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实验初级中学,317600
摘要:初中数学思维的根本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逆向思维等能力。逆向思维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能力,逆向思维可以使学生深层次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有效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基于此,本文从双向思考模式、夯实知识基础、突破固化思维三方面探究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培养;逆向思维;能力
引言:新课标改革深入,初中数学由以往重视基础知识教学逐渐转化为重视逆向思维、数学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培养。逆向思维是对已经成为定论的理论和事物反向思考验证的思维模式,对学生深度理解数、应用学知识具有重要作用。
一、双向思考模式,渗透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具有一定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在实际学习、探究中形成质疑精神,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深度和应用能力,增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促使学生形成和发展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在初中阶段数学教材中有许多数学概念、性质、公式、定理等知识具有一定双向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的双向向教学,避免学生形成固化思维,限制数学思维的发展,可以从数学概念、定理的两面性展开教学活动,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提高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
例如,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正数和负数”一课中,围绕正数、0、负数的概念展开教学。正数和负数是相反的概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性学生理解正数即大于0和0代表无的概念,通过对正数和负数的理解,引导学生自主推导负数的概念,得到正数大于0,则负数小于0的概念,并反问学生,正数有哪些?负数有些?进一步强化学生逆向思维。
二、夯实知识基础,培养逆向思维
知识间的联系性是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基础,在当下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多元化思维的培养,促使学生能够建立知识间联系,形成独特的知识结构,为培养逆向思维奠定理论基础。所以,数学基础知识是教学教学的重点之一,在真正理解数学基础知识后,学生才能融会贯通,逆向推导,形成逆向思维,提高数血学习能力、形成数学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教师重视在课堂上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在形成知识的联系的基础上把握各方面数学知识,培养他们逆向思维[1]。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讲解,促使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在正向解题的基础上,也能运用相关数学知识、条件进行逆推,形成逆向思维,进一步掌握数学知识的应用方法。
例如,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几何图形”一课中,围绕几何图形的平面图向立体图形转化展开教学。教师在教学几何知识的过程中,可以侧重于立体图形、平面展开图、点、线、面、体等内容的概念展开,重视概念之间的联系,明确点、线、面是体的组成部分,也是独立的个体等知识之间的联系,正向思维是将立体图形向展开图推导,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将展开图向立体图推导,进一步理解几何图形相关知识,同时,正向思维是观察几何体上、下、左、右的平面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上、下、左、右的平面图推导立体图形,使学生能够对相关知识深刻掌握和理解,在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之间灵活切换运动,提高他们对知识的应用程度。
三、突破固化思维,提高反证能力
长久以来,初中数学教学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即教学讲学生被动的接受,再辅以相关习题,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较大程度上限制学生数学思维发展,不利用学生将数学知识真正融会贯通,难以将所学知识灵活、巧妙的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过于单一,难以深度探究数学习题中蕴含的解题线索,不利于 数学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提高、发展。因此,教师要明确逆向思维对学生数学学习的作用,在教学中重视逆向思维的培养,提高数学重视运用灵活性和准确性[2]。基于逆向思维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渐打破学生原有固化思维,提高学生数学问题反正生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准确率,提高自身数学思维逻辑。
例如,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课中,围绕论证三角形全等为核心展开。教师可以利用“角边角公理”“角边角含义”等内容导入课堂,引导学生复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知识,如图1-1可知ΔABC≌ΔA’B’C,那么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全等三角形定义,进行逆向推理,培养他们反证能力,提高他们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表 1-1
结束语:综上所述,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数学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这一时期学生自我意识觉醒,逐渐形成自我感知力,是培养他们逆向思维的关键时期,本文从上述三方面探究初中数学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深入和应用灵活性,强化他们数学思维逻辑,将数学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有机融合,实现二者灵活运用、转化,形成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蔡联远.构建初中数学学习有效评价体系的方法[J].教师博览,2022(36):55-56.
[2]李陈娟.“互联网+”环境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创新分析[J].学苑教育,2022(36):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