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防疫中不良反应问题分析与应对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生猪防疫中不良反应问题分析与应对研究

李从金1,姚江波2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 陕西省宝鸡市 721300

摘要:生猪防疫是确保生猪养殖质量,提升猪肉产品供给水平的重要保障,在养殖过程中,深入做好免疫接种,能够有效避免生猪疫情发生,提升养殖经济效益。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如出现较为显著的不良反应,会对生猪健康生长产生影响,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本文在简要概述生猪防疫中不良反应特征基础上,分析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结合实际提出应对措施,以此为相关预防和治疗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为提升生猪免疫效果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生猪防疫;不良问题;应对措施

为确保生猪养殖业保持良性发展,推动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我国构建完善的生猪防疫管理体系,针对重大生猪疫病实施强制免疫制度,推动防疫工作有序开展。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常会导致生猪出现不良反应,由此不仅会造成免疫失败,甚至会出现死亡现象,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经济损失。因此全面推动生猪防疫管理工作优化,尽量避免不良反应发生,是具体工作开展中应当关注的重点问题。

1、生猪防疫中不良反应特征

生猪防疫时,在疫苗注射后4~6h内,会出现体温上升、食欲不振等现象,通常持续2~3d,最长为1周左右,这些特征都属于普通反应现象。但是在疫苗注射后1~2min,如生猪有出现呼吸困难、口吐白沫现象,或皮肤部位出现发紫、四肢抽搐、倒地不起等现象,或在眼膜内出现充血、口部有鲜血流出等现象,都属于明显的不良反应。部分免疫作业时,会有1~2头出现不良反应,但是多数情形下会整窝出现。在出现不良反应时,如没有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处理措施,极为容易导致生猪死亡现象发生,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经济损失。

2、生猪防疫中不良反应问题的产生因素

2.1 疫苗问题

疫苗注射是生猪防疫的主要方式,在疫苗生产、采购、运输和保存等各个环节,如出现不按规范操作现象,都有可能会导致防疫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疫苗分为弱毒苗和灭火苗两种类型,由于弱毒苗中含有抗原物质,更加容易引起不良反应。当前部分疫苗企业出于经济利益驱使,在病毒含量、生物安全及免疫原性方面的控制没有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产品质量存在较大问题,也会导致防疫出现不良反应。在疫苗的运输、保存及使用过程中,如未严格依照规范要求做好各个环节操作,出现疫苗失活、配比不当、接种剂量和时间不合理等问题,都有可能会造成生猪出现不良反应。

2.2 生猪问题

生猪自身方面的问题,也会导致在防疫过程中会出现不良反应。一是生猪品种差异会导致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存在偏差,尤其是对于培育程度较高的生猪品种,发生不良反映的概率明显较高。二是在防疫时,如部分猪群或个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如有呼吸道或免疫抑制性疾病,也会导致不良反应概率明显增加。三是处于发情期或生产期的母猪,在防疫时也较为容易导致不良反应。

2.3 应激因素

应激反应是指生猪对外界刺激适应性不足导致在防疫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产生原因较为复杂,例如部分生猪性激素、糖皮质激素等处于非正常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生猪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导致免疫力下降,在免疫时容易出现应激反应过于显著而产生不良反应。其次是在生猪喂养时使用发霉或带有病菌过多的饲料,也会导致生猪免疫力不足而出现应激反应[1]。再次是部分养殖人员没有严格依照生猪生长阶段特征控制圈舍密度,采用不同品种混群饲养方式,圈舍微环境较差,也会导致不良反应现象发生。四是在注射疫苗时出现大声呵斥、追逐等现象,也会导致生猪情绪较差而出现不良反应。

2.4 环境问题

环境是生猪免疫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重要影响因素,具体可以分为大环境和微环境两个方面。大环境主要是季节变化、气候变化及饲养场所变化等,导致部分生猪无法适应环境变化,在防疫时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微环境则是指养殖场内环境过于杂乱,如存在过于封闭、空气流通不畅、圈内温度过低、湿冷现象较为明显,在更容易滋生微生物条件下,使得生猪本身体质较差,也容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3、生猪防疫不良反应问题的应对措施

