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上神经阻滞联合清醒镇静镇痛用于ERCP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喉上神经阻滞联合清醒镇静镇痛用于ERCP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张斌

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人民医院麻醉科(565200)

【摘要】目的:探讨表面麻醉、喉上神经阻滞联合清醒镇静镇痛用于ERCP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 2021 年 12月至 2022 年 12月接受ERCP术的患者40例, 随机分为研究组(喉上神经阻滞联合清醒镇静镇痛组20例)和对照组(插管全麻醉组20例)比较麻醉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MAP、HR在T2 、T3、T4时点明显低于研究组且波动较大(P<0.01),研究组患者的各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平稳(P<0.01);麻醉复苏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在手术中、术毕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照组(P<0.01)。结论:喉上神经阻滞联合清醒镇静镇痛用于ERCP麻醉安全性,有效,可行,不良反应少,术毕即刻清醒,费用低,患者满意度高。

【关键词】表面麻醉,喉上神经阻滞,清醒镇静镇痛ERCP麻醉效果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相关治疗是胆胰系统疾病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1]。其麻醉方法甚多,既往文献研究的麻醉方法有局麻、保留自主呼吸的静脉全麻、清醒镇静镇痛麻醉和插管全麻等麻醉方法。绝大部分患者不能耐受局麻而终止操作;因俯卧位、内镜占用部分呼吸道及镇静镇痛药物对呼吸的抑制术中气道管理困难,多数患者因术中动脉血氧饱和度严重下降而终止操作;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最为安全,但术前准备时间长,术后需复苏拔管,不利于快速检查,增加患者轮候时间,且机械控制呼吸造成术后肺部损伤的潜在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ERCP的普及[2]。本研究探讨探讨喉上神经阻滞联合清醒镇静镇痛用于ERCP麻醉的效果,现将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后(德医伦【2021】013号),选取我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接受ERCP术的患者40例,所有入组患者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纳入标准:(1)愿意参与本研究的患者;(2)非饱胃患者;(3)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级Ⅱ~Ⅲ级;(4)能合作患者。排除标准:(1)不愿意参与本研究和不合作患者;(2)饱胃患者;(3)颈、咽喉部肿瘤及感染患者;(4)困难气道患者;(5)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患者。根据麻醉方式,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

1.2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30 min肌注盐酸戊乙奎醚1mg抑制上呼吸道分泌,患者入室取仰卧位,监测生命体征,鼻导管上氧(2~3L/min)。对照组患者采取咪达唑仑0.05mg/kg、舒芬太尼0.2μg/kg 、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依托咪酯0.1~0.4mg/kg缓慢顺序静脉注射麻醉诱导达到麻醉深度插入合适大小、深度加强型气管导管并妥善固定管理气道,麻醉维持以丙泊酚0.2~0.4mg/kg.h、瑞芬太尼0.05~0.2μg/kg.h静脉泵注。研究组采用2%利多卡因2ml行双侧喉上神经内侧支阻滞,盲法喉上神经内侧支阻滞方法:患者仰卧位,头轻度后仰稍偏向对侧,选择一次性5ml空针5.5号针头于甲状软骨上结节上缘与舌骨之间向内上穿刺,当刺破甲状舌骨韧带时,稍有突破感,不必寻找异感回抽无血无气后注射2%利多卡因1ml,同样方法行对侧喉上神经内侧支阻滞,(如图1),声音变低则阻滞成功;咪达唑仑0.01mg/kg、舒芬太尼0.2μg/kg缓慢静脉注射麻醉诱导后保留自主呼吸。所以患者麻醉生效后安置手术所需体位开始手术治疗。

 

1.3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的麻醉复苏时间和各时点的 MAP 、 HR 和 SpO2:麻醉前 ( T1 ), 给麻醉药后 5 min ( T2 )、进镜即刻( T3 )、离室前( T4 )。 观察两组病人在 术中的体动反应和术毕的烦躁不安,并对相关数据分析。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以(x±s)进行表示,并根据t值进行验证,P<0.05表示数据差异性,在统计学中具有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及手术时长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s)

