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患者术中低体温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李红姬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吉林延吉 133000
摘要:前列腺疾病是当前临床中常见疾病类型,对男性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生活质量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其中前列腺增生就是前列腺疾病类型中的一种常见类型,针对前列腺增生,临床中通常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该疾病在治疗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术中低体温的现象,对患者的手术顺利进行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本文就手术期间患者出现低体温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从而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中低体温;护理对策
引言: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针对前列腺增生进行的一项关键性手术,该手术在应用过程中不仅有着创伤小、不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痛苦和手术后恢复速度较快的优势,且该手术的治疗效果也是比较显著的,在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手术期间,一些老年患者由于生理特点和手术特点就可能导致围术期低体温现象的发生,一旦出现围术期低体温就可能会导致麻醉药物代谢减慢、免疫功能抑制以及凝血功能紊乱等情况的发生,从而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对患者的治疗和生命安全都产生了影响。因此就需要及时分析术中低体温出现的原因,并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 术中发生低体温的原因
- 老年人自身生理特点 有相关研究表明,一旦患者年龄超过65岁,就可能会增加轻度低温的发生率,主要是由于老年群体随着其年龄的增加,皮下脂肪逐渐减少、血液循环也变慢、基础代谢率不断降低,从而就导致机体的退行性病变不断降低,并影响到了患者脏器的储备功能,患者机体对冷缺乏耐受力,这就导致在手术期间发生低体温的几率更高。
- 麻醉因素 麻醉是引起患者出现术中低体温的重要因素,而在患者麻醉期间,会引起患者出现低体温的因素比较多,患者如果在手术期间采取的是椎管内麻醉,就有可能是由于操作期间皮肤散热、硬膜外用药后阻滞区域血管扩张散热等等情况,对患者的体温造成了影响,导致患者出现体温下降的现象。而如果患者在手术期间采取的是全身麻醉,会引起患者低体温的因素则是由于麻醉对患者的中枢和外周产生作用,从而对其机体的体温调节机制产生了影响,麻醉药以剂量依赖型的方式对患者的体温调节形成了抑制的作用,且其中的肌松药也会对患者的肌肉造成影响,导致其肌肉无法产热,从而发生术中低体温现象[1]。
- 灌洗液的温度低 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灌洗液来进行冲洗从而才可以确保手术视野的清晰,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但是膀胱冲洗也也会将人体大量热量带走,从而引起患者体温的下降,导致大部分患者在手术结束后都出现了低体温的现象。
- 手术间温度低 在手术期间,由于医务人员缺乏保暖意识,就会导致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没有合理的调节手术温度,如果手术室温度过低,就会对患者的体温造成影响,尤其在老年患者中更为明显,老年患者机体产热不断下降,因此低体温现象更容易发生。
- 护理对策
- 合理调节手术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在手术期间,温度过低可能会导致患者体内的温度不断下降,引起低体温现象的发生,而如果温度过高也会导致医生和护理人员的不适感,影响到手术的顺利进行,这就需要合理的将室温进行调节。正常情况下,温度和湿度分别控制在24~25℃和50%~60%为最佳,并在手术期间密切的观察温湿度表,从而合理的调节温度和湿度。
- 加强术中体核温度检测 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对手术患者的温度进行密切的观察和监测,及时发现患者的低体温现象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方式,避免低体温并发症的出现。正常情况下是测量患者的直肠温度,这一部位是比较不会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的部位,作为温度测量部位来说比较理想[2]。
- 灌洗液加温 手术期间所使用的灌洗液,温度需要符合当前患者的手术温度需求,护理人员可以提前使用恒温加热箱、温箱或血液制品加温器等设备对其进行温度的加热,从而合理的控制灌输到患者体内液体的温度,避免温度过低对患者的体温造成影响。
- 采用被动加温法 冬天天气较冷,护理人员在护理期间可以用棉被盖住患者的上升,并为患者穿上腿套来保护患者下肢的温度。仅仅露出手术区域,非手术区域,就可以使用手术巾或者被服进行遮盖,避免不必要的暴露,保证患者在手术期间的体温。
- 主动加温法 被动加温法虽然可以将患者的温度进行适当的保暖,但是效果显然不如主动加温法更加明显,如医院内有条件就可以为患者使用充气式保温毯,并在合理调节保温毯的温度后为患者进行覆盖。通过这种主动的温度加热方式,来提升患者外周表皮的温度,也可以降低患者热量的转移和扩散。
-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期间,患者经常会出现低体温的现象,低体温就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从而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命安全,因此需及时了解出现低体温的因素,并针对性的采取护理措施,从而避免患者低体温现象的发生,确保手术顺利性。
参考文献:
[1]李玉梅. 泌尿外科内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风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D].兰州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