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30)
摘要:马克思货币演进理论使用黑格尔思辨哲学的辩证方法,以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从物物交换着手,沿着价值表现形式的变化的路径,给出了货币是价值表现形式变化的产物的结论。而随着考古学的不断发展,货币史学界逐渐认识到以物易物的交换形式并不一定早于货币的出现。本篇文章通过对比马克思货币演进理论与贷款创造存款理论的货币演进路径,从而得出关于货币本质的两个方面——信用和价值是同时产生的相关结论。
关键词:货币演进路径,马克思货币理论,贷款创造存款理论,信用货币
1引言
自2020年疫情开始后,各个国家对货币政策的使用颇为青睐。但要想清楚这种青睐是否能够平衡经济结构、助推生产力发展就必须对货币的本质和起源做细致的分析。这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商品经济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人们对货币起源问题的追问和探讨由来已久。在经济思想史上一直存在着两种关于货币的本质理解的针锋相对的观点:一种是主流经济学界所持有的“基于交易”的货币本质观[1];另一种则是非主流经济学界所秉持的“基于债务”的货币本质观。
本文对马克思货币演进理论和贷款创造存款(LCD)理论从理论前提、研究方法、演进过程及研究结论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信用和劳动价值是货币共有的属性,甚至是物物交换与生俱来的属性。它们的存在就像硬币的两面,或者可以比喻为经济学中的波粒二象性,从而形成一个新的范式包含“基于交易”的货币本质观和“基于债务”的货币本质观。
2两种演进路径的具体分析过程
2.1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的货币演进路径
马克思主义货币演进路径是我们所熟知的,因此这里只做简单的介绍。在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首先从商品和货币讲起,首先介绍了商品的二因素,即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随后由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加以支撑商品的二因素。最后从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入手分析,总结出“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的货币演进过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但是在这里,我们要做资产阶级经济学从来没有打算做的事情:指明这种货币形式的起源,就是说,探讨商品价值关系中包含的价值表现,怎样从最简单的最不起眼的样子一直发展到炫目的货币形式。这样,货币的谜就会消失。”[2]
2.2贷款创造存款理论的货币演进路径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教授质疑传统理论描述的从实物货币到信用货币的演进过程,提出信用货币是历史上货币的主要表现形式和贷款创造存款理论,并指出货币演进历史的主要脉络是:私人信用货币——政府信用货币——银行信用货币。
货币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即私人信用货币阶段。首先,孙国峰批判了以“以物易物”为起源的货币演进逻辑。他认为直接用一个物品交换另一个物品,同时试图在交易中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一般而言只能在你和你既不关心并且未来再也不会相见的人之间发生,因为交换的最早形式是用不想要的东西直接换取想要的东西,需要满足需求的双重匹配。孙国峰指出最原始的交换关系应该是债务关系:因为“人是社会动物,有其社会属性,突出的特点是一个人必然有其广泛的社会关系,在与其有社会关系的人之间交换物品时,不是必然需要在瞬间完成,完全可以债务的形式存在。特别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在部落里,在氏族中,一个成员需要另一个成员的物品不需要立即以某个物品去交换,只要对方承认就可以先拿走。”[3]
货币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即政府信用货币阶段。随着人类社会形态的不断发展,国家和政府逐渐形成。因为国家政府承担国民安全和稳定的责任,所以国家政府对于人民具有征税权,然而这种税收可以视为一种债权,那么政府就成为天然的最终债权人,从而国家政府具有了发行信用货币的权力。从人民的角度来看,全社会所有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只要认同并服从国家的管制,那么他(她)就对政府有税收债务。政府也基于此发行货币,同时允许个人以政府发行的货币缴税,来抵销这种“天然形成”的对政府的债务,实际上就承认了政府提供的货币是政府的债务,因此货币就具备了信用货币的特征。政府也因为具有这种权力,而形成对整个社会的基本控制能力。
货币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银行信用货币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越来越发达,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致。政府以税收这种未来的债权债务关系作为前提发行货币的数量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原因在于,为满足社会的货币需求,政府就要有更多的负债,但政府的负债主要用于消费,并不生产产品,如果政府发行信用货币数量过多,会造成通货膨胀。另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工业革命导致生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企业数量迅速增长,而政府创造信用货币和企业的生产是相脱节的。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出现。银行的主要业务通过贷款创造存款货币以组织生产。首先,银行向企业提供贷款,企业获得贷款之后得到相应的存款货币;然后企业用存款货币向个人购买劳务以生产商品,存款就转移给个人。当商品生产出来后,企业将商品卖给个人,个人的存款货币再转移给企业,最后货币在全社会运行。经济发展带动借贷的活跃,银行债务数量和持有人已经可以满足货币发行规模的要求,再加上政府允许公众以银行存款货币缴税,流通的强制性也得到保证,可以解决“荒岛难题”。
[3]因此形成了以银行为流通中心的信用货币形式。
3两种演进路径的比较研究
3.1研究方法与理论前提的比较
