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放射性检测与控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22
/ 2

建筑材料放射性检测与控制分析

张慰良  ,郝楚楚

河南省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站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针对于此,国家政府部门必须科学制定出建筑材料反射性检测标准内容,引导市场质检部门合理运用不同检测技术展开建材放射性的检测工作,并督促材料制造商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优化改善建筑材料健康质量。本文将进一步对建筑材料放射性检测与控制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建筑材料;放射性;检测控制

  1. 建筑材料放射性

放射性是指某种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某种射线的现象。原子核的这种变化称为放射性衰变或核衰变,发生衰变的核素称为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核素包括天然放射性核素、人工放射性核素及少数不成系列的天然放射性核素。目前已知的放射性核素有20多种,对人体造成伤害的主要有铀、镭、钍、钾、氡等核素。建筑材料中的放射性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类是自然界原始就存在的;另一类则来自工业废渣的利用。建筑材料大都以土壤、岩石为原料加工而成,而这些原料中存在着原始的天然放射性核素,使得无机非金属类建筑材料都存在放射性,不同的是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多少而已。高温煅烧岩、煤所产生的矿渣等人类的生产活动也可使天然放射性富集增加,用它们生产的建筑材料会使人们受到高于天然放射性本底的附加照射剂量。

2.建筑装饰装修材料中放射性的危害

近几年我国经济水平迅速提高,人民进行居室装修活动也越来越多,对于装修美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当今人们再进行居室装修时不仅仅使用传统的装修材料,科技的发展导致大量新型装修材料的产生,当前装修市场和装修行业出现了多种类别的家庭装饰风格和多种样式的建筑材料。随着时代的发展色彩美观的石材、陶瓷、墙体材料也在不断研发出新的产品,但是从上文的研究可以看出放射性物质的来源交广,在大自然界当中普遍存在,而我们所用的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大多是使用天然的土壤、岩石、矿石等材料经过加工制作而成,而这些原材料所处的位置不同,形成时所经过的变化也各不相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原材料都多或少存在着放射性元素,这些放射性物质都含有镭-226、钍-232、钾-40等放射性元素,这些放射性元素会发生衰变,在衰变的过程中,这些元素会释放出α,β和γ粒子。根据调查研究,我们所使用的这部分天然放射性物质主要会产生以下两个方面的放射性危害:一是体内辐射危害;第二是体外辐射危害。我们所说的体内辐射是指放射性衰变的过程中会有氡气产生,放射性衰变过程如下:钍衰变成镭,镭进一步衰变成氡,通常情况下放射性核素都会发生衰变,而这些放射性核素在刷遍的过程中会有α,β和γ粒子被释放出来,与此同时,无色气体氡也会随之产生,这是一种新型的放射性核素,当人体吸入氡气后α,β和γ粒子会在人体内被释放出来,人体周围组织或器官的细胞在于这些粒子结合后,其基本分子结构会产生电离,人体细胞的基本分子结构也会被破坏,这就是人体内照射的产生过程。体外辐射是指人体受到穿透能力较强的γ射线的照射所产生的伤害。自然界中能够产生放射性核素的射线粒子的能量、辐射的类型以及存留量等多种类别都各不相同,这些元素当中镭-226、钍-232和钾-40的危害最大,因此人们应该对这三种核素极大地重视。这些元素中,钍232和钾-40是导致人体受到外辐射危害的主要元素;放射性核素镭226不仅能够产生具有高能量的γ射线,对人体造成产生外辐射危害,而且它在衰变发生后会有氡气体的产生,会对人体造成内辐射危害。但是这些放射性物质都会严重地威胁和伤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人体很容易吸收放射性物质,有的放射性物质通过呼吸进入人体,有的放射性物质则是通过皮肤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体内,继而致使人体内辐射的产生,γ辐射具有一定的穿透性,能够通过一定距离后再被人体吸收,导致外照射伤害的产生。内外照射主要使人类产生如下病症:头昏失眠、皮肤发红、白血病、呕吐、溃疡、出血、脱发、腹泻等,严重的还能够增加遗传性病变、畸变、癌症的发生率,甚至影响几代人的身体健康。

