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中的常见问题有哪些,如何应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急诊护理中的常见问题有哪些,如何应对?

刘江

河南省南召县人民医院,河南 南召474650

急诊作为医院抢救的第一阵线,患者一般为病情严重、生命受到威胁的患者,因此患者家属容易出现心情焦虑、紧张的情况。医务人员如果态度冷漠将会引起不满,并引发不必要的纠纷。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纠纷事件的频发逐渐成为社会焦点,医院方面存在出诊不及时、医护人员素质不高、仪器故障等情况。针对护理中的常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此来保证患者就诊,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1.急诊护理的特点

急诊护理的特点为“急”,患者发病急、起病时间急,急诊护理时应和时间赛跑。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潜能,并提升工作效率。急诊护理工作繁忙,具有不确定性时,就诊患者人数、病情程度均不可控。急诊科护理人员应随时保证在工作状态和高度集中状态,一旦出现交通事故、集中中毒时,急诊科的护理工作将十分繁忙。急诊患者病情复杂,疾病类型覆盖相对较广,一般囊括所有临床科室。急诊科需要多个科室协助诊疗,在针对医院组织、协调机制等具有一定的要求。由于急诊抢救患者中通常有传染病患者,容易出现交叉感染,需特别注意,以防交叉感染。

2.急诊护理的常见问题

2.1急诊护理缺乏规范性

急诊护理工作繁忙,在各种不确定因素与临时状况下将会导致急诊护理工作人员排班等规章制度无法完善,难以发挥科室财力、物力及人力的最大效益。除此之外,部分急诊科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注重各种行为以及仪表举止,容易导致患者及家属对急诊科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产生怀疑,并影响医疗工作者的地位。在具体的护理过程中,由于部分护理人员自身专业能力的不足,可能在抢救过程中容易出现疏忽,从而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部分年轻护士在沟通技巧的缺失下将会引发沟通障碍,不利于患者以及医疗工作者的沟通时,可能会产生医疗纠纷。

2.2急诊护理工作缺乏完整性

急诊科人员流动性将会导致急诊程序如接诊、分诊以及急诊时出现停滞,直接影响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在难以完成分配的同时,导致工作缺乏完整性。如120转入患者时一般无法得到快速安置,病情复杂的患者,一般无法进行立刻接诊或者分诊。在上述常见患者外,包含自杀、交通事故等特殊患者,由于人手不足时,无法第一时间通知到相关部门。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应以最快的速度提供心肺复苏、静脉通路等措施,但急诊科护理人员中难免存在一些新手,这些新手缺乏急诊的相关知识和经验,在检查、治疗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失误,降低治疗效率。除急诊科护理工作人员自身问题外,医疗单位缺乏接诊、分诊等急诊处理的管理,也是导致该系统出现相关问题的主要原因。

2.3急诊护理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

急诊科护士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对于护理人员来说,应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心理素质,在救治患者的过程中依据实际情况作出诊疗决策。在专业能力、心理素质过低时将会出现负面情绪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而部分急诊科护理人员由于行为态度较差,还可能直接导致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3.应对策略

3.1完善急诊科工作流程,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3.1.1强化应急技术的重要性。在紧急情况下,大量患者处于紧急状态和严重疾病,这需要良好的操作知识和技能。急救的范围涉及广泛的知识,根据工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相关知识。系统的职业培训、提高常规的护理质量、制定相关制度,做到急诊工作的规范化,保证急救工作的完整性,及时有序开展救援工作,确保复杂细致的救援工作持续进行,提高救援效率。

3.1.2拓展理论学习。在多年的急诊工作中,个人意识到提高知识和学习的重要性。这有助于提高专业水平。所有的老师轮流上课,学习的重点是发表在护理期刊上的研究和发明,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这不仅可以加深对先前知识的理解,还可以产生新的知识,这些知识可以应用于临床实践中的相互学习。每次救援行动后,我们都会总结和讨论案例,不断发现和学习新知识,拓展知识,提高工作能力。

3.1.3加强专业培训和发展,使每个人都能掌握各种救生设备的操作技能。同时,他们要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晨谈、讲座、考试等方式,密切观察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所有护士都应符合护理标准。熟练的护理技术使患者及其家人获得依赖和安全。

3.2尊重患者,提高护理道德

3.2.1从提高护理质量到提高护理安全,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树立“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理念,尊重患者的合法权益,消除不公平观念。关注紧急困难,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加强与患者或家属的联系,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建立互信。卫生专业人员在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方面应合作和相互尊重。

3.2.2由于患者的急救事件、特殊性和急救教育水平的差异,我们不仅需要学习急救原则,还需要发展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平等对待患者,倾听他们的意见。争分夺秒,努力挽救患者的生命。同时护理人员应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鼓励患者热爱生活,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3.2.3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急诊室应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帮助高危人群,开辟“绿色通道”,协调救援工作,确保人员顺畅流动。强化责任追究制度,采取措施找人,及时救治部分急需救治但资金不足的患者。

3.3加强护理应急体系建设,为护理服务提供规范框架。具有完善的24小时护理管理体系和较强的护理技术能力,能够解决复杂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技术问题。为每个岗位提供高素质的人员来履行职责。在工作中保持冷静、迅速、准确的态度,并包容患者,理智进行沟通,在提高患者安全感的同时,提升社会效益。在妥善处理应对策略时,理智沟通,并保证急诊患者顺利就诊。根据其中存在的不足,作出对应的策略,并找出其中的方案,为急诊护理工作提出对应的建议。

3.4具体应对策略

1.按医院要求配备急救车内抢救物品及药品,抢救仪器、设备。

2.所有急救物品、药品执行“五定”制度: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定期消毒和灭菌,保持性能良好。3.急救车实行封条管理,每天检查封条的情况,发现封条被开启,需重新检查急救车的物品和药品。每天检查氧气余量,保证病区有备用氧气;每天检测吸痰机性能,同时检查吸痰和吸氧物品是否齐全和有效。4.所有急救物品包括急救药物、仪器、设备必须设检查登记本。5.负责人每月定期检查急救车的物品和药品的数量和有效期,并测试急救仪器、设备的性能;下个月过期的物品需提前更换,并做好记录。6.护士长每月质控,所有检查和质控都要有记录并签名。7.急救车内物品非急救时不能随意取用,所有抢救设备处于良好备用状态。8.抢救器械、仪器使用后及时清理、消毒,及时补充药物和用物,保证急救物品、仪器、设备处于备用状态。9.急救车上不得放置任何杂物,保持清洁,处于良好备用状态。10.护士长定期组织病区护土进行急救流程、急救仪器、设备的使用培训。