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时代的我国残障儿童融合教育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面向新时代的我国残障儿童融合教育发展研究

王棹琪

武汉文理学院

摘要:接纳并且尊重所有残障儿童是融合教育所主张的主要内容,需要尽可能让残障儿童在普通教育环境当中对优质教育有更深层次地了解和掌握。把这一观点落实到实处,可以为新时代办好特殊教育奠定扎实基础。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融合教育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但就现阶段来说,依旧有一些智障儿童未得到普通教育,全社会还未形成融合教育理念。从目前状况来看,应当不断健全有关法规政策,迅速提升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力度,打造与我国国情相符合的融合文化,可以让每一名残障儿童对优质的教育理念有更深入的理解。

关键词:融合教育;随班就读;残障儿童;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召开,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期。为了民族的复兴,需要对教育事业给予高度重视。特殊的教育与我国300多万残障儿童以及其家庭未来息息相关,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对特殊教育进行充分考虑。经过对党的历次会议内容进行研究能够看得出来,从十七大关心特殊教育到十八大支持特殊教育,然后到十九大做好特殊教育工作,足以证明政府以及党对特殊教育质量的有效提高给予了高度重视。从国内外特殊教育发展状况出发,融合教育已然成为了残障儿童接受教育的实践形态以及核心观念,同时也能够为稳步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奠定扎实基础。

1分析我国残障儿童融合教育的挑战

1.1需提升残障儿童入学机会

确保每一个孩子都有公平的入学机会是融合教育的基础与前提。在《残疾人教育条例》以及《残疾人权利》内容当中明确规定禁止任何基于残疾的教育歧视。针对残疾儿童而言,不能由于残疾无法享受普通教育。我国特殊教育追求的目标是零拒绝以及全覆盖,所有残疾人特别是义务教育时期的儿童,不仅要让所有儿童接受普通教育,还要把所有残疾儿童纳入到教育体系当中。直到2020年,全面普及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已然达到了95%,与一期计划相互比较,不仅对残疾儿童教育提出了较为严格的需求,与此同时也使得实现目标的挑战性得到了显著提升。6~4岁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从2006年的63.2%直接飙升到2013年的72.7%,几年以来增长速度较为显著。即使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但依旧有近三成的适龄残疾儿童未能接受普通教育,与95%的目标相互比较,依旧存在一定的差异。从实际数量可以看得出来,有27.5万学龄残疾儿童少年在2004年未入学,直到2014年,数据有所下降,即便绝对数量下降速度相对而言比较快,但依旧有8万多名被实名登记的残疾儿童少年未入学。我国残联教育就业副主任李冬梅曾经说过,在未入学的残疾儿童当中,农业户口占84%,在中西部农村或者边远贫困区域生活的未入学残疾儿童有80%。其中3/4的未入学残疾儿童是因为残疾程度较为严重而未接受普通教育,一半以上的残疾儿童患有自闭症以及脑瘫等。所以,应当不断提升工作力度,结合实际情况,利用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使得拓展服务模式更加具备多样化,这样可以使得适龄残障儿童的入学机会得到有效保证。

1.2社会屏障融合教育理念

即使融合教育已经在《残疾人教育条例》当中体现,并且政府以及学界和教育界等也在不断提高倡导力度,但就现阶段来讲,融合教育观念还未真正落实到实处,大多数人并没有对融合教育观念进行充分考虑。由于教育的引导者是老师,因此老师对残障学生的接纳态度与他们的教育参与和整个社会的融合理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得出来,大多数普校老师并未对社会融合以及融合教育等词汇进行充分解析,表示反对的老师已经超过30%。即便有80%的受访老师认为,特殊儿童有必要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但值得关注的是,这部分老师当中支持特殊儿童在普通学校就读的只有23.4%,一些老师认为残障儿童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无法有效提升教育质量以及教育效率,针对残障儿童而言,需要在特殊教育学校就学。除此之外,社会当中依旧有部分人认为残障儿童应当与正常儿童保持距离,一旦出现残障儿童随班就读的现象,则会对正常孩子的学习造成阻碍与影响。从这一点来看,残障儿童是否能够进入普通学校就学与社会大众息息相关。比如,在珠海以及深圳一些普通家长认为自家孩子应当与残障儿童保持距离,不应当出现同班就学的现象,即便权威医学专家对此作出了澄清,认为这种孩子较为聪明,完全能够在普通小学就读,但其他家长依旧无法接受残障儿童随班就读的情况。

2分析新时期下我国残障儿童融合教育的发展

2.1健全融合教育的有关法规政策

由于融合教育理念进入我国的时间并不长,所以融合教育法律以及政策方面的实践与研究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在我国《教育法》以及《残疾人保障法》等很多基本法律当中并未将融合教育体现出来,直到2017年融合教育才被纳入新修订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当中。但在条例中,只是对融合教育的含义进行了规定,并没有实际说明如何实现融合教育以及推进融合教育,从这一点来看,发展融合教育力度还有待提升。随班就读是我国现阶段融合教育主体形式之一,一直适用的是1994年发布的《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这也是唯一可以参照与执行的试行政策文本,其文本具备浓厚的试验与探索色彩,无法满足社会发展要求,相关教育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利用科学有效的解决策略,重新拟定有关政策,需要对普通学校教育与特殊学校教育的关系以及融合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与推进方案进行充分考虑。除此之外,要确保残障学生的评估以及分类和招生与教学等每一方面的有关政策更加具备科学性以及时效性。

2.2使用灵活方案保证每名残障儿童的受教育机会

就目前来讲,中国依旧有近8万多名适龄残障儿童未能进入学校接受普通教育,残疾程度比较重以及家庭困难和交通不方便与缺乏教育教学机构等是这部分适龄残障儿童未入学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社会与政府应当结合具体状况,利用具备针对性的方案,对残疾程度比较重以及不能到校就读和需要专人护理的残障儿童,可以利用送教上门以及远程教育和社会融合课堂等方法提供具备科学性以及规范性的教育服务。就经济不发达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的适龄残障儿童而言,政府不仅需要遵守两免一补的原则,还要使得补助标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补助项目包括特殊学习用品以及教育训练和助学金等,这样可以彻底消除残障儿童入学接受教育以后的顾虑。在缺乏教育机构的地区,在建立特殊教育学校的同时,政府应当创造有利条件,实现残障儿童可以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目标,在残障学生数量比较多时,应当将资源中心作为重要依托,在普通学校当中设立特殊班以及卫星班,对于政府来讲,需要对公益组织以及社会力量参与残障儿童教育给予高度重视。总而言之,需要把零拒绝原则落实到实处,这可以使得残障儿童受教育权利得到有效保障。想要使得特殊教育质量以及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我国应当不断提高随班就读的经费投入力度。所谓特殊教育,是因为教育对象与过程较为特殊,所以政府需要在拟定生均财政拨款标准的同时,结合具体状况逐渐增加预算,还要确保所设立的专项资金更加具备多种性。

结束语:

我国融合教育的初级形式之一是随班就读,与此同时,随班就读也是通往融合教育的过程与桥梁,因此需要对其发展情况给予高度关注,这不仅可以让残障儿童对优质教育有更深入地了解与掌握,还能够使得残障儿童的受教育权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樊丽娜. 一个也不能少: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1.

[2]戴雨聪. 美国适应体育教育发展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