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数学本源,发展核心素养——《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及课后反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立足数学本源,发展核心素养——《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及课后反思

杨萍

孝感高新区诸赵学校  432000

摘要:数起源于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人类祖先在生产劳动中不同的计数需要而产生了数,数既是对社会生活的抽象表达,又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之中。因此,学生对于数的认识既要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又要经历数与物质实体相分离的过程,理解抽象的数字符号所表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评析

一、案例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20以内数的教学是学生数认识的基石。它既是10以内数认识的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认识的基础,同时也为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打下算理的基础。其教学内容教材共安排了6个例题。例1:数数、读数;例2:数的顺序和大小;例3:写数、个位和十位;例4: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例5:十几加几、减几及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例6:解决问题。

本节课我们教学第一个部分,数概念建立,即例1、例2、例3这3个例题。

(二)学生情况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看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正处于前运算阶段,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的思维以动作思维为主。

再看看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这是我们的课前测,孩子正在数单元主题图中的小棒,我们可以看到,他是一根一根地数,说明孩子们都认识了11—20这些数,会读、会写。但是认识数不仅仅会数的读写,还需要理解数的含义、数位,感受十进制。

二、教学片断

本节课我们围绕“绘本故事,激发学习兴趣——活动探索,构建计数单位——思辨讨论,体会位值意义—回归生活,灵活运用知识。”四个过程进行。第一个环节的设计意图在于渗透数学文化,激发学生情感;第二个环节的目的是运用多种方式,培养抽象能力;第三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构建数学模型,建立符号意识;第四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生活实践,发展应用意识。这四个环节层层递进,逐步抽象,让孩子经历从物质实体,到直观模型,再到数学符号的抽象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第一环节:绘本故事,激发兴趣

    通过生动有趣的绘本小故事《古人计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既渗透数学文化,使学生体会数的发展和数的意义,又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一个大石头换十个小石头,体会计数单位“十”的形成。引导学生创造数位,感悟数学的作用和学习数学的乐趣,丰富学生对数感的认知。

第二环节:活动探索,建立数感

1、动手操作,玩中学习。

分两层次教学:

(1)“你能数出12根小棒并摆出来?”学生积极的动手操作,我们根据孩子的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预设他们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摆法:一根一根地摆 两根两根地摆 五根五根地摆 ®一边10根,一边2根。通过教学实践,确是如此。

(2)“你认为哪一种摆法能一眼看出是12根?”通过设疑,让学生进行比较,充分感受到“十个放在一起”的优越性。从感知到理解,再次借助小棒动手操作,把10根小棒扎成一捆,运用转化10个一是这一捆,1个十也是这一捆,亲历10个一是1个十的知识形成过程。体会“十”做单位计数和数数的便捷。

在摆小棒的过程中,把一根小棒抽象成1个一、一捆小棒抽象成1个十,让学生经历符号化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符号意识,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2、给数找家,建立数感

教师出示没有刻度的直尺(标有数10和20),在 找“15”的位置 这一小环节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个拿着卡片15的孩子是犹豫的,他的手往左挪挪,往右挪挪,可以看出他在思考“15应该离10更近吗?还是离20更近?到底放在哪里呢?” 在最开始的设计中,直尺是有刻度的,学生在摆15时是没有这个犹豫的过程的,说明刻度给了孩子们一些暗示,我们思考:这些“暗示”可不可以不要呢?所以在现在的设计中,直尺上没有刻度了,这时学生犹豫了,思考了,思维的火花就出来了,这时数感已悄悄地建立了。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感受着数的大小和数的顺序,数感得到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第三环节:思辨讨论,构建位值

1、借助数位,辩11。

姚老师说“今天我们知道了用1个大石头和1个小石头可以表示出11,用一捆小棒和1根小棒也能表示出11,两颗颜色一样,大小也一样的小珠子,他们还能表示11吗?”由于前面孩子积累的活动经验,由两个不同的东西表示11,到现在我们需要用相同的珠子表示11,我们看到课堂上孩子们发生的争论 ,有的说:“两颗一模一样的珠子只能表示2呀,怎么能表示11呢?”有的说:“只要一颗珠子表示1个十,另一颗珠子表示1个一就可以了呀!”正是古人和孩子们都有过这样的疑问之后,才会自然产生数位。在讨论和交流中,学生慢慢对位值制有了理解,体会了位值制的意义,也加深了对数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抽象能力,数学核心素养也就得到了发展。

2、借助计数器拨数、写数

    11、17、20,这3个数中,11要重点讲解拨数和写法,17的作用是巩固拨数、写数。20 ,则是学生在前面11和17的拨数和写数的经验积累之后,需要内化和迁移的,20是两个十,要将1个十的拨法和写法迁移到2个十这里来,甚至后面还要迁移到3个十、4个十.......并且强调整十数的写法,个位上没有,用0来表示,0在这里启到占位作用。从实物表示数,到用小棒表示数,再到计数器表示数,这一环节是数的多种表征形式逐步抽象的过程,深化了学生对数的认识,发展了学生的抽象能力。

第四环节:回归生活,灵活运用

最后一个环节,让孩子们数一数,单元主题图中散乱的物体的数量,我们把单元主题图放在最后处理,是希望孩子们能把今天学习的“按群数数“的方法和计数单位“十”的知识运用起来,既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又能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数来源于生活。

三 、教学评析和反思

这节研讨课带给我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作为占有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我们感受到:要上好一节课,是要鉴于对教学内容的深度解读和对学生的全面了解的。第二、数学课堂也应充分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数学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而阅读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做起。其实,小学生对于读故事是很感兴趣的,因此,本节课我们采取了从绘本中学习这种方式,初步鼓励学生从阅读中获取知识,同时体会学习的趣味。

每每到了研课的时候,才明白我们的课堂上出现的语言精准性不够,或更多是命令式的、直接向孩子发出要求,儿童化的语言不够,有时甚至连上课的活动要求都说的啰嗦、含糊不清,上课的效果也就明显达不到预期,通过不断研讨,我们开始思考为何孩子们上课积极性不够呢?为什么总感觉一节课时间不够用呢?为什么在老师说完活动要求之后,课堂上仍有一部分孩子不知道要做什么呢?通过反思我们发现,问题不是出在孩子,而是我们。比如在我们的研课中,“数宝宝找家”这一环节,最开始我们甚至忽略了在游戏开始之前要先介绍直尺和直尺的位置,作为成人的我们觉得这些都太一目了然,却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来思考,“孩子们能注意到上课时老师画的直尺是数宝宝的家吗?”,果然,就有很多上台参与游戏的小朋友,并不知道数宝宝的“家”在哪里?这是孩子们不够聪明的问题吗?当然不是。原来课堂中,我们教师一句简单准确的介绍,就能解决孩子们上台不知所措的问题了呀!

当然,“素养要依靠学生在教育环境中慢慢濡化,是一个渐进和涵养的过程,它应该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教育环境和过程中”!在这节课的研讨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创新意识等品格正在逐渐形成;数学抽象、数感、符号意识得到培养。而这些正是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的数学品格和关键数学能力。也就是说,数学核心素养在数学课堂上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培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