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县吉隆中心小学 广东 惠州 516300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学校对于思想道德品质教育课程认识也在逐步的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依据新课改的指标改良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可以从学生的思想意识出发,运用完善的教育方式提升学生的道德法治观念。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活动情境
引言:在小学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是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是新的潮流趋势。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改革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更加完善的思想道德品质,从而体现出中学生的诚信,善良的优良品质。
一、改良教学方式
小学生已经具备的完整的思维意识,因此在教学的时候要想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就必须改良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念。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核心价值观念。在教学的时候可以预先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将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紧密关联,通过生活实践的方式正确理解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提升思想道德意识,帮助学生命明辨是非,完善学生的三观价值。在小学道德和法治的教学中可以把美学观点有效的渗入到教学活动当中,将教材当中美的元素和知识技能方法等结合起来,变为现实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渗入。但是,在当前小学道德和法治教学中,教师对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融入不够重视,一些乡镇小学教师长期以来仅知通过层层制订学生班规班纪制度等来形成有效激励约束并督促指导学生行为,没有重视对于德育教育的相关基本理论知识方法的教育和传授。相对教学要求本身来说,实践活动操作基本功锻炼、德育素养和综合意识提升和培养过程等诸多重点内容又常常易被学校教师们忽视,久而久之,学生已树立多年的主体道德理念必然会因得不到了相应教育强化、道德意识和认知水平与道德水平之间的脱节逐渐趋于降低最终形成社会实际的主体道德行为能力也会始终都与客观实践发展要求的相比较存在这样一个相对较大程度的差距。殊不知,小学阶段教育也是教育管理者引导帮助广大小学生从小正确开始树立形成自身的正确和社会道德观理念意识的一个最为基本重要的教育管理阶段,也是老师进行学校德育思想渗透教育以及进行素质教育根基化和巩固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最后一个关键期,如果一个学校教师们因在开展学校德育思想和学生教育培训管理教育中做的比较急功近利,错过学生接受学校德育思想与教育管理培训管理的教育这个最佳时机就会导致学生的情感观念和价值观念不健全,不利于培养 学生的全面综合实力。因此在道德和法治教学中要将教材当中的美,教材中的知识点转化为学生所需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认识我们的“朋友”》中,教师可以运用具体的表现形式将公共设施拟人化,让学生体会到公共设施对城市建设的帮助,认识到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性。在教材当中描写了一些关于城市和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基础设施的作用,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区域为圆点,查看周围的一些公共基础设施,让学生在生活实际当中更加了解课文的知识重点。文中还呈现了一个童话故事,主人公出生在一个没有公共设施的国度,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在基于对童话故事的解读,学生凭借自身丰富的想象力,进一步加深了对公共设施的认识[1]。
二、拓展教学内容
在小学教师教学的时候应当拓展教学内容,深入挖掘教材,有效的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在教学当中更好的体验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设置多样的教学活动,不断的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提升学生的课堂兴趣。教师在教学之前要深入的研究教材,研究课程设置,帮助学生拓宽知识层面,弥补学生的不足,在一步一步的实践当中总结出教学经验。在小学道德和法治教学当中可以规划教学情景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帮助学生完善其情感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情感并不是指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还包括快乐、爱、审美情感等心理体会,这些都可以在教学中逐一的将其完善。但是在之前的传统道德和法治教学课堂上,教师并没有运用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带入课堂,传统的教学课堂上只是一味的讲解一些理论知识点,对于教材内容也没有进行很好的拓展和延伸,这样的教学方式带给学生是一种枯燥乏味的课堂体验,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久而久之就会陷入一种低级情绪当中,在课堂上就会很排斥,就没有办法快速的进入课堂学习。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运用一切有效的教学方式完善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使得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创设教学情景的方式,将学生带入一个情感教学情景当中,利用情景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学习道德和法治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
例如,在教学《少让父母为我操心》课程时,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讲解父母在工作当中的不易或者生活中的辛苦,让学生懂得父母也有自己的困难,也有自己的难处,让学生学会关心父母,体谅父母。让学生在本课教学的基础上感知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意识形态,对父母的情感发生了变化,对事物有形象思维意识,并且具有抽象思维概念,本课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交流、讨论等认识到父母的辛苦,教导学生要学会体谅父母的辛苦,在管好自己的基础上,少给父母添麻烦,可以适当的为家长分忧,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动手。
三、立足教材
教师教学的时候不但要以学生文本还要立足于教材内容,帮助学生完善知识框架体系。在新时代的教学模式下,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这些教学资源不断的充斥着教学课堂,不断的拓宽学生学习的途径的方法,对于传统教学方式也有很大的冲击力。不管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还是新型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的时候都要立足于教材文本,积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不断的拓宽知识学习资源。
给学生的道德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创新创造教学内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从学生的性格特点出发,稳步的增长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例如,教学《多资多彩的民间艺术》时,教师可以通过课题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教学板块,让学生在不同的板块的学习中了解传统文化,从而感受到我国的民间传统。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活动情境创设,教师可从传统文化活动入手,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不同的民间艺术文化[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应当从学生的道德教育出发,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的人才,运用科学的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的成长。因此在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提升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念,有效地开展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生的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蔡晓平.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情境创设初探[J].新教师,2019(10)23-24.
[2]谈虎年.小学道德与法治情境创设的原则及策略[J].江西教育,2022(09)13-15.
[3]袁久江.聚焦情境创设优化教学策略[J].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2022(03)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