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 陕西 西安 710089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慢性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慢性肾炎的护理中,采取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推广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护理干预;慢性肾炎;应用效果
慢性肾炎是一种多病因的慢性肾小球病变为主的肾小球疾病,主要以肾小球水肿、蛋白尿、血尿为临床表现,可分为普通型、肾病性大量蛋白尿、高血压型和急性发作型,是临床常见的肾脏疾病。慢性肾炎病情迁延、进展缓慢,血压、血脂的时高时低也会使病情加重,使肾功能逐渐衰竭恶化。这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如何能够让患者正确面对病情、积极配合治疗、正确自我护理避免感染等加重病情的情况发生,一直是临床护理中的重要课题。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兴的护理工作模式,护理人员除了对患者病情的关注外,还需要关注到患者的心里状态、物理因素等对疾病的影响因素上,通过对病人整体护理的过程中积极实施各项护理措施的方式,达到促进患者身心康复的目的。因此,本研究以慢性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护理干预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7月~2022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慢性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对照组中13例为男性,7例为女性,年龄26~73岁,平均年龄为(49.5±5.3)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为(4.3±2.2)年;观察组中12例为男性,8例为女性,年28~75岁,平均年龄为(49.7±5.4)岁,病程1.5~9年,平均病程为(4.4±2.3)年。两组的病程、病情等资料无显著差异(P >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常规性护理、健康教育等各项内容。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模式。具体操作模式如下:(1)一般护理。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时候,护理人员应全面了解患者病情、机体情况,并时刻观察其各项生命指标与水电解质等相关情况,如出现紧急情况,需及时处理,为患者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定期通风,保持病房干净整洁,并测量病房湿度与温度。为确保患者睡眠质量与头颈部舒适度,患者的枕头不宜过硬,可为每位患者准备帽子与围巾保暖,确保患者拥有充足的睡眠时间。(2)心理护理。慢性肾炎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复杂。在疾病影响下,患者会表现出焦虑、烦躁,有时还会出现抑郁与淡漠等情绪。患者治疗的时候需他人照顾,那面会出现失落和无奈。护理人员在提供护理服务的时候,应注意观察其情绪变化,给予患者心理疏导,排除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可与患者沟通交流,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患者,并与患者结束联系沟通。经常性查房,观察患者状态,促使患者能够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护理人员应及时给出正确的答案,解除患者疑虑。(3)用药护理。用药前,护理人员应确定患者药物过敏史,同时展开药敏试验,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遵循医嘱告知患者按时用药,并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患者用药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服用,改用其他药物继续治疗。患者需使用抗生素,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病情,预防出现耐药性。如患者合并基础性疾病,如合并高血压,应时常检测其血压与血脂,指导患者正确服用降压药物。为保证患者用药准确,需在患者输液前核对个人信息。输液过程中依据患者体征与实际情况调整输液速度。(4)饮食指导。护理人员应当与患者家属联系沟通。在了解患者饮食喜好的基础上,调整日常饮食。严格控制患者日常饮食,确保一日三餐定时定量,荤素搭配,不可进食刺激性食物。饮食搭配应遵循营养的同时结合低脂容易消化。如患者消化功能出现异常,应在膳食中添加适量缓泻剂,并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肠胃蠕动。(5)健康教育。依据患者健康需要,可定期对患者展开专题讲座,向患者讲解病理变化、诊断方法、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等相关情况。促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定的认识,并积极配合临床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和并发症发生状况进行评估,护理满意度评估采用我院自制量表进行评估,具体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满意度=(总例数-不满意例数)/总例数×100%;常见并发症有:泌尿系统感染、发热、便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样本均数、标准差
(±s)进行描述,应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运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的水准α=0.05,当p<0.05 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临床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较观察组小,数据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 1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组别 | 例数 | 满意 | 基本满意 | 不满意 | 总体满意率 |
观察组 | 20 | 15 | 4 | 1 | 95.00 |
对照组 | 20 | 11 | 3 | 6 | 70.00 |
χ2 | 4.329 | ||||
p | 0.037 |
2.2 两组的并发症状况的比较
予以患者临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情况对比
组别 | 例数 | 发热 | 泌尿系统感染 | 便秘 | 发生率(%) |
观察组 | 20 | 1 | 0 | 0 | 5.00 |
对照组 | 20 | 3 | 2 | 1 | 30.00 |
χ2 | 4.329 | ||||
p | 0.037 |
3 讨论
慢性肾炎是以慢性肾小球病变为主的慢性疾病,目前其病因尚未予以明确,可能与细菌、病毒等感染、肺免疫机制等多种因素有关。相关研究在报道中发现,大多数慢性肾炎患者会出现肾功能发生渐进性损害,且病理的类型是疾病进展的关键性决定因素,如果未对慢性肾炎患者采取及时的治疗,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会发展成分肾衰竭,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由于慢性肾炎需要终身治疗,具有疗程长的特性,因此,在对该疾病治疗的同时,为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保证疗程,需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护理干预模式在常规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患者心理、健康教育、用药安全指导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干预,从而使患者得到全方面、多系统的干预,以患者为核心,以患者需求为原则,根据患者临床具体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从而保证患者的疗效。相关研究报道显示,在临床慢性肾炎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有效的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护患关系也得到明显的改善,对患者疾病的恢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得到临床大部分患者的认可和支持。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常规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常规组,该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报道结果具有相近性,这说明与常规护理模式比较,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肾炎护理中应用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得到大部分患者的满意、认可,因此,在护理模式可以作为重要的护理模式之一在临床慢性肾炎患者的护理中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在临床慢性肾炎的护理中,采取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推广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唐慧佳.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在慢性肾炎治疗中的效果[J].心理月刊,2021,16(07):103-104.
[2]刘勤.循证护理干预在慢性肾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名医,2021(05):153-154.
[3]魏敦珍.循证护理干预改善慢性肾炎患者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的影响观察[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10):1832-1833.
[4]吴雪梅.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1):100+119.
[5]苏健.循证护理干预对慢性肾炎患者睡眠以及生命质量的改善作用[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02):318-320.
[6]孟玲玲.中医传统护理在慢性肾炎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2):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