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电视气象节目的网络直播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提高电视气象节目的网络直播效果分析

熊姗

江西省气象服务中心,江西 南昌 330000

摘要:网络直播作为近几年最火爆的视频形式,受到了广大网民们的热烈追捧,以其独特的优势快速占领受众市场,在给电视媒体带来冲击时,也带去了创意灵感。随着网络直播行业的普及与推广,气象服务部门也纷纷加入网络直播中,前景发展良好。本文针对提高电视气象节目的网络直播效果进行了分析与阐述,以供相关人员借鉴与思考。

关键词:电视气象;网络直播;效果分析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热浪席卷全球,当今的媒体环境为直播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多样化技术为直播提供了更为宽广的渠道。许多气象服务中心也纷纷试水,勇敢在网络直播领域创新,致力于突破传统发展的各种困难。在符合网络直播的各种要求下,不断推出一系列媒体直播节目,摒弃传统气象节目单一死板的风格,让其与观众积极互动,尤其是在重大气象直播服务中初见成效。

一、气象节目网络直播的特点

气象节目直播业务实质上是一种信息传播,它与其他网络直播业务一样,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广、表现新颖、同步性强、影响范围广等特点。(1)传播速度快;天气新闻融合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使得直播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进行现场直播,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就可以观看现场直播,“零时差”地了解天气情况,大大缩短了新闻传播的时间。(2)目标群体广泛。天气直播的观众范围很大,不管是男女老幼,只要会上网,会用手机,就会成为天气新闻的潜在观众。(3)幽默诙谐的语言。由于天气预报的特殊性和科学性,它的趣味性一直很差。而天气新闻直播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主持人在直播的时候,可以用比较幽默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用一些流行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让观众更容易接受。(4)同步性好,现场感受性好。天气新闻的实时转播,将现场的情况,真实地呈现在大众面前,让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即时性和即时性。(5)高度的交互性。通过现场直播,听众可以在现场实时参与、即时发表意见、参与讨论,达到双向沟通,从而达到从点到面、从点到点的相互融合,提高群众的参与性和对重大气象服务活动的热情[1]

二、如何提高气象节目的网络直播效果

(一)调整直播硬件设备

电脑和宽带是连接互联网的根本,二者都是网络直播必不可少的基本硬件设备。在选用电脑时,一般的配置就足够了,无需额外的费用。此外,还要配备摄像头,麦克风,声卡,耳机,麦克风支架,台灯等。在直播界中,摄像头,电容麦克风,独立的声卡,都是直播的关键。可以购买一套电容麦克风和独立音响。要注意的是,这些设备的性能直接影响到直播的效果,因此必须予以关注。尽可能地采用进口线缆和视频采集卡,以此减缓电缆线或是连接器所引起的指标衰减。在制作视频通道电缆时,要想提升色彩副载波的同步精度,应对电缆长度的一致性给予应有的重视。同时要解决好供电与接地的问题,一旦在直播时由于电源的问题会导致自动播控系统出现不必要的故障,因此可使用ups电源,进而减少电源问题对播控的负面影响。一旦处理不好接地问题,极易在信号交接时出现干扰情况。除此外,在技术层面上要鼓励创新,在电视转播中运用新的技术手段,积极探索新的技术手段,为受众带来新的视觉体验,并有可能产生新的节目形式。当前,影音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沉浸式,即通过虚拟和增强现实,让人“身临其境”,而电视转播的气象服务则是注重现场的特性,满足受众的需要。因此,如何运用最新技术,让观众感受到更加真实的灾害性天气,将成为未来探索的方向与突破口。可以用监听耳机来检测网络直播效果。在网络上直播时,气象台主持人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声音,然后作出相应的调整。许多电视台的直播场地都比较狭窄,如果用扩音器,很可能会影响到身边的人,而且很可能会产生干扰。因此,选用高质量的耳机是非常关键的。全封闭式耳机是最好的选择,最好是1.2米或更长的耳机,方便现场直播[2]

(二)根据受众群体做出节目调整

对于电视气象节目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在灾害性天气到来之前,向群众发布预警报信息,利用气象信息以此达到减少防灾减灾目的。其次是通过气象台的知识科普,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生活上的建议,让人们通过有利的措施提高经济效益。在对宣传工作进行科普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内容进行科普宣传,以此满足社会人民群众对气象防灾减灾的需求。电视气象节目作为对外公共服务的重要形式,不但是气象事业作为公益性、社会性、科技性的重要体现,更是气象台服务社会干部、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渠道。像一些中小学生很少能够接收到关于气象的宣传知识,但中小学是需要科普气象知识的重点人群,而且他们人员数量较多且范围较大。一旦有灾害发生时,可以通过气象台的知识科普保护自己。所以,要想提升气象台的网络直播效果,建议在一些儿童频道、教育频道中提升对气象知识的宣传科普。与此同时,应提升对城市灾害的防御能力。由于城市人口较为密集,一旦发生自然灾害,通过网络直播对气象知识的科普宣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防御灾害的效果。气象灾害很有可能对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最好在侧重农业气象节目中对农业方面的气象灾害知识进行科普宣传,从而有效减少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

(三)提升与观众互动环节

电视气象节目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段开启网络直播,寻找适合自己的黄金时间段后,要确定好节目的开播时间,让观众对何时开播有个初步的印象。主持人要转变表述形式,消除职业障碍,提高传播效果在紧紧把握“气象”的基础上,要将目光放在“气象+”上,也就是说,任何与天气有关的东西,都会出现在节目的视野中。这样的话,话题就会更贴近生活,也就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气象风格”了,而是采用更生动、更生动的语言,让观众更容易接受,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在内容层面上,电视直播类气象服务节目可以试图打破传统的一成不变的新闻语态,采取多元化的表达方式,例如与现阶段的网络流行语相结合,模仿网络主播的语境和语态,兴许会摩擦出新的直播火苗。

适当强化热点事件,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对于网络直播气象服务节目而言,应致力于开展重大社会的热点事件作为营销推广。一旦出现台风、暴雨、冰雹、雾霾等灾害性天气时,可与中国天气网、新闻网站等各大新媒体主流网站相结合,从而实现网络直播类气象服务节目在多家网络媒体平台的报道,以此扩大气象服务品牌的宣传影响[3]

(四)与多个部门进行联动

一旦电视直播类气象服务节目将视野打开,将需要更多。更丰富的内容对其进行支撑。然而现有的信息来源难以满足这巨大的缺口。要想解决此问题,中国气象局频道可以与中国天气网联合打造“多媒体采集、共平台生产”的创新型采编模式。进而实现频道、网站、移动客户端的共同策划与播出。要加强与省级气象部门的联系,立足于自己的工作,要突出气象业务优势和专业频道特色,由频道联合省级气象部门集中力量做出品牌。在中国新的天气频道地方插播模式强化互动,提高省级气象部门的参与程度,充分调动省级气象部门的积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信息传播的方式,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率,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电视气象节目也要做出积极改变,合理适应网络直播平台,网络直播俨然成为气象宣传的重要平台,通过加强互动,与多平台联合能满足群众对气象信息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倩,董珍珍,段星汝,韩天红.高校师生对网络直播平台“教”与“学”效果现状及满意度调查分析[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2022(06):167-172.

[2]罗小蓉. 农村普通高中远程网络直播教学效果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3]吴鹏泽,杨琳.网络直播课堂存在问题及初步解决思路[J].教育信息技术,2006(08):24-27.

作者简介:熊姗(1984—)女,本科,一级播音员,从事气象主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