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第十七中学 山东 淄博 255000)
摘要: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道德素养的高低对其今后就业的影响较大,因而在高中教育期间如何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成为教师授课的关键。在高中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优化教学设计,让学生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使他们的审美情操和爱国情怀都得以培养,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将德育渗透入音乐教学活动,学生的心灵得以净化,高尚的情操和品德得以建立,他们的全面发展也能够更好地实现。
关键词:高中音乐;德育;渗透途径
引言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高中的办学理念也随之改变。高中德育工作是提升高中生整体思想高度与精神层次的重要途径。而当前我国传统的德育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时代要求,使得德育教学难以真正实现其功能,因此必须进行德育工作的变革。
1高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①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高中生升学压力大,容易产生不良情绪,若未能及时有效排解,可能会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影响。而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能帮助学生舒缓情绪、放松心情,转变学生消极的态度。同时,在高中音乐教材中有许多励志的故事,教师可运用励志故事,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在充分理解音乐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拼搏精神。②改善学生人格及情感。目前的高中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部分学生受到父母及长辈一定程度的溺爱,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缺乏责任感,严重危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能通过渗透德育,实现对学生的高效引导,帮助学生感悟、体验音乐中积极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反思自身的行为举止,从而实现净化心灵、改善人格的目的。同时,在德育的引领下,学生的情感能被丰富多彩的音乐所影响,为其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积极助力。③提高学生团结协作意识与能力。高中音乐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新时期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形式较为多样,教师可创设积极的音乐学习活动,营造活泼欢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切实融入音乐课堂,提高音乐课堂的学习效率,而且,艺术节、合唱活动的开展需要全体学生配合,能让学生明确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集体责任意识,增强其团队协作能力。
2高中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有效渗透途径
2.1挖掘创作背景,有效渗透德育
每一部音乐作品之中,都蕴含着意味深长的故事。看似平平无奇的歌曲,或许有着令人无法忘怀的创作背景。这些都是值得挖掘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音乐作品。当学生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以后,能够代入自身情感,进一步感知作品传递的中心思想,完成学习目标。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音乐作品背后的创作故事,从故事之中提炼德育思想,有效开展德育教学活动。比如,在带领学生鉴赏《黄河大合唱———黄水谣》这一音乐作品时,音乐教师就可以深入挖掘该作品的创作背景,让学生对这首作品进行深入了解。《黄河大合唱》创作灵感来源于1938年。这一年武汉沦陷,全国人民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在战火纷飞的时代背景下,有一批爱国人士,积极抗敌,试图唤起民众的斗争精神,打败侵略者,赢得胜利,保卫祖国。诗人光未然就是其中一个。他从壶口附近东渡黄河时,见证船夫们与惊涛骇浪搏斗的场景,大为震撼。次年,他在延安创作出朗诵诗《黄河吟》。该词作令作曲家冼星海无比振奋,在1939年,冼星海完成《黄河大合唱》的作曲。这部作品的创作环境艰苦,凝聚着创作者的无数心血。同时也反映抗日战争时期,无数中华儿女英勇斗争,不畏艰险,不怕苦难的精神。对中华人民保卫祖国、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伟大品格进行讴歌。在了解创作背景以后,学生怀着沉重的心情去鉴赏音乐作品,在气势恢宏的音乐旋律之中,进一步感受到黄河的波澜壮阔与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借由《黄河大合唱———黄水谣》,将历史铺陈到学生的眼前,让学生感知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学习革命先辈们顽强斗争、不畏苦难的优秀品格,启迪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自强不息、不畏艰险、勇于抗争的精神,实现德育思想的有效渗透。
2.2展示艺术作品,丰富精神世界
课堂中的艺术作品展示环节,教师应为学生搜集优秀的音乐名作,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呈现,利用悠扬的曲调活跃课堂的氛围,并引导学生学习这些名作背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带领学生一同欣赏名作的曲谱、填词以及各种曲子的旋律,感受在没有填词的情况下,曲子所表达出的情感。在高中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乐理知识的教授和鉴赏音乐的技巧是基础,也是首要内容,是帮助高中学生奠定音乐基础的重要学习环节。而德育的融合为高中音乐教学开创了新的教育教学板块,使得教师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对其进行思想道德以及艺术鉴赏能力等方面的深度培养。为了做好这一方面的教学引导工作,教师可以通过音乐艺术作品的展示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使其在音乐艺术作品的多元化学习中真正获得能力的提升,同时探究音乐作品背后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情感。
2.3开展音乐实践,提高德育魅力
高中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言行举止均能对学生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具有榜样意识,用自身人格感化学生,让学生感受德育的魅力。同时,为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除课堂授课外,还可适当开展音乐实践活动,并改进传统教学方式,不断挖掘音乐教学中的亮点,高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促使德育思想能更好地融入音乐教学过程中。此外,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重视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音乐素材与知识,强化对学生的引导。例如,教师在开展《这一仗打得真漂亮》音乐教学前,可搜集与课程有关的资料。教学开始时,教师可播放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中包含的革命精神,之后,教师可将学生分为5-7人一组,指导学生根据歌词内容排演课堂音乐剧。同时,教师可鼓励学生自主查找与音乐有关的故事、资料,在组内讨论,自由分析音乐中主要人物的心理情况和性格特征。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适当进行引导,并示范音乐剧的表演方式,可增强学生的认同感,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通过排演歌剧,学生间的情谊更为深厚,班集体凝聚力得到增强,充分体现了德育的理念与内涵。此外,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带领学生开展户外实践活动,如,教学《在希望的田野上》时,教师进行理论授课后,可组织学生开展实践课程,地点可以是周围的农家田园,也可以是校园中的一角,让学生近距离接触田野,同时可开展植树、修剪花叶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劳动人民劳作的辛苦,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切实理解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强化学生对劳动的认同。可见,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能实现德育与音乐教学的高效统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塑造优秀的品格。
结语
总而言之,音乐学科是初中阶段实施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其可有效推动初中阶段德育建设的发展。而作为高中音乐教师,应思考如何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如何持续思考改进教学中的方式手段,应从多个角度采用多种角度将德育元素融合渗入到音乐教学中去,以切实培养和提升高中生的思想素质以及政治态度,从而实现学生“技能”与“思想”的齐头并进。
参考文献
[1]张楠.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功能及实现方法研究[J].北方音乐,2019,(14):72-73.
[2]李灿.高中音乐教学与德育融合的策略[J].当代音乐,2019(01):12-13.
[1]李静.浅析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J].考试周刊,2021(24):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