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思维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22
/ 2

如何提升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思维能力

李志美

东方市民族中学

“摘要:”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升历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历史学作为初中教学的一门基础性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思维逻辑和人文情怀,是具有特殊育人功能的综合性学科,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教师要想提升初中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和质量,就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文章从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对提升中学历史教学工作质量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质量;历史思维;

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培养独特的一种思维能力,是提升历史教学活动质量的关键所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从学科特点出发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一、历史思维能力养成对初中学生的重要性

历史学本身研究的对象就是人类过去的实践活动,是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每一次历史学习的过程就是思维“旅行”过程。教师在传授历史知识时,要有意识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认知历史发展的进程,探寻历史踪迹、发现规律,从中吸取经验启迪智慧,以古鉴今,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科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更倾向以应试为目的注重基础知识的系统教学,用灌输的方式使学生被动接受历史知识,在此种学习模式下,学生缺乏独立自主的思考,陷入死记硬背的学习泥潭,由此加深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当前新时代教育的要求下,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围绕学生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帮助学生走出狭隘的思维空间,从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学习模式中体验收获知识的快乐,获取学习历史的方法,全面提高历史学科教学的质量。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压力,为学生健康的个性发展、健全的人格形成和学习潜力的发掘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阻碍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形成的因素

(一)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工具良莠不齐

历史教师师资力量薄弱,据了解当下许多学校的专业历史教师配备不齐,从其它学科调配教师从事历史教学工作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这一现象将会导致非专业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往往只能从表象入手,教授学生基本知识,没办法引领学生深入学习、探究,这无疑不利于历史教学深入发展。在与其它科目(与语、数、外、理、化学科相比)对比之下人们常认为历史学科是小科目、学科地位较低,加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开卷考试的误导,认为历史学科只需要识记知识、学会翻书就能考出好成绩,不需要进行理论的思考和逻辑的分析,因此历史学科成为任何教师都可以教的科目,从而让原本难以全面、深入开展的历史教学雪上加霜。

随着现代化教育不断发展,信息化、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受到广泛教师群体的欢迎,教学相关视频、音频、图片、多媒体课件等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方式,但部分学校多媒体的老化、投影模糊、电脑反应迟钝等问题,影响学生观看学习和教师正常教学,让部分教师深入开展历史教学举步维艰,有心创新专研历史教学却无法施展、运用到实际。

(二)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中学历史课程就是教学生识读熟背,是一门只需要识记知识的学科,没有创新性和实用性。教学方式守旧简单,部分教师依旧采用单一的板书和口述方式教学,缺乏利用现代化工具教学和与时俱进的新理念展开教学。此外,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工作任务繁重、种类繁多,没有把较多的精力用于教学创新,加上升学压力,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一味向学生灌输知识使历史课堂成为填鸭式教学的场所,课堂缺乏活力且枯燥沉闷,学生失去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同时,史料实证是历史教学的特色之一,但在历史教学中部分教师直接灌输既定的史实和结论,缺乏对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信息的历史思维培养。

(三)学生主体地位被忽视,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欠缺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把教材内容整合归纳,再把知识教授给学生,让学生边听边记,课堂教学都用于听和记,忽略学生学习自主性,学生的主体性缺失。同时,教师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疏忽,教学中没有引导学生紧跟教师课堂设计思路一起走进课堂学习,没有设疑提问,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拨开层层历史疑团,获取历史知识,从而疏于对历史思维好习惯的培养。

三、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形成的有效方式

(一)优化师资队伍,完善教学设备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校要有计划、有目标的优化历史教师队伍,重视历史教师师资力量的建设,从行动上、思想上提高历史学科地位,重视历史学科教学的独特育人功能和学科特点。同时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完善教学设备,为适应现代化历史教学的工作深入展开提供课程资源硬件保障,为一线历史教师解决教学硬件问题,激励教师不断创新发展历史课堂教学,进一步推动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观念转化,丰富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手段教学

教师要抛开原本沉闷的历史教学方式,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流程,从现实的教学中提取适当的教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在众多历史学科的教学方法中常见的有:“问题教学、课堂讨论、角色扮演、探究教学、图示式教学”等。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中各有各的特点和不足,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结合最佳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课堂让学生跳出死记硬背的学习怪圈,发挥学生主动学习历史能力,从而收获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提高历史教育课堂质量。如根据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学习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这一内容,教师先整理好历史剧本、分配给学生角色扮演的任务(简介如下:学生A扮演初登帝位踌躇满志的汉武帝,3--5位学生扮演实力强大、飞扬跋扈的诸侯王,学生B扮演为解决王国问题进言献策的主父偃,学生C扮演为统一思想献策的董仲舒,学生D扮演为商品流通、货币交易困难忙到焦头烂额的官员、学生E、F扮演大将军卫青、霍去病)。学生通过参与扮演角色,身临其境了解这一段史实。如此角色扮演,学生既能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又能帮助学生情景再现历史,拉近学生与久远历史的距离添加学习的趣味性,进而主动习得课文知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电子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结合教学实际为学生提供史料,帮助学生学习历史、感知历史、分析历史。如涉及到科技文化史的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赏析图片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知性和审美意识。

此外,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地图、声音、动画、影像等帮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如在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段历史时,涉及到的内容较多,课堂教学开始时给学生观看视频“五分钟了解二战简史”,让学生感受到二战发展的轨迹,为新课内容做铺垫,让学生从生动的历史表象,感知历史、认知历史,从而调动学生思维、优化课堂质量。

(三)加强历史学科的思维训练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和优势,通过教材内容从历史知识本身提炼出有较强启发性的问题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讨,锻炼学生寻求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教学中要有意识引导学生以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为线索,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养成学生学习历史的思维能力。例如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这一单元内容,教材里没有明确指出1915年新文化运动、1919年的五四运动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三者之间存在的联系,教师在将要结束单元教学时可适当设疑提问以上三大事件从时间顺序的发展和影响上它们存在怎样的联系呢?教师引导学生带着疑问重读单元内容,找到三者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从而掌握历史事件发展的线索,了解历史的内在联系。

合理运用史料教学,通过解读、分析,帮助学生探寻历史真相,学生从中习得用唯物史观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获取基础知识上,挖掘教材信息,梳理历史结构、主题,整合教材内容从而构建历史知识框架,发展历史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完部编版九年级第五单元走向近代之后,结合单元内容,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欧洲走向近代的起因是生产力的发展推动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变革,进而又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而新兴资产阶级又通过文艺复兴、新航路探寻、和殖民掠夺从思想和经济领域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至此欧洲迎来黎明的曙光走向近代。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整体知识的能力,建构良好的知识框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中学历史教学具有不可估量的双重价值,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又能深化历史课程改革创新,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推动历史教育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蕾.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7(11):130-131.

[2]陈娟.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思维能力[J].长江丛刊,2017(7):252.

[3]小兵腾.关于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思维能力的思考[J].教育科学发展,2020,2(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