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地理作业设计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地理作业设计策略

李伟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滨北街道北城英才学校,256651

摘要:作业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检测、温习、巩固以及拓展课堂所学知识与内容的主要途径,并将作业结果反馈给教师,让教师能够清楚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传统作业的布置,主要以应试为导向,以题海战术为策略,让学生进行重复的、机械化的作业练习,在这种作业形式下,学生难免会觉得疲惫,从而产生压力与负担。

关键词:双减;初中地理;作业设计

中途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双减”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双减”的政策和措施。作为初中地理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并落实到教学工作中,现就初中地理作业创新设计谈几点策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地理作业设计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1 初中地理作业设计的现状

(1)学生对作业的兴趣比较有限。长期以来,教师由于受到传统观念束缚,难以通过丰富的形式来设计作业,学生对作业的兴趣较低,无法感受地理学习的趣味性,给学生学习积极性带来了严重的打击。目前,初中教师在设计地理作业时,一般奉行的是题海战术,即通过大量的作业来使学生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在这种机械训练模式下,学生会逐步丧失学习兴趣,滋生应付敷衍等不良学习态度。(2)作业内容比较单一。作业内容比较单一也是传统地理作业设计一直存在的一个问题,在作业设计上,初中地理教师一般都是将课本后的习题或任务直接作为学生的作业,没有布置多样化的作业。在内容上比较单一,没有进行相应的知识延伸与拓展,这对于学生知识视野拓宽带来了阻碍。同时作业类型也比较简单,都是以理论型作业为主,动手实践类型的作业较少,这也进一步导致了作业内容缺乏丰富性,无法充分发挥作业的教学价值。

2 “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作业的设计策略

2.1 作业设计要重视合作

在分配完地理任务后,老师要注意学生的完成情况,并采取协作的方法来促进他们的共同进步。新课改后,注重对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其在学习中得到锻炼,从而增强探究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部分地理教师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协作能力的培养,造成了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不平衡,从而造成了许多问题。让同学一起来讨论。比如,在讲解了“知识地球”的知识后,老师会将自己的任务交给学生,让他们分成几组,制造出一台简单的测高仪。让同学自行选择地点,并使用测高仪进行地理、纬度的测量。在测试的时候,请同学把整个过程都记录下来。在进行猜测时,同学之间也会进行交流,一起探讨解决方案,以促进学生的协作意识,并在合作中学生中积极思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2 根据学生喜好,设计趣味性作业

兴趣是学生参与一切学习活动的前提。在参与和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只有对作业产生兴趣,饱含热情,在作业中获得快乐与成就感,才不会让作业变成学生的压力与负担。因此,教师在设计地理作业时,要注重增强作业的趣味性,以此来调动学生的作业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完“地图的阅读”一课后,学生对于中国地图已经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为了加强学生记忆,便于后续教学的开展,教师要求学生要记住中国地图的样子以及地形和地区分布。传统死记硬背的方式不仅耗费时间长,且效果不怎么理想,学生也不会认真地去记忆和绘画。对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喜好,将游戏理念渗透于作业任务当中。比如,教师可以先拟一个标题,即“华夏王者联盟”,该题目一出首先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题目是仿照学生喜欢的游戏而拟定的;然后教师再引出作业内容,即要求学生绘制出中国的地图,正确划分中国的自然地理位置与城市区域,并标记出每一块区域的名称以及地理环境特点,再根据区域的分布、地理环境特征等要素为其匹配合适的游戏人物角色,角色可以从历史人物中选取,也可以自创。

2.3 应用积分作业模式,激发学生作业动力

作为一种新的作业形式,整体作业模式在激发学生的作业动机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初中地理作业设计中,教师应更加重视这一方面,加强这一作业模式的应用。在此过程中,结合地理课程的知识点,我们设计了一套关于该课程知识的题库,然后针对不同主题设计了差异化分数。在选择这些作业时,学生可以在自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题库中选择最合适的问题,只要他们能够确保这些问题的总分能够达到老师指定的总分。这种一体化作业模式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平衡学生的作业压力,提高作业的灵活性。以《中国河流》为例,在完成这一课程教学后,教师就可以应用积分作业模式,平衡学生的学业压力,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在进行题库设计时,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来下载一些现成的题目,然后针对题库中题目进行优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筛选出最合适的题目,确保这些题目与《中国河流》这一课程知识点有较强的关联。一般而言,对于概念性题目,比如“水系、流域、外流河”等概念,可以将其设计为一分或两分,基础知识点相关题目可以设计为三分或四分,比如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内容考核等。体现学科思维的题目可以将其设计为四分或者五分,比如外流河形成的原因分析等题目。对于学生而言,只要完成总共二十分的题目即可,具体题目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择。

2.4 培养探究习惯的策略

当学生有思路和兴趣时,教师要注重如何让学生长期地保持这种学习习惯。在探究性作业的完成过程中,教师应该授人以渔,让学生积极思考,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展现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地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在教学“世界的气候”时,学生平时要多关注气候的变化,不同的日期、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又如在教学“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时,学生要留心观察自己所在地区的自然资源状况与经济的联系,学生还可以关注自己所在的城市属于几线城市、自然资源是否充足、如何在生活中节约资源等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合理选择探究式作业的内容。如“海陆的变迁”这个章节的内容知识性比较强,不易进行探究,也不利于学生实践考查,所以这类型的题目不适合成为探究性作业,更适合采用学生记忆知识点的方式进行学习。因此,教师要适当选择课题的研究。

2.5 立足学生本体,设计多元化作业评价

传统作业中,由于作业形式较单一,教师对于作业反馈情况的评价也缺乏变化,基本上只是围绕学生的准确率、书面整洁度、知识掌握情况、上课听讲情况等展开评价。而“双减”过后,教育逐步回归本质,学生也逐渐回归本体,无论是教学方式、作业形式,还是学生的发展等都呈现出全面化、多样化的趋势,因此,初中地理中,教师对于作业的评价也应该更加多元化。

结束语

总之,作业设计可以有效地了解教学信息,高效地检测教学效果.然而现实教学中,机械、单一、重复的作业大量存在,在常年“刷题”的机械摩擦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逐渐散去,思维的灵性也逐渐消退。在实施“双减”的情况下,中学地理教师要改变观念,注重家庭作业的设计,在做作业时要注意内容的趣味性,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协调,注意实际运用,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认识到地理的知识。

参考文献

[1] 孟培.浅议初中地理作业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168-169.

[2] 付东华.浅谈如何设计初中地理趣味性作业[J].试题与研究,2019(3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