3.1 及时施救

在生猪防疫出现不良反应时,应当以快速救治、降低死亡率为基本要求,及时采取救治措施。对于出现普通反应的生猪,通常是采用简单的隔离措施进行处理,圈舍环境要安静,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对于出现不良反应的生猪,首先要将其头部侧歪,以避免出现窒息现象。在情形较为严重时,还应当采取药物施救的方式进行处理。注射药物可以选择地塞米松或肾上腺素,注射方式为肌内注射。大猪注射0.1%的盐酸肾上腺素,比例为5~10mg/次;小猪注射地塞米松,比例为1~2mg/次,2次/d,连续2d。在采取注射治疗时,还可以采用大剂量电解多维饮水、葡萄糖饮水等方式,辅助生猪利用排泄方式将毒素排出来,更为有效的缓解不良反应[2]

3.2 科学选择疫苗

疫苗方面问题产生,主要是由于疫苗监管体系不完善导致,在未来监管体系改革深化背景下,疫苗质量及使用环节的问题将能够得以有效控制,防疫人员也应当肩负基层工作安全责任,做好疫苗的科学选择。在选购疫苗时,应当由防疫部门统一组织,以符合国家标准为根本要求,选择免疫效果好、副作用小、免疫应激小的正规疫苗。在疫苗运输和存储环节,应当依照规范要求选择合适的低温环境,避免由于疫苗失效导致的不良反应问题。在疫苗接种时,应当严格依照规定要求做好溶解和稀释处理,综合考虑疫病流行情况和防疫部门要求,合理确定注射剂量。

3.3 加强饲养管理

深入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减少微环境对生猪的应激影响,是尽量避免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保障。在圈舍环境管理方面,应当做好温度调节、通风等方面的控制,定期做好粪便清理和无害化消毒处理。在疫情发生时,要确保圈舍良好通风状态,加大消毒频率,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在喂食时,根据生猪年龄和体质等方面差异,合理配备饲料,添加能够增强生猪免疫抵抗力的饲料,保障营养物质的全面性、充足性,满足生猪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更好的提升饲养水平,提升生猪生长健康水平,有效避免防疫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

3.4 规范化免疫操作

规范化免疫操作是有效避免不良反应的重要举措。在接种前应当尽量避免吼叫、追赶等对生猪的刺激。所选择的疫苗,如在低温环境中储存,应当回到正常温度时才能够使用。疫苗应当现配现用,确保开封的疫苗在4h内用完。在接种时应当将接种部位、注射器及针头等部位彻底消毒,坚持“一猪一针”的接种原则[3]。接种时间应当避开进食及前后时段、避免圈舍环境发生明显变化的时段,有效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3.5 强化监测系统建设

强化监测系统建设,在出现疫情时,及时告知兽医并做好相应的上报工作,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对症处理,是科学防疫的基本要求。对基层防疫人员而言,应当强化自身技术学习与提升,熟悉防疫操作流程和不良反应的基本要求,在出现不良反应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内采取合适措施进行处理,避免不良反应扩大化。

4、结束语

生猪防疫中不良反应的有效处理,是基层防疫人员必须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在防疫工作开展中,应当做好与养殖人员的沟通交流,通过多方面配合,有效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周腾.生猪防疫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与对策[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2(09):112-113.

[2]张海博,张继周.生猪防疫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与方法探讨[J].中国动物保健,2022,24(03):12-13.

[3]张霆,贾文玉.生猪防疫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与措施[J].今日畜牧兽医,2021,37(03):39.

第一作者简介:

作者:李从金、性别:女、民族:汉、出生年月:1990年05月、籍贯:陕西安康市、学历:本科、职称:助理畜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