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顺庆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南充637000
【摘要】目的 探究采用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防治艾滋病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所辖区域420例高危艾滋病人群和普通人群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年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分析防治效果。结果 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后,研究对象对艾滋病知识认知度、艾滋病防治掌握情况、应对艾滋病的态度及安全套使用率均大幅提升,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健康宣教和行为干预可以起到积极的艾滋病防控作用,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健康教育;行为干预;艾滋病防治
艾滋病是全球性的社会安全和公共卫生问题,我国艾滋病的发病率持续增长,发病人群以及由高危群体扩散至普通群体,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艾滋病不仅属于医学范畴,也是一大社会问题,对个人、家庭、社会都造成了严重损害,尤其是极大的影响到了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在我国艾滋病的防治工作的结构是:政府进行主导、多个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艾滋病的防治工作也从隐蔽进行过渡到公开透明,呈现从被动到主动、从试点探索到全面推进的变化过程[1]。提高社会对艾滋病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意义重大。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辖区内随机筛选420例普通人群和艾滋病高危人群,本次研究对象中,男性240例,女性180例,年龄为22-38岁,平均年龄为(29.43±3.48)岁,其中,来自歌舞厅、洗浴中心、按摩店、美容中心、桑拿房、发廊、茶楼、小旅社、宾馆等场所提供性服务的人员200例,男同性恋100例,健康人群100例,有吸毒史人群20例。
1.2 方法
1.2.1 开展健康宣教:①联合卫生部门和公安部门,定期聘请专家进行艾滋病知识讲座,详细介绍艾滋病的诱发因素、发病机制、发展阶段、危害、防治措施、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及正确使用安全套的重要性等内容,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加深研究对象的印象,提高受教育对象对艾滋病的认知度和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邀请艾滋病患者进行演讲,以个人经历提高受教育对象对艾滋病的重视度;此外,还可以将艾滋病相关知识制作成艾滋病防治手册,发放给研究对象。②在不侵犯隐私的前提下,深入到对高危人群的生活中,开展艾滋病防治教育,针对受教者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使其了解自身发生艾滋病的可能、患病后会出现的严重后果、在正确使用安全套的必要性,使受教育对象的防范意识进一步提高[2]。
1.2.2 进行行为干预:①联合政府部门或公益组织定期免费发放安全套,指导受教育对象正确使用安全套的方法;②提醒受教育对象不能参与有偿献血,叮嘱男同性恋人群不能使用公共用品,对屡教不改的性服务人员或戒毒失败人员进行强行控制;③鼓励研究对象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排除健康危险;④建立艾滋病检测点,便于大众随时进行艾滋病检测或进行相关咨询;⑤通过咨询热线、小程序、公众号等方式开展线上咨询服务,便于公众进行艾滋病健康和心理咨询。
1.3 观察指标
通过问卷调查,对比干预前后研究对象对艾滋病知识认知度、艾滋病防治掌握情况、应对艾滋病的态度及安全套使用情况。①艾滋病知识认知度:内容包括艾滋病的发病机制、传播途径、危害、安全套使用等知识,共计20个问题,每个问题根据了解程度分为0-3分,共计60分,得分越高说明对艾滋病认知度越高。②艾滋病防治掌握情况:内容包括艾滋病的预防措施、检测与治疗方法等,共计10个问题,每个问题根据掌握程度分为0-3分,共计30分,得分越高说明对艾滋病防治掌握程度越高。③应对艾滋病的态度:内容包括对艾滋病患者的看法、接受程度等,总分20分,得分越高说明对艾滋病的接受度越积极。④安全套使用情况:研究对象使用安全套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和处理采用SPSS21.0软件,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用(±s)和(%)表示,使用x²和t进行数据检验,当P<0.05时,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后,研究对象对艾滋病知识认知度、艾滋病防治掌握情况、应对艾滋病的态度及安全套使用率均大幅提升,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艾滋病防治情况比较(±s,%)
分组 | 例数 | 艾滋病知识认知度(分) | 艾滋病防治掌握情况(分) | 应对艾滋病的态度(分) | 安全套使用情况(%) |
干预前 | 420 | 58.76±4.33 | 7.28±6.07 | 4.17±1.74 | 303(72.14) |
干预后 | 420 | 69.24±4.56 | 17.59±7.26 | 6.98±2.45 | 396(94.29) |
t/x² | 34.155 | 22.328 | 19.164 | 73.714 | |
P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3 讨论
艾滋病是一种具有极大危害性的传染性病毒疾病,患者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将会破坏身体的免疫系统,随着免疫功能下降患者可能发生各类恶性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根据研究,艾滋病病毒在人体中的潜伏期为8-9年,在发病前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由于大部分患病人群不愿公开、回避就医,导致艾滋病早期诊断的难度增加
[3]。而且由于艾滋病病毒具有复杂的生物学特性,疫苗和治疗研究难度非常大,当前还没有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和生物疫苗。所以,艾滋病的防治工作至关重要,可以提高大众对艾滋病的认知度,加强大众的自我保护意识,提升高危人群的防治能力。本次研究数据显示,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后,研究对象对艾滋病知识认知度、艾滋病防治掌握情况、应对艾滋病的态度及安全套使用率均大幅提升,统计学有意义(P<0.05)。这说明通过健康宣教有助于提高对艾滋病知识认知度和防治能力,行为干预有助于改善对艾滋病的行为和态度,从而促进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效果的提升。
综上所述,健康宣教和行为干预可以起到积极的艾滋病防控作用,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冷静, 江扬帆, 叶红,等. 合肥市某高校预防艾滋病综合干预措施效果研究[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20, 21(1):27-30.
[2]林荣, 程晓松, 姜聚军,等.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实施效果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 2020, 41(10):1485-1487.
[3]曾苏粦, 李正添, 张奕南,等. 行为干预在艾滋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 27(23):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