3.建筑材料放射性控制措施

3.1合理选择建房施工地点,强化建筑材料放射性检测控制

建筑单位和开放商要想有效控制降低建筑材料的放射性危害,就必须在建筑施工前合理选择建房施工地点,高层领导要正确认识到大多数室内放射性都是来源于地面,施工单位要确保实际建房施工地区土壤中的放射性含量要尽量低于正常水平,不能选择将建筑搭建在尾矿坝上,亦或者将建筑搭建在空气极其不流通的区域位置中,这样都不利于控制降低建筑材料中所含有的放射性物质。与此同时,建筑市场开放商和施工单位都必须提高对不同类型建筑材料放射性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要专门组建起完善的建筑材料管理队伍,强化对建筑材料放射性控制管理,确保各项建筑材料对应数据信息的准确完整性,避免一些劣质的建筑材料被投入应用到建筑施工中,这样会导致建筑携带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不利于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

3.2样品的密封时间

标准GB6566-2010《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第4.2.2条款,对样品密封时间无具体规定,但是不同材料样品的天然性衰变链时间不一致,样品密封时间太短,样品镭-226、钍-232和钾-40的衰变未达到平衡,会造成检测结果的偏离。通常将样品装盒后静置3到7天以期稳定方可测量,这个放置待测的过程主要目的是将样品中短寿命的核素衰变褪去。

3.3标准源及其可靠性

标准源应具有良好的均匀性、稳定性,量值准确,并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标准源属于有证标准物质,实验室在购买标准源时,应注意证书的合法性,并要求供应方提供证书原件,使用溯源级别较高的标准源。

3.4样品制备

按照标准GB6566-2010《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进行抽样、制样,最终检测时样品细度需<0.16mm。抽样的目的是使样品的物理特性与标准物质的物理特性基本一致,以保证相对测量结果有可比较性。因此,制样过程对测量结果影响甚大,应严格按照标准的方法及质量要求进行。

3.5测试时间的确定

不同的样品,其稳定性差异比较大,测试时间的长短通常由γ能谱仪的本底、探测效率以及材料放射性的强弱确定。本底高、探测效率较低应适当延长测试时间;本底和探测效率一定的情况下,放射性强的样品,测试时间应当放短,放射性弱的样品,测试时间应适当的延长。

3.6加强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建筑材料放射性控制水平

建筑企业在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放射性控制管理工作中,要制定出科学完善的控制管理规章制度,统一规范建筑材料放射性管理控制标准,督促相关工作人员严格按照企业规章制度操作,切实落实好各项建筑材料放射性控制措施,降低施工现场建筑材料的放射性。建筑企业要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与专业化的培训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确保能够在监理过程中认真检测控制建筑材料的放射性,杜绝高放射性建筑材料流入到施工现场。建筑材料管理工作队伍要根据建筑材料的放射性大小进行科学分类整理,这样有利于在实践施工中对各种类型建筑材料展开优化搭配使用,最大程度降低建筑各区域的放射性物质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提高建筑企业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材料事关人民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应该用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进行产品开发,保障消费者的利益,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检测人员需要根据不同类型建筑材料合理采用对应的放射性检测方法,提高建筑材料放射性检测水平。

参考文献

[1]昌文芳,王志霞,马捷,等.对建筑材料放射性检测结果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的研究[J].中国检验检测,2013(1):19-24.

[2]黄强,叶成,张燕.重庆市建筑材料放射性水平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2018(2):158-160.

[3]刘天祥.浅谈建筑材料放射性检测[J].福建建材,2015(8):27-28.

[4]孟金花,温小卫.建筑材料放射性检测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7(10):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