例数

年龄(±s)

体重指数(±s)

/女(例)

手术时长        

研究组

20

66.67±13.59    

  23.32±1.58

9/11       

52.22±13.83     

对照组

20

63.17±11.34     

  22.49±1.36     

10/10       

50.94±12.71     

P

0.591        

0.863

0.92       

0.736        

2.2两组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的SpO2、MAP、HR在T1时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MAP、HR在T2 、T3、T4时点明显低于研究组且波动较大(P<0.01);整体而言,研究组患者的各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平稳;在T2时点低于对照组(P<0.05)但均能维持在95%以上(见表2)。

2两组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x±s

组别

T1 T2T3 T4

MAPmmHg

研究组20例)

78.50±11.2  76.22±10.36   77.72±6.54       73.05±7.12

对照组20例)

80.43±10.72    56.30±12.81    66.58±17.42      68.35±12.99

t

P

0.374 -13.93-3.877  -3.540

0.6090.000 0.000          0.000

SpO2%)   

研究组20例)

95.37±2.83 95.80±0.39   99.07±0.33      98.77±1.09

对照组20例)

96.10±3.16 99.53±0.37 99.32±0.21      98.13±1.67

t

P

0.2292.493    0.253      0.319

0.805        0.046 0.7320.661

HR

(bpm)

研究组20例)

78.12±6.71    73.62±6.42     72.50±5.56 70.13±5.88 

对照组20例)

75.62±7.16    62.22±6.91  70.05±7+59    63.70±6.88

t

P

0.3946.075     1.033 2.069

0.6740.0000.8740.602

2.3两组患者手术中、术毕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麻醉复苏时长比较

研究组患者在手术中、术毕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照组,差异显著(P<0.01);研究组患者的麻醉复苏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见表3)。

表3两组患者麻醉手术中、术毕不良反应发生率n%及麻醉复苏时长比较(x±s

例数   

术中体动反应         

术毕烦躁不安       

麻醉复苏时间(min)    

研究组

20

15)          

0 0)        

1.48±0.27           

对照组

20

5 25)         

630)        

35.48±12.83           

P

0.001           

0.000         

0.000            

3 讨论

ERCP是检查、诊断和治疗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绝大部分患者因胆道梗阻致患者感染和肝功能下降,患者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不同程度的下降;因其体位特殊和内镜占用部分呼吸道,所以安全、舒适、有效的麻醉方法决定了ERCP的成功率和发展。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MAP、HR在T2 、T3、T4时点明显低于研究组且波动较大(P<0.01);整体而言,研究组患者的各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平稳;在T2时点低于对照组(P>0.05)但均能维持在95%以上;研究组患者在手术中、术毕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照组,差异显著(P<0.01);研究组患者的麻醉复苏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

喉上神经阻滞可阻滞喉咽、会厌、舌根、梨状隐窝以及声门裂以上粘膜的感觉,以解决内镜对咽喉的刺激,盲法喉上神经阻滞可阻滞成功率可达98%[3],联合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舒芬太尼镇静镇痛抑制术中胆道、胃肠的胀痛不适。

综上所述,喉上神经阻滞联合清醒镇静镇痛麻醉方法对于 ERCP 检查和治疗是非常安全、有效、可行的。 既达到镇静、镇痛、不良反应少,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平稳,术毕即刻清醒,费用低,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汛,朱晓亮,沈亦萱,李玉民,周文策,张磊,孟文勃,王永琪,何明彦,李琼。蒲小金,镇静、镇痛麻醉在治疗性 ERCP中的安全性评估及应用[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9,16(8):645-647.

[2] 李渭敏,梁幸甜,杨承祥,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 ERCP麻醉的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11(4):1394-1397.

[3] 单涛,清醒气管插管如何做得更好超声诱导喉上神经阻滞[J],新青年网络公开课.2020年10月17日第281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