马克思货币演进理论的基础是劳动价值论,并且在论述货币演进的过程中运用了黑格尔思辨哲学的辩证方法。马克思货币演进理论始终贯穿着价值表现形式的不断变化。马克思货币演进理论前提是物物交换的产生是提前于货币的,换句话说,物物交换孕育出了货币。
贷款创造存款理论认为,银行通过贷款等资产扩张创造存款货币,从信用和复式记账法的角度来分析货币创造机制[4],并结合货币史学和考古学的最新进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述了货币演化过程。交易的不同时性首先产生了借贷关系,然后这种借贷关系产生了私人信用货币。该理论的前提则与前者不同。物物交换的经济模式是不存在的,私人信用是货币的前身。
3.2货币演进具体过程比较
马克思货币理论中货币的产生是从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的过程中发展而来的。其价值形式的演变过程就是货币的形成过程[4]。一开始由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向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继而从第二种形式向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又从第三种形式向货币价值形式的整个发展过程,也就是商品世界寻找适合于反映和表现自身价值的“经济-社会”属性的物质材料的过程[5]。信用货币的产生则是货币职能的分离。
贷款创造存款理论则指出私人信用货币是现代货币的起源。其最初始的形式是具有社会关系的两人之间的借条。这个最初的私人信用货币依赖于个人的社会关系,有很大的时间空间局限性。之后随着政府征税权的出现,政府成为最终债权人,货币形式也从私人信用货币转化为政府信用货币。最终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由于政府无法承担组织生产的任务,那么通过贷款创造存款货币以组织生产的银行信用货币就产生了。所以最终债权人的转移是贷款创造存款理论货币演化过程的本质。
3.3研究结论的比较
两者关于货币本质是完全不同的结论。马克思货币演进理论总结出,货币是一般等价物的表现形式的固定化产物。货币的本质是商品,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物的一般价值形式。但是贷款创造存款理论指出货币的本质是社会关系中产生的债务关系,货币创造的实质是债权关系的转移。前者将信用货币视为是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的发展的产物。而后者将信用货币视为初始的本源的性质。
另外两个理论在货币的核心职能上也有完全不同的观点。马克思货币演进理论认为货币的核心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而贷款创造存款理论强调货币的核心职能是组织生产。两个理论在此处的着眼角度不同。马克思货币演化理论是从中微观的角度分析,而贷款创造存款理论则从宏观概括货币的核心功能。因此在不同的层面上也就不具有比较的必要。
马克思货币演进理论和贷款创造存款理论的话语倾向是不同的。马克思货币演进理论倾向于广大无产阶级利益,目的也是为了揭露资本主义的丑恶面纱,为社会主义建设做理论基础。贷款创造存款理论则是立意在社会组织生产的角度,目的是为了揭示现代银行信用货币及其政策的导通脉络,并不代表任何利益群体,只是单纯地解释现代货币的流通和创造方式。但正是其不具备的利益群体根基,也就导致了其对现实政治稳固的妥协。这一点是贷款创造存款理论与马克思货币演进理论的最大区别。
4结论
波兰尼认为原始交换并非市场行为,其目的也不是利益最大化,大量被交换的物品并无实际价值,并且种类也很固定[6]。事实上,他认为这些交换的本质是一种互惠行为,目的在于维持部落内部或者部落间的和谐稳定、财富均等,以及增加某些人的社会地位[6]。但就算是公有制社会,私有制是依然存在的,只不过这种私有是依赖于大的公有制体系中的。这种说法的依据则来自人对自身身体的拥有和对自我肢体的认识。这种认识发展出了自我与外界的对立,形成了私有的概念。所以事实并不一定像波兰尼想的那样。部落内部的物物交换也具有私人交换的可能,并不一定要有利于部落的发展。
最原始的物物交换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是一个历史问题,而且是没有任何史料记载,且无从考证的历史问题。不停地追问只会让思想空转,无法达到指导实践的目的。不管最初的市场交易行为是物物交换还是借贷,它们都蕴含着劳动产品中的人的劳动和对交换者的信任。人们不可能向他人去需求一个随处可见、易于获得的物品。人们也不可能提前完全了解交换物品的质量。所以在最初的交换过程中,劳动与信任是并存于交换物之中的,它们是交换物品作为交换物的两个必要方面,是最初市场交易行为的基础。
孙国峰教授说:“信用货币是历史上货币的主要表现形式”[3]。货币的内容貌似已经可以脱离劳动价值理论而存在。但金融危机与滞涨的反复出现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货币的本质内容。单单依靠信用支撑的货币就仿佛是没有灵魂的躯壳。信用货币失去了与实际商品价值的连接,也因此很容易脱离商品而存在,不具有真实反映市场变化的能力,那么此时的货币也不再是货币。马克思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的货币演进路径,是从价值表现形式出发,不是去描述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货币现象,而是探求隐藏在现象背后的,由价值表示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才是我们社会的实在。因此我们不应该将劳动价值与信任拆分来看待货币,两者均是货币的本质,缺一不可。但这种新的范式是否符合历史实际的发展过程,以及它会对现有的货币理论产生怎样的影响,这还有待于后续的研究和观察。
参考文献:
[1]李黎力,张红梅.基于交易与基于债务的货币本质观之比较[J].当代财经,2014(10):57-66.DOI:10.13676/j.cnki.cn36-1030/f.2014.10.006.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2018.
[3]孙国峰.货币创造的逻辑形成和历史演进——对传统货币理论的批判[J].经济研究,2019,54(04):182-198.
[4] 孙国峰.贷款创造存款理论的源起、发展与应用[J].国际金融研究,2019(11):3-11.
[5] 王峰明,牛变秀.价值形式的历史运动及其内在机理——马克思经济辩证法思想的个案剖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7(02):5-15+2+97.
[6]刘磊.从货币起源到现代货币理论: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变[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9,10(05):18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