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雷博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EPC模式是整个建筑业承包模式的一种,在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普及的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装配式建筑是近年来我国大力代表的建筑类型,它将建筑的一部分或所有构件分割成多个单元,在工厂中生产,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从EPC模式和装配建筑的优势出发,可以尝试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设计、材料采购、构件生产和现场施工现场的综合管理。
关键词:EPC模式;装配式建筑技术;结合
引言
相比于传统建筑,装配式建筑更注重精细化管理。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EPC模式可以将粗放型管理转变为精细化管理,提高建筑管理质量,因此应对EPC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有效手段将EPC模式与装配式建筑技术结合起来。
1EPC模式与装配式建筑
根据EPC总承包合同,承包商负责项目设计、施工及材料和相关设备的采购。与此同时,总承包单位对合同项目的工期、造价、质量和安全问题负全部责任,最后向使用单位移交一个具有使用条件和满足使用功能的工程项目。装配式建筑是指将建筑的一部分或全部构件分割成多个单元,在工厂中制造,然后运输到建筑场地进行安装。与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良好的质量、效率和绿色环境保护等优点。(1)质量好,在组装建筑中,外墙砖直接放置在预制嵌板上,大大提高了砖的粘度,并有效地避免了新墙材料砌成的外墙渗透问题。 (2)环境保护,装配建筑中能源和材料的相对消耗可以减少建筑废物的形成和建筑废水的排放,以及噪音、灰尘和有害气体的污染,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低,建筑技术的应用相对集中,符合要求。
2EPC模式与装配式建筑技术相结合的意义
2.1有利于优化项目组织结构
装配式的特点是构件预制化,由装配式厂家加工,现场施工单位进行预埋及实施,过程中存在信息沟通的问题,经常出现因信息不对等,导致构件尺寸或现场预埋的问题;这种情况一般出现于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而EPC模式可以清晰划分不同机构的具体职责,优化各个参建单位的关系,从而优化项目组织结构。在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中,业主和诸多分包单位都有联系,但是这些分包单位之间没有联系,所以各个参建单位的沟通难度相对较大,存在信息壁垒,很容易出现互相推卸责任等问题。在EPC模式中,业主将装配式建筑承包给一个总承包企业,由总承包单位统一实施与分包,,有效地整合分包单位,降低了不同参与方的沟通困难带来的信息偏差等问题,出现问题也可以及时找到第一责任人。
2.2缩短工期
在建造装配式建筑时,EPC模式的使用可以有效地进行信息的集成及工作的统一安排,如原材料的设计、采购、生产和装配,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计划的制定、原材料的采购、生产加工及安装需要一项任务来完成下一项任务,采用EPC模式能够更好地整合整个流程,并进行有效地管理,避免各阶段因脱节产生影响工期地问题,相反能更好地提高沟通效率,有效地使预制构件的加工与现场实施高度融合,不脱节,缩短项目的工期时间。
3EPC模式与装配式建筑技术相结合的策略
3.1有利于优化设计与资源整合
在EPC项目有装配式建筑的情况下,技术建议如下:(1)组建一个与项目经理协调的管理和技术团队。该团队重点关注最大限度地提高工程利润,以降低现场生产、运输和安装成本,改善信息及沟通。根据施工图设计与装配式深化设计的配合,对预制构件进行合理化的优化设计。(2)从装配车间的生产能力、业务满意度、运输距离及物流等方面对项目装配式生产单位进行了解,以制定初步采购方案。(3)深化设计团队对PC构件进行初步的深化,施工图设计人员及施工人员对图纸提供技术反馈,结合现场的可实施性进行考虑。
3.2采购阶段的结合策略
采购阶段也是EPC模式中的关键阶段,影响着工程建设质量以及成本。装配式建筑的采购重点在于预制构件的采购,所以需要根据预制构件的采购特点进行管理。第一,采购对象简单。预制构件的采购类型较为单一,且大多数预制构件都是由常见的材料组合形成的,这就降低了材料采购难度、简化了材料采购流程。第二,质量要求高。相比于传统的工程材料,装配式建筑对预制构件的质量要求更高一些。因此,在采购预制构件时不仅需要对构件进行物理检测,也需要进行化学性能检测以及功能区检测。第三,运输难度大。预制构件具有体积大、自重大、无法折叠等特点,所以运输难度相对较大。第四,存储时间短。加工厂完成预制构件的生产后会将预制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施工人员需要通过吊装等方式装配预制构件,但预制构件的存储成本、起吊成本都比较高,所以需要缩短预制构件的存储时间,从而降低成本。
3.3完善行业管理体系
当前,EPC总承包人的管理机制尚不存在,包括管理制度不足,各国政府需要尽快建立适当的监管机制,重点关注EPC模式在建设项目建设中发挥的领导作用,并制定一套规定EPC模式的指导方针。一方面,政府希望不断完善EPC总承包单位对招标活动的管理,发展科学体系,切实保障EPC模式总承包单位的权利义务,提高整个项目的合同质量,降低EPC模式在装配式领域的应用风险。另一方面,总承包单位应不断优化协调机制,促进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实现有效互动,改善整个设计过程的协调,解决EPC模式在应用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3.4施工阶段的结合策略
施工阶段是EPC模式的重点阶段,更是工程管理的重难点。装配式建筑施工难点在于预制构件的吊装,需要做好吊装机械的调整工作、定位工作以及固定工作。预制构件的体积与重量都比较大,对吊装机械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同时,装配式建筑对构件节点处理的要求比较高,应通过有效手段增强预制构件的安装精度。在施工过程中,总承包企业需要做好各个专业的协调工作,减少专业冲突,利用EPC模式控制工程进度与质量,增强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在施工策划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利用BIM技术构建工程施工仿真模型,对工程建设流程以及施工工艺进行模拟,分析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并对施工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优化施工场地布置、施工技术选择与施工工序的安排。
3.5重视信息化技术和EPC模式整合
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计划的普及,使我们许多行业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信息技术。国家也相继推出了不同的政策来推动建筑行业的信息化。信息化的基础就是数据的整合与利用,在这方面,EPC模式的特点完全体现出来,能够有效地联动各参建单位,整合数据资源,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同时利用BIM技术实时监控装配建筑的整个施工过程,对数据进行整体分析,消除传统施工管理的不足。例如,使用EPC模型分析装配建筑数据,处理和补充数据,改善各阶段之间的交互与合作,提高建筑行业的资源共享,加快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改进整个施工过程,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结束语
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EPC模式有利于优化项目组织、控制成本。企业应加大对EPC模式的研究力度,综合分析装配式建筑管理现状,针对管理角色错位等问题优化招投标策略、设计策略、采购策略以及施工策略,进一步提升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小杰.EPC模式下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设计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21
[2]黄轩安.EPC模式下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设计应用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
[3]赵鹏,陈浩,章明友.EPC模式下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设计应用和实践[J].建筑结构,2019
[4]韩云峰,李文.EPC模式与装配式建筑技术相结合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
[5]孙晖,樊则森,齐贺,欧亚明,王龙.关于EPC模式与装配式建筑技术相结合的应用研究[J].施工技术,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