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氛围营造的一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班级氛围营造的一点思考

周曼华

南京市第八中学 江苏南宁  210000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而这也是构建良好班级文化的一把钥匙。

教育是以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而又有个性发展为目的的,为此,教师首先必须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然后,通过创设充满生活气息的班级文化环境,让学生置身其间,激发其自我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凝聚力量。培养其的责任感、诚信和合作精神,进而营造师生关系和谐、同学友爱的良好的班风。

步骤一:创设生活气息的班级文化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

笔者所在的学校正好在实行新优质小班化教育的实验。一个班是32个学生,教室后留有的空间很大。于是在我们的教室后面,学校统一配备了大柜子,在班上学生的布置下,后面的柜子被分成了三个部分。左边的是书柜,班级的图书放在明显之处,供学生自己学习。右边是资料柜,用于存放每位学生的成长档案袋和学生的一些活动照片。中下方的柜子是生活柜,用于存放书包和衣物,或者学生个人的和学习用品甚至是拼插玩具等。另外还有摆放学生的立体作品、植物花卉、精品收藏等的展示台。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一方天地,也就有了一种家的感觉。

开放式的柜面,激发了学生养成整齐有序摆放的习惯。即使一些在家习惯不怎么好的孩子,在大家有序的摆放中也会感受到自我的不足,进而产生内疚感、羞耻感,最后,在自然而然间完善自我的习惯。

其次,充分利用教室的壁面,布置学生自己的图画作品展览、书法作品。让所有孩子都在教室里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展示空间。如果对孩子来说,他们对黑板报、墙报不感兴趣,那么再美再好的黑板报、墙报对于整个班级的教育活动又有什么教育意义呢?所以,我们采用小组轮流的形式布置教室,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从而来展现自我,规范自我,让有限的教室空间成为无限的教育资源。

再次,在教室生育角落,布置可观赏、可阅读、可实验或可供操作教具的特色角,如在教室前方的角落养殖盆花和金鱼,在讲台上摆放鲜花等,营造教室的个别化功能的同时,细节激发学生践行自己的班级责任。

当然,教室最明显的变化是学生课桌的摆放。学生课桌的摆放不在是一排一排的矩阵式、秧田式,而是四张桌椅拼凑在一起,以利于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一进教室就有合作学习、全员参与的意识。另外教室后面还多放几把椅子,便于教师对小组的辅导或参加讨论,从而改善了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对话的活动方式,使整个教室不再是一个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环境,而是一个以学生自主活动、主动学习为中心的学习环境。

步骤二:培养以提高人文素质为核心的班级氛围

黑格尔曾经说过“教育的绝对规定就是解放以及达到更高解放的工作……教育的目的绝不只是提供生活的技能,更不只是实现人的主观欲望,而是将人从自然生物性和个别性中‘解放’出来的神圣事业。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学习的考试成绩并不是判断孩子的唯一标准,因此在学生个人档案的建立和填充时,更注重孩子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情况。并且使学校----个人----家庭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共同搭建起家校协同、学生自我生命教育的平台。

首先,要关注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尤其,我们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从小到大可能都没有吃过什么苦,只有得到,不懂得什么是付出,因此也不知道“责任”二字的重大。所以,可以引导他们从关心自己的父母开始,从关心身边的人开始,学习尊重他人、关心集体、关心国家。

其次,要注重诚信教育。诚信是人之为人的基本特征,人人都需要诚信。作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规范,“诚信教育”势必先行。优质学校普遍教室相对较空旷,而且学生都是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所以考试时很容易做到单人单座、而且位子之间可以拉大距离。所以从客观上就减少了考试互相偷看等作弊现象,间接约束了学生。老师这时可以用放心、信任的态度对待每一个考试中的学生,从正面角度引导学生遵守诚信。另外,经常开展一些与诚信有关的活动,比如辩论赛、讨论、作文竞赛等等,也更利于学生明白诚信对人生的重要性。

最后,还要关注合作精神的教育。新优质校办化教育在合作精神的培养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平时上课的讨论中,综合性学习的研究中,学生都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这样实际上就在潜移默化的进行合作意识的渗透。当然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合作意识,那么小组的学习就形同虚设。因此在教学进行的同时,就必须对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进行关注。

步骤三:建立人人参与班级事务管理的班级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以人为本,人文化人的班级文化建设还需要班级制度的保障。班级制度的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从而,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当然因为是以人为本的,因此建立班级制度就必须有人人参与的意识。

班级制度是根据校纪校规,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经过所有学生和班主任老师的讨论之后确定。并且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定班规是容易的,但班级制度文化的本质内涵是“实施、监督和制衡”,是要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治精神,养成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在班级制度影响下的班级管理中,知人善任,激发每个同学的学习和工作热情。不仅要组织一个团结、积极、奋发向上的班干部队伍,增强班级凝聚力,还可以通过各种角色设置,使每个学生在班级管理中都有一定的职务,都有自己满意的角色。因为小班化相对来说使得教育更加的精致,各项管理工作,包括卫生、考勤、多媒体管理、水电管理等等班级细节事务都可以分工到个人,因此“人人都是班级管理中的一分子”也比较容易实现。这样一来,更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积极支持班干部对班级事务的自主管理,老师尽量的放手去做,把问题提出来,然后让班干部通过收集意见、小组讨论交流等方式确定方案,然后再由他们号召同学共同参与。这种通过挖掘学生内因,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自助品格,懂得并践行社会责任的方式,才能让学生做班级的主人,更好营造属于他们的班级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