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1
/ 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策略研究

赵晓龙

邯郸冀南新区辛庄营小学 056046

摘要:现代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小学语文老师要努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改变传统应试教育下一味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全面发展。同时阅读作为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之一,我们要把它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切入点,关注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小学语文教育课程改革。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核心素养 策略

引言: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我们不难发现传统应试教育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在应试教育下培养的学生也不符合当代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的需要。针对这种情况,新课标改革强调小学教育教学学要努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理解运用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做出了以下探究,希望对广大教育教学者有所帮助。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知识的学习,忽略能力的培养

真正的教学不仅仅是机械的、一味的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而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基础的理论知识,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提升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新课程教育改革规定老师的教学目标要从“双基”转变为“三维”,即在单纯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关注学生具体的学习情景,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但是在现阶段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都没有制定正确的目标,只是单纯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总是采用绝对机械的灌输教学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长期在被动学习的状态下思维能力得不到开拓,对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也就得不到提升,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缺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要想提升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的核心素养,就要锻炼学生在阅读时对材料的信息提取能力。现在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将阅读课和阅读教学当做一门“课外课”,不仅不重视,甚至还会完全取消,将更多的教学时间放在了知识的背诵与记忆上。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老师为了加快课程进度,提高教学效率,很少会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而是更愿意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拉着学生向前走,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变通,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教学评价单一

教学评价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外在动力,合理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能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还能监督和鞭策学生不断完善缺点,改进不足。然而现在很多老师的教学评价体系都非常的单一且笼统,比如在评价学生上课回答问题情况的时候,很多老师都只是会说“好”“差不多正确”这一类中立性词语,既没有指出学生在语言组织以及答案上面的优缺点,也没有给予学生鼓励与支持,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产生厌倦心理,不乐于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积极性下降。同时老师评价的切入点也过于单一,比如很多老师只会关注学生学生成绩的好坏,忽视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的高低,对学生的评价过于片面不仅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1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

(一)根据核心素养制定正确的阅读教学目标

很多语文老师在设立课程目标的时候,都喜欢一味的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国家所制定的统一标准课程目标,只是用于规范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给学生做一个基础的教学示范,如果老师一味的采用这种标准化的教学目标,就会导致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单一,课堂氛围枯燥、没有生机,久而久之学生也会产生厌倦心理,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就下降了。所以国家及时做出了新课标改革的调整,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应该把教学的重心由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转移到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增强学生语言、思维、审美等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在进行基础语文阅读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思考、自觉从语言、写作手法、情感主题等方面赏析课文文章,提高语言表达和鉴赏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都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比如在学习冀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课文《月亮船》这篇文章的时候,老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生僻字,通过查阅字典或请教老师等方式加深学生的记忆,让学生学习掌握更多的汉字;之后让学生有情感的朗读课文,体会感知作者情感态度的转变,老师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去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分析能力,就拿这篇课文来说,全文运用了拟人的表现手法,写了一颗蒲公英在月色下随风飘荡,遨游并观赏了整个中国的景色的故事。通过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掌握更多有关长城、天安门等中国雄伟景色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意识,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2

(二)在课堂阅读教学导入过程中渗透语文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就必须采用导入法这种教学方式,导入法是新课标改革下衍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对学生进行课前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想象力。要想做好阅读课堂前的教学导入,首先教师要对课文内容有充分的理解和把握,从文章的中心思想出发寻找更多有趣的、具有引导意识的话题作为课堂切入点,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体,抓住课前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为后面正式进入课堂奠定基础。比如在学习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课文《树上的鞋》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可以从这个富有特色的课文题目出发,“为什么鞋在树上?”这个题目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用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兴趣,除此之外,还可以提一些发散性的思考问题,比如树上还可以有什么?在此我们要注意的是,除了学生可以回答的苹果、鸟等客观答案,也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抛开实际,回答一下更有特点、更新奇的答案,比如树上可以有月亮,月亮在天空悬挂的时候我们肉眼望去,它仿佛是挂在树的枝头,像一个小灯笼。鼓励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抛弃传统客观固定的答案,摆脱一味的单独机械讲解课文的教学模式,开拓更多新奇有趣的课堂导入方式,通过放视频、音乐、玩游戏,以此来带动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3。当前课堂导入已经成为了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做好课堂导入是转变小学语文阅读老师课堂教学过程的第一步,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丰富课堂活动,调动课堂氛围,采用小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学习中的核心素养。

结束语:综上所述,要想提高学生阅读的核心素养,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案,制定科学合理的阅读教学模式,作为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方案,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根据学生阅读学习的发展特点,制定有针对性、创新性的教学方案、增强学生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实践运用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正确思维能力和思维品德的确立。

文献:

[1]强丽雅.浅谈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课外语文,2021(22):100-102.
[2]牟继兰.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J].文理导航(下旬),2021(05):57.
[3]沈妙芬.小学语文教材阅读课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浅谈[J].读写算,2020(13):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