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等,系统的掌握理论知识;有助于引导学生更深刻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以及我国制度优势具备的强大治理效能;有助于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做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同时,在《中药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和实践中,在不断学习探讨过程中,教师个人的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也会得到明显提高。
二、《中药化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应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理想、道德、纪律和法制教育等,教育中强调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人类文明发展中取得的所有优秀成果[4]。中药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就是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该课程的教学中,与经典的“思政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德才兼备的中药人才。基于中药化学课程的章节知识点,我们充分发掘了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主要包括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创新精神、科学精神、职业道德、爱国情怀、中医药文化自信、工匠精神和保护环境等思政元素,均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绪论中,通过讲述中药化学发展史,介绍历代科学家的奋斗史,介绍技术手段的创新和发展, 例如,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就记,载了采用“生白”、“长霜”的发酵方法从五倍子中提取没食子酸,采用升华法纯化樟脑,这些研究和探索要比西方国家早近百年,让学生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坚定专业信心。在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中,通过介绍色谱、光谱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促进了学科发展,使学生感受以创新发展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糖和苷类化合物章节中
,介绍诺贝尔奖获得者 Fischer、Haworth 先后发现糖的异构现象,研究出著名的 Fischer 投影式、Haworth 投影式,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专注执着等品质。
在醌类化合物章节中,介绍复方丹参滴丸研究实例,该药成为全球首例完成美国 FDA 三期试验的复方中药制剂,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中医药文化自信。在苯丙素类化合物章节中,介绍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王逸平身患顽疾但与病魔抗争,投身研发了新药——丹参多酚酸盐,造福2000多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事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激发学生为祖国中医药事业而奋斗的热情和信念。在黄酮类化合物章节中,通过介绍“活化石”银杏文化及其在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的开发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萜类和挥发油章节中,介绍屠呦呦团队受《肘后备急方》启发,经过多年研究,发现青蒿素及其一系列衍生物抗疟药,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这一研究荣获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也是中国医学界和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培养学生爱国、敬业、创新等品质,为中医药文化传承和科技发展拼搏奋进[5];介绍诺贝尔奖获得者 Wallach 研究得出“经验异戊二烯规则”,RUZICKA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得出“生源异戊二烯规则”,从而培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三萜化合物中,通过红豆杉这种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让学生了解到中药材的过渡采伐现状,感受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人参研究为例,介绍人参起死回生、返老还童的传奇故事及人参皂苷等药效物质的阐明,使学生感受中药神奇的魅力,树立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在甾体化合物章节中,通过介绍科学家黄鸣龙以薯蓣皂苷元为原料合成可的松,使我国在此方面从一无所有到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事迹,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学习胆汁酸类成分时,讲述一些不法企业通过惨不忍睹的“活熊取胆”技术,从熊的身体内导出胆汁,倡议保护动物就是保护生态平衡,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在生物碱章节中,介绍英国化学家罗宾森对罂粟碱、尼古丁、吗啡等生物碱分子结构的详尽研究,荣获1947年诺贝尔化学奖[6];同时,也要介绍吗啡、可卡因、麻黄碱等生物碱与毒品的相对关系,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价值观。
三、结语
以往的中药化学教学缺乏思政教育,未能对其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深入挖掘和系统梳理。本研究结果显示,建立思政元素案例库,并将其融入专业知识教学当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实现立德树人润物细无声的教学目的[7]。我们立足中医药特色,让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激发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操,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祖先鹏,柳润辉,徐希科,等.中药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与教学效果实践[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29(04):581-585.
[2]杨丰榕,薛培凤,高建萍,等.中药化学教学中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的探索[J].北方药学,2020,17(08):186-187.
[3]陈辉,孙彦君,李孟,等.思政元素融入中药学专业课程的实践研究——以《中药化学》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20,7(49):94-96.
[4]贾艾玲,董金香,邱智东.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中药药剂学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08):141-143.
[5]陈建真,何昱,黄真,等.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中药化学教学方法探索[J].中医教育,2020,39(01):48-50.
[6]张文谦,杨俊杰.新工科背景下制药工程专业中药化学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时刊,2021,35(11):51-53.
[7]郭三保,何芹,管元生,等.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思政元素案例库的建设与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18):11-12+15.
项目基金:赣南医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Jgkt-2021-32);赣南医学院2022年“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中药化学)。
作者简介:胡斌(1984.08--),男,江西宁都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中药学专业相关教学与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