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目的 探究在血液病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中采取人性化护理与常规护理的所取得的不同成效。方法 选择我院血液科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血液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个组别,对照组的30例患儿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的30例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人性化护理干预,护理工作结束后,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与护理满意度两项数据。结果 两组患儿护理前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各项数据的比较符合此次临床研究既定的统计学标准要求(p<0.05)。结论 在血液病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为了显著改善患儿的负面情绪,提高其临床效果,提升护理质量,须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手段,并将其用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血液病;护理
在临床上,血液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异常状况,多采取透析或化疗等治疗方案,但考虑到化疗所造成的并发症,患儿在接受化疗时的依从性普遍较差,再加上血液病的诊疗周期相对漫长,且在治疗的过程中也会诱发各种类型的并发症,这也引起了众多临床护理工作者的高度重视[1]。护理人员在为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时,不仅要注重疾病的护理,更要从患儿的内心出发[2]。随着我国临床护理理念的逐步更新,人性化护理理念走进了各大医疗机构,并在各科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患儿的视角分析所开展的各项护理措施,让患儿切身感受到护理服务的针对性、时效性,并促使患儿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治疗,加快其病情的好转[3]。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血液科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血液病患儿纳入此次临床调查工作中,将其随机划分为两个组别,具体分组如下:
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其年龄区间均在7—13岁,平均年龄为(9.85±2.15)岁;病程均在3个月—5年,平均病程为(1.46±0.54)年;研究组:男28例,女12例,其年龄区间均在8—13岁,平均年龄为(46.92±3.08)岁;病程均在1年—6年,平均病程为(2.52±1.48)年。上述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的比较在临床上未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自患儿入院后,由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疾病健康教育,嘱咐患儿日常须注意的事项,遵医嘱给予患儿适量的药物,并嘱咐患儿按时、按量服药,切勿擅自增减药量,对患儿的疑惑进行耐心解答,并告知其一旦感觉到不适症状,须及时呼叫护士。
研究组:(1)患儿入院后,由科室安排专职护士热情接待患儿,并全程协助患儿办理好住院手续,待到各项工作准备就绪后,由护理人员与家属、患儿开展深入沟通,详细了解患儿的疾病史、饮食喜好、作息习惯等方面的内容,同时由护理人员详细为患儿介绍住院环境、作息时间及同病房的患儿相关信息等,让患儿充分熟悉住院环境。(2)护理人员应多站在患儿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开展深入的交流,指导患儿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使其感受到被尊重。必要时,护理人员可以邀请回院复查、治愈出院的患儿深入病房,与患儿进行交流,帮助患儿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同时,家属在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占据了重要的席位,为此,护理人员应积极鼓励家属参与到临床护理工作中,指导家属如何给予患儿更多的支持,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1.3观察指标
护理工作结束后,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与护理满意度两项数据。
(1)焦虑和抑郁评分采用了各级医疗机构现行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其中焦虑自评量表(SAS)共计20项,每项满分为4分,分数越高表示病人的焦虑心理状况越严重;抑郁自评量表(SDS)共分为20项,每项评分为4分,评分高表示患儿的焦虑程度较高。
(2)按照患儿对所给予护理干预满意程度的不同将其划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与不满意三种。
1.4统计学方法
临床数据中的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以(x±s)与%来表示,并以t与卡方作为检验工具,若数据结果呈现了显著的差异,则以p<0.05来表示。
2.1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表1: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x±s)/分]
组别 | 数量 | 焦虑评分(SAS) | 抑郁评分(SDS)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对照组 | 30 | (66.58±2.42) | (43.65±1.85) | (68.92±2.08) | (45.71±2.29) |
研究组 | 30 | (67.15±2.35) | (32.42±2.08) | (69.18±3.82) | (33.95±2.55) |
t | - | 1.841 | 13.512 | 1.692 | 16.452 |
p | - | 0.318 | <0.001 | 0.303 | <0.001 |
2.2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表2: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比较结果 [n(%)]
组别 | 数量 | 非常满意 | 满意 | 不满意 | 总满意度 |
对照组 | 30 | 8(26.67) | 14(46.66) | 8(26.67) | 22(73.33) |
研究组 | 30 | 13(43.33) | 15(50.00) | 2(6.67) | 28(93.33) |
X2 | - | - | - | - | 12.894 |
p | - | - | - | - | 0.034 |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实现了护患二者思考角度的转变,由护理人员站在患儿的角度,通过给予患儿更多的关怀,安抚患儿的心灵,使其暂时忘却来自化疗造成的伤害[4]。化疗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诊疗措施,在人性化护理理念的应用下,护理人员积极鼓励患儿勇于面对化疗治疗,并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去参与治疗,促进其治疗依从性的提升[5]。
在此次临床上,选择我院收治的部分血液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所应用的不同临床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应用效果,结果得知:在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后,患儿的负面情绪得到显著的改善,同时其临床护理满意度也得到了提升,这也给予了人性化护理在血液病疾病诊疗工作中的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在血液病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爱萍. 人性化护理在血液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医药前沿, 2018, 8(32):2.
[2] 海比拜·阿合买提, 乌丽帕西·哈巴斯, 向艳. 人性化护理在血液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9.68(15):61.
[3] 鲁学亮. 人性化护理在血液病患儿中的运用体会讨论[J]. 2021,84(18):62.
[4] 潘永春, 周竹. 人性化护理在血液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饮食保健, 2019, 006(043):162.
[5] 邹苗. 对血液系统疾病联合侵袭性真菌感染病例的人性化护理[J]. 维吾尔医药月刊, 2020